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4篇
  49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二因素四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利用模拟径流小区观测的方法,研究氮肥形态和覆盖对坡耕地玉米产量及土壤氮素流失通量及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径流以地表径流为主,氮素主要流失途径是地下径流,占总径流量的71.3%,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占无机氮的92.0%,占水溶性总氮的57.1%。地膜覆盖降低径流深和土壤侵蚀量,增加水溶性氮流失量,提高玉米产量,但是酰胺态氮肥和缓控释肥地膜覆盖可降低氮素流失量,且酰胺态氮肥对玉米增产效果显著;裸地条件下硝态氮肥和缓控释肥可降低地下径流深和氮素流失量,且缓控释肥对玉米增产效果显著。综合考虑水土流失治理和粮食增产增收,四川紫色坡耕地适宜肥料类型为缓控释肥,其次是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通过地膜覆盖也能较好地控制氮素流失和增加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12.
利用氯仿熏蒸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PCR-DGGE)研究了秸秆覆盖还田与施肥对灰棕冲积水稻土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固氮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固氮菌多样性从0-10cm土层到10-20cm土层均呈现降低趋势。无秸秆覆盖处理(对照组)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量最小。在秸秆覆盖还田处理中,低氮和无钾处理的SMB-C和SMB-N都显著低于全量氮磷钾肥处理。虽然无磷处理的SMB-N低于全量氮磷钾处理, 但差异不显著。说明秸秆覆盖还田配施充足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由DGGE图谱多样性指数分析得知,配施充足氮磷钾肥的处理土壤的固氮菌多样性最丰富。UPGMA聚类分析显示,10种不同处理的聚类图也不同,对照(无秸秆)处理0-10cm和10-20cm的微生物不同于其它处理单独聚在了一个群里。DGGE条带测序得知,14个条带的近缘种大部分为非培养细菌nifH基因片段,主要优势菌群其归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应用PCR-DGGE技术可以解释灰棕冲积水稻土秸秆覆盖不同肥料用量固氮菌分子群落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13.
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和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以水稻不育系、恢复系以及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在土壤中不同浓度镉胁迫下水稻各生长期状况以及镉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镉胁迫促进了川33B水稻的分蘖;低浓度镉胁迫促进S527与Lemont水稻分蘖,高浓度则抑制分蘖;分蘖期对镉胁迫不敏感的品系为Ⅱ-32B.同一基因型水稻在不同镉浓度胁迫下,株高和穗长差异均不显著.低浓度镉胁迫能提高水稻有效穗的形成和增加千粒重,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除不育系Ⅱ-32B外,供试的其余品系水稻籽粒和秸秆中镉含量均随土壤镉浓度增加而升高.恢复系T3028和水稻品种岗优725的籽粒富集镉的能力较强,不育系川33B籽粒不易富集镉.不同基因型水稻耐受镉的浓度约为0.3 mg/kg.  相似文献   
114.
氮肥形态对坡耕地雨季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氮肥形态对土壤养分流失通量及途径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利用模拟径流小区观测的方法,研究在地膜覆盖与不覆盖情况下氮肥形态对坡耕地雨季土壤养分流失通量及途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壤中流氮、磷和钾的流失量分别占总径流流失量的71.30%、6.36%和8.85%,说明磷和钾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地表径流,而氮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壤中流,地膜覆盖降低酰胺态氮肥和缓控释肥处理氮素流失量,其中酰胺态氮肥处理地膜覆盖较不覆盖壤中流氮流失浓度和径流氮素流失量分别降低40.40%和29.32%。在无覆盖条件下,各处理径流氮素流失顺序表现为:酰胺态氮肥>铵态氮肥>缓控释肥>硝态氮肥,施用硝态氮肥氮素流失量最低,较施用酰胺态氮肥氮素流失少40.86%。在地膜覆盖条件下,各处理径流中氮素流失顺序表现为: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硝态氮肥>缓控释肥,施用缓控释肥氮素流失量最低,较施用铵态氮肥氮素流失少59.60%。结果表明在四川紫色丘陵区为了有效控制水土养分流失,在肥料形态的选择上,以无覆盖条件下施用硝态氮肥较好,以地膜覆盖条件下施用缓控释肥较好。  相似文献   
115.
氮磷钾配施对四川紫色丘陵区干制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干制辣椒品种辣丰3号为材料,采用非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方案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四川紫色丘陵区干制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露地种植辣椒的氮、磷和钾养分最佳配比(N-P2O5-K2O)为205~225-125~135-210~225 kg/hm2,该肥料配比下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氮(N)、磷(P2O5)和钾(K2O)的农学效率分别为15.6、11.4和11.5 kg/kg。产量最高时干鲜比值最大,利于干制,但高产时辣椒中的Vc和氨基酸总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116.
脐橙喷施微量元素肥料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 ,2 0 0 1年我省柑桔种植面积为 16 6万hm2 ,产量 132 8万t,柑桔产量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 5 0 % ,位居全国第四。长期以来 ,盆地内柑桔施肥仍采用传统的重氮、磷肥 ,低钾肥的模式 ,忽视微量元素的施用 ,导致柑桔品质低下。目前 ,国内外关于在果树上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可增加产量 ,改善品质的报道越来越多。因此 ,我们在四川柑桔主产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脐橙喷施微肥试验 ,以期寻求提高脐橙产量 ,改善脐橙品质的平衡施肥技术。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地点及土壤状况试验设在四川省金堂县官仓农场 ,果园土壤为碱性紫色土 ,质地为粘壤。供…  相似文献   
117.
降雨强度对紫色土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雨强对紫色土净作玉米条件下坡耕地土壤氮、磷、钾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雨强条件下,无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发生;随着雨强的增大,地表径流量、径流总量及土壤侵蚀量都急剧增加.磷素和钾素流失总量也随着雨强的增加而增加,而雨强对氮素流失的影响不大.在3种雨强条件下,氮素均主要通过地下径流的途径而流失,平均占氮素总流失量的96.5%.在小雨强条件下,磷、钾素不通过地表径流和泥沙流失;在中、大雨强条件下,磷、钾素流失途径均以侵蚀泥沙流失为主,分别平均占流失总量的95.3%,93.0%.  相似文献   
118.
 为探明广东省香蕉主产区蕉园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应用系统研究法研究了广州市番禺南沙点、东涌点和灵山点、高州沙田点、博罗长宁点及四会大沙点这6大典型香蕉主产区蕉园土的养分状况,盆栽试验以巴西香蕉(Musa AAA Giant Cavendish Brazil)为指示作物。结果表明:(1)蕉园土壤对各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大小顺序分别为:番禺南沙点为K>B>P>Mn>Zn>S>Cu,番禺东涌点为Mn>K>P>S>Zn>B>Cu,番禺灵山点为B>P>K>Zn>S>Cu>Mn,高州沙田点为S>K>P>B>Cu>Mn>Zn,博罗长宁点为B>P>K>S>Cu>Zn>Mn,四会大沙点为B>P>K>S>Cu>Zn>Mn。(2)蕉园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分别为:番禺南沙点为N, P ,K,番禺东涌点为N,番禺灵山点为N,高州沙田点为 N,博罗长宁点为 N,P,四会大沙点为 N,P。N是这6大香蕉主产区蕉园土普遍存在的养分第一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9.
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小麦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室内培养实验,通过测定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小麦发芽率、幼苗高度和根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浸提液浓度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低促、高抑,即低浓度的浸提液对小麦发芽有促进作用,较高浓度的浸提液对小麦发芽产生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1g/mL(低)时,浸提液对小麦发芽有微弱的影响,对幼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2g/mL(中)时,浸提液对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在小麦幼苗生长阶段的抑制作用强于发芽阶段。在此浸提液浓度下,加入外源激素赤霉素或黄腐酸的处理,不但能够消除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还能对小麦幼苗的生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赤霉素的效果优于黄腐酸。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4g/mL(高)时,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在此情况下,外源激素对此抑制作用失去作用。  相似文献   
120.
不同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及吸收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3种主要磷肥品种和3种主要钾肥品种对不同生育期小麦吸收镉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磷、钾肥处理对小麦吸收镉存在显著差异.施用磷肥都比无肥处理增加小麦对镉的吸收,其中以磷酸二铵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高量普钙处理;低量普钙和磷酸一铵处理小麦吸收镉相对较少.所有钾肥都比无肥处理增加小麦对镉的吸收,其中以高量KCl处理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低量KCl处理;硝酸钾和硫酸钾处理小麦吸收镉最少.小麦生育前期吸收的总镉量较少,中、后期明显增大;但植株体内的镉浓度却表现为前期高,后期低,呈现随生育期递进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只有磷酸一铵和无磷处理表现为拔节期体内镉含量为最高.镉在小麦体内的累积与其生物量的增加呈正相关,从秸秆向籽粒转移的总镉量随着小麦籽/秆比的增加而降低.本试验土壤镉小于土壤环境质量污染二级标准,但籽粒含镉量均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允许量(0.1 mg·kg-1),表明土壤Cd污染指标与品种有关,而不是一个对所有作物种类或品种一成不变的固定值.在土壤Cd含量处于污染临界值附近或已受镉污染的土壤上,应选用低富集Cd的小麦品种,控制磷酸二铵和KCl的用量,或选用磷酸一铵、普钙、硫酸钾等肥料,配施碱性物质(如石灰),以降低土壤镉的活性,保证小麦的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