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4篇
  49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蕉园土壤条件下不同养分及组合对高粱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研究表明:在OPT基础上,(1)不施N,极显著降低高粱对N的吸收,但提高了高粱对P的吸收,且极显著提高了高粱对K的吸收;不施P,严重降低高粱对P的吸收,却提高了高粱对K的吸收。(2)不施Mg、施S或施B均有助于提高高粱对P和K的吸收。(3)施Fe、施Mn或施Cu均有助于提高高粱对K的吸收。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野外坡度为26.05%的径流小区实地观测,研究种植方式、施肥方式和等高植物篱条带3种农艺措施不同组合对云南红壤坡耕地氮素投入、带走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种植+平衡施肥+等高植物篱条带组合农艺措施条件下,收获玉米带走的氮为177.24kg·hm^-2,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99.42%,水土流失带走1.03kg·hm^-2的氮,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0.58%;顺坡种植+农民习惯施肥收获玉米带走的氮仅为120.31kg·hm^-2,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79.36%,而水土流失带走31.29kg·hm^-2的氮,占带走氮总量的20.64%。等高种植比顺坡种植增加收获玉米带走氮素13.36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18.53kg·hm^-2;等高种植和平衡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因占用少量土地而减少收获玉米带走氮素6.09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5.73kg·hm^-2;顺坡种植和习惯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减少收获玉米带走氮素5.39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29.97kg·hm^-2;平衡施肥比习惯施肥增加收获玉米带走氮素49.66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6.00kg·hm^-2。云南红壤坡耕地氮素的平衡主要与氮肥、钾肥施用量和玉米籽粒、秸秆产量有密切关系,施氮量高,氮素投入高于带走;平衡施肥玉米籽粒、秸秆产量高,氮带走总量较多,氮素带走略高于投入;习惯施肥玉米籽粒、秸秆产量低,氮素投入高,带走较少。  相似文献   
33.
【目的】西南地区冷泥田的水稻生长不良可归因于多种障碍因子,包括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本文针对冷泥田影响水稻生长的土壤化学障碍因子,研究了不同肥料或改良剂对冷泥田水稻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旨在为这类土壤的培肥、改良利用和水稻高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方法】试验地点选在四川省东南地区冷泥田集中的泸县,试验历时2年。试验设无肥对照(CK)、全量化肥(NPK)、NPK+泥炭(NPK+Pe)、NPK+商品有机肥(NPK+COF)、NPK+鸡粪(NPK+CM)、NPK+硅肥(NPK+Si)、NPK+石灰(NPK+L)、NPK+硅钙肥(NPK+Si Ca),NPK+锌肥(NPK+Zn)9个处理。在水稻收获前采集代表性植株样,调查水稻农艺性状,分析水稻对氮、磷和钾的吸收量;水稻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p 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以及亚铁和亚锰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中,NPK+L和NPK+Si Ca处理可改善水稻的产量构成因子,稻谷产量比NPK处理显著提高15.40%和10.64%;而其他处理的增产效果则均不显著。NPK+L和NPK+Si Ca处理的土壤p H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和活性还原物质(含Fe2+和Mn2+)含量显著降低;NPK+L和NPK+Si Ca处理可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促进水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同时,土壤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土壤的有效钙和有效硅均缺乏,而NPK+L和NPK+Si Ca处理增加了土壤的有效钙和有效硅,对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贡献。有机肥对土壤相关性质的影响与石灰和硅钙肥相反,特别是鸡粪。施用锌肥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差异不显著。水稻收获后土壤中氮、磷、钾养分残留量与施肥量和水稻吸收携出量密切相关。【结论】对长期淹水地势低洼的酸性冷泥田来说,石灰和硅钙肥是比较理想的土壤改良剂,能同时起到改善土壤性质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而有机肥,特别是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有机物料,则不宜在冷泥田中施用或大量施用。  相似文献   
34.
氮、钾营养对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氮、钾是马铃薯吸收最多的两种营养元素。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氮、钾肥配比对川芋56和白花洋芋2个马铃薯品种产量、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钾肥配比对马铃薯的养分吸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影响显著。2个马铃薯品种的产量都随钾肥用量增加而升高,高钾用量处理的产量最高,川芋56最佳施钾量比白花洋芋高;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中氮用量处理的产量最高。钾肥的施用显著增加2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氮、钾营养对马铃薯维生素C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5.
一、土壤镉的来源、性质及四川污染现状 镉是地壳中的一种天然元素,元素符号为Cd,原子序数48,原子量为112.411,属周期系ⅡB族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主要矿物为硫镉矿(CdS),与锌矿、铅锌矿、铜铅锌矿共生。  相似文献   
36.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广东蕉园的改进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高梁[sorghum bicolor (L.) moench]和香蕉(Musa acuminata colla)作为指示作物,利用ASI法进行广东香蕉园土壤养分评价的比较研究,以确定ASI法在广东蕉园土壤中的适宜指示作物.研究结果表明:(1)高粱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各香蕉园土养分亏缺顺序为番禺南沙点P>N>Zn;番禺东涌点和灵山点N>Ca;高州沙田点N>Ca>Mg;博罗长宁点N>P>Mg;四会大沙点N>P.(2)香蕉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各香蕉园土养分亏缺顺序为番禺南沙点N>P>K;博罗长宁点和四会大沙点N>P;N是番禺东涌点、番禺灵山点及高州沙田点的唯一限制因子.(3)N是广东省番禺南沙点、东涌点和灵山点、高州沙田点、博罗长宁点及四会大沙点6个香蕉主产区有代表性香蕉园土的第1养分限制因子.(4)建议在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时,盆栽试验仍可采用高粱作指示作物.  相似文献   
37.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对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农艺措施等进行了讨论,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所有的方法中,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8.
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其它元素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物施肥的平衡程度,包括用量、比例和形态等,直接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利用效率,养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结果最终反映在作物的生长上。本研究利用盆栽和田间试验,在四川的两个主要土壤,即灰潮土和黄红紫泥上,探讨了锰与钼、铜、硫、氯元素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灰潮土上,施用锰肥盆栽试验平均增产27.8%,田间试验增产14.3%,增产效果非常显著,表明该土壤严重缺锰。在黄红紫泥上,施用锰肥平均增产6.7%,田间试验增产4.2%,达到了施锰明显增产的效果。在这两种土壤上,施用KCl都能有效地减轻小麦缺锰,增加产量;而施用钼、铜、硫肥加重缺锰,影响小麦生长,导致减产。在灰潮土的盆栽试验中施用MnSO  相似文献   
39.
不同氮、钾水平对萝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在彭州市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开展无公害萝卜生产田间肥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萝卜的硝酸盐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远高于块根,莲座期萝卜的硝酸盐含量远高于成熟期;在水-旱轮作条件中下种植的萝卜,成熟期所有处理的萝卜的硝酸盐含量都低于无公害蔬菜的限量标准。萝卜的产量随氮、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最佳处理为N150P90K180。该研究结果为四川省根菜类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40.
彭州市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彭州市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铜、铅、镉、铬、汞、砷)的污染现状与程度,对该区蔬菜基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存在汞、镉污染,其污染程度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属于轻度污染;铜仅在对照区大宝乡土壤中存在污染,亦属于轻度污染。铜污染是由于铜矿开采产生,汞、镉的污染尚不清楚,需进一步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