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4篇
  49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21.
不同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及吸收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3种主要磷肥品种和3种主要钾肥品种对不同生育期小麦吸收镉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磷、钾肥处理对小麦吸收镉存在显著差异.施用磷肥都比无肥处理增加小麦对镉的吸收,其中以磷酸二铵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高量普钙处理;低量普钙和磷酸一铵处理小麦吸收镉相对较少.所有钾肥都比无肥处理增加小麦对镉的吸收,其中以高量KCl处理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低量KCl处理;硝酸钾和硫酸钾处理小麦吸收镉最少.小麦生育前期吸收的总镉量较少,中、后期明显增大;但植株体内的镉浓度却表现为前期高,后期低,呈现随生育期递进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只有磷酸一铵和无磷处理表现为拔节期体内镉含量为最高.镉在小麦体内的累积与其生物量的增加呈正相关,从秸秆向籽粒转移的总镉量随着小麦籽/秆比的增加而降低.本试验土壤镉小于土壤环境质量污染二级标准,但籽粒含镉量均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允许量(0.1 mg·kg-1),表明土壤Cd污染指标与品种有关,而不是一个对所有作物种类或品种一成不变的固定值.在土壤Cd含量处于污染临界值附近或已受镉污染的土壤上,应选用低富集Cd的小麦品种,控制磷酸二铵和KCl的用量,或选用磷酸一铵、普钙、硫酸钾等肥料,配施碱性物质(如石灰),以降低土壤镉的活性,保证小麦的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122.
不同形态氮肥在坡耕地雨季土壤氮素流失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控制紫色丘陵区坡耕地氮素流失,采用二因素四水平随机区组试验,利用模拟径流小区观测方法,研究氮肥形态对坡耕地雨季土壤氮素流失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雨季氮素流失量占玉米季氮肥施用量的3.29%,其中玉米生长季的氮素流失量占氮肥施用量的1.63%,玉米收获后径流氮素流失量占氮肥施用量的1.65%。氮素流失动态差异受氮肥形态和施肥距径流产生时间间隔的共同作用。在攻苞肥施用之前的5月22日,各氮肥形态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在接近作物收获的7月30日和8月4日,铵态氮处理和酰胺态氮处理两次总的氮素损失量(3.65和4.35 kg/hm2)较其它处理高。玉米收获后的9月16日,硝态氮肥处理和缓控释肥处理的氮损失分别是2.95和3.17 kg/hm2,较铵态氮肥处理的氮损失低119.95%和103.96%,较酰胺态氮肥处理的氮素损失低85.04%和71.60%。可见,施用硝态氮肥和缓控释肥能够有效降低攻苞肥施用后的径流氮流失量,而铵态氮加地膜以及酰胺态氮肥处理增加攻苞肥施用后壤中流和总径流氮流失浓度和流失量。从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角度考虑,建议玉米生产上,在肥料种类选择时以缓控释肥和硝态氮肥为主。  相似文献   
123.
本试验研究了一种合成水钠锰矿对Mn2+的持留机理和Mn2+被吸附后的去向,并进一步探讨了三种锰盐溶液(MnSO4,MN(NO3)2和MnCl2)对水钠锰矿晶体结构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钠锰矿对MN2+离子的吸附包括专性吸附和非专性吸附。随着吸附后的老化过程,吸附在矿物表面的锰逐渐扩散到晶格内,其置换性随之降低。.在MnSO4,Mn(NO3)2和MnCl2溶液中,水钠锰矿最终转化成六方锰矿(Nsutite),一种比水钠锰矿更稳定,结晶更好的晶体。MnSO4溶液在加入水钠锰矿后pH值比其它两种溶液高,除生成六方锰矿外还形成大量拉锰矿(Ramsdellite)。随着生成新矿物的老化,最初被吸附的Mn被固定在晶格内而失去其置换性和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4.
化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轮作农业,畜业农业,继而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农业。化肥工业的产生和化肥的施用成为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现代农业的来临结束了人类的饥饿时代。从此,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品质又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化肥将继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化肥与有机肥的结合施用,将是我国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5.
以成单30(CD30)和正红505(ZH505)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无氮(N1)和纯氮225kg/hm2的NH4Cl(N2)、KNO3(N3)、尿素(N4)、猪粪(N5)等5种处理下的产量、氮效率以及花后叶片氮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氮肥显著影响玉米产量,其变化为N4>N3>N2>N5>N1。品种间产量和吸氮量没有显著差异,ZH505的氮素收获指数显著高于CD30,CD30的保绿度显著高于ZH505。氮肥形态和品种显著影响Chla和Chlb的变化,其中N4处理下含量最高,CD30显著高于ZH505。叶片氮浓度在花后20d达到最高值,两个品种在花后40d的Chla和Chlb平均含量较花后20d分别降低19.11%、13.63%和42.98%、36.31%。氮肥形态显著影响Rubisco和PEPC的变化,其中N5处理显著高于N4处理。因此根据玉米品种持绿特性,通过尿素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提高叶片光合氮素利用效率是实现玉米高产氮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6.
不同中微量及有益元素对土壤pH和镉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壤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中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对镉污染土壤p H值和镉(Cd)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中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肥料对土壤p H值和Cd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显著,但同一元素的盐酸盐和硫酸盐对土壤Cd有效性的影响差异不明显。在65%~100%田间持水量的培养过程中,5d后土壤p H值显著下降,有效Cd提取量明显上升。在这些被测试的元素/物质中,Ca、Mg、Cu、硼酸和硫磺粉显著降低了土壤p H值,而碳酸钙和硅酸钠增加了土壤p H值;除Mg外,这些元素或物质导致的土壤p H值变化与Cd的有效性呈负相关。Fe、Mn、Mg、Si、Se对土壤Cd的有效性表现为拮抗关系,而Ca、Zn、Cu则表现为协同关系。根据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建议在镉污染的旱作土壤上施用中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肥料时,要避免施用硫磺粉、硼酸、氯化钙和铜肥;宜施用铁、锰、镁肥及硼砂、硅酸钠及亚硒酸钠,以降低土壤Cd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7.
在总结近10年来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开展的作物平衡施肥试验与示范的基础上,对不同作物施用钾肥增产、增收和产投比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了在今后10年内,水稻、马铃薯和香蕉3种作物在施用钾肥的第25%、第50%和第75%个增产值(按过去的试验增产数据计算)时,以及在钾肥和农产品价格不变和变化条件下,3种作物产品产投比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必须根据肥料和其他投入(品)的价格变化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实时、适度调整,才能保证农民的种田收入和种田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