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5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油溶性茶多酚对色拉油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沈生荣  贾春友 《茶叶》1998,24(3):134-137
经用油酸改性后的水溶性茶多酚,对大豆色拉油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效能与TBHQ接近,抗氧化效果随添加量增加而加强,随过氧化时间延长抗氧化作用更显著,且对油品质量没有影响;经急性毒性试验,半致死剂是为8000mg/kg,属无毒性。  相似文献   
32.
贾俊辉  沈生荣 《茶叶》2005,31(1):39-41
对茶叶在冲泡放置24小时过程中铅、铜、铁元素浸出的动态变化研究,分析三种元素在茶水放置过程中含量的变化,探讨金属元素在茶叶冲泡过程中浸出规律及对茶水放置后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金属元素的浸出含量不随时间显著变化,放置过程中不会造成茶汤中含量的明显增加。茶水隔夜放置不存在大量金属浸出的可能。  相似文献   
33.
前列腺癌是欧美等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的成病原因主要是:细胞动力学因素、染色体变异因素、DNA甲基化因素、肿瘤基因与肿瘤抑制基因因素等。茶多酚具有抗癌、抗突变、抗肿瘤形成等作用,大量实验表明茶多酚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生长,可以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且成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4.
人工光照对离体茶鲜叶氨基酸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不同光强的白炽灯照射不同等级的茶鲜叶,分析照射12小时后茶鲜叶的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等级茶鲜叶的氨基酸总量基本随光强增大而上升,尤以中高档茶最明显,但光强增至200W时,高档茶的氨基酸总量明显下降。茶氨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随光强增加而减少,尤以中高档茶最明著,低档茶变化不大。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各种呈味氨基酸在光处理后的变化情况。 光照强度对香气成分的影响,在中高档茶中,萜烯醇类、脂肪族醇、已烯酯随光强增强而增加,而脂肪族醛酸、吡嗪类等有下降趋势,在高档茶中有11种香气成分只有经光照后才能检出。低档茶经光处理后,对香气有负效应的脂肪族酸、醇、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而萜烯类、已烯酯类虽有增加,但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35.
铜离子容易接受配体,成为中心离子,茶儿茶素EGCG是茶多酚中活性最强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作为多基配体与Cu2+发生络合反应.本试验在化学体系中研究了EGCG与Cu2+形成络合物的条件,其形成条件主要受pH值和Cu2+/EGCG比率的影响:在pH≤4.0时,即在强酸性条件下,EGCG与Cu2+很难形成络合物;pH>4.0时,EGCG与Cu2+可以形成络合物;pH>9.0时,酚羟基与碱作用生成酚钠,有铜离子存在时,Cu2+可充当催化剂,促进EGCG自氧化,Cu 2+被还原为Cu+.在pH=6.0的乙酸缓冲液中,Cu2+与EGCG以2:1结合的;在pH=7.4的硼酸缓冲液中,Cu2+与EGCG以1:1络合,当两者比例≥4:1时,两者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Cu2+会促进EGCG的氧化.  相似文献   
36.
茶水放置过程中茶叶品质成分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俊辉  沈生荣 《茶叶》2003,29(3):151-154,158
对茶叶在冲泡放置24小时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变化情况的系统分析,通过测定茶汤中的茶多酚、氨基酸、茶红素、茶黄素、儿茶素等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探讨茶水在放置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上述相关成分,冲泡过程中不会造成茶叶品质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7.
儿茶素抗氧化作用的协同增效效应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沈生荣  杨法军 《茶叶科学》1993,13(2):141-146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和化学发光技术,研究了(-)-EGCG、(-)-ECG、(-)-EC、(-)-EGC 4种儿茶素及其不同组合,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单一儿茶素以(-)-EGCG 的清除能力最强,其纳摩尔清除率为316.3,其次为(-)-ECG,纳摩尔清除率为262.9;两两不同组合对O(?)的清除率以(-)-EGCG+(-)-ECG 效果最佳,比各自单独存在时要增效,三三组合时以(-)-EGCG+(-)-ECG+(-)-EC 组合效果最佳,增效效果明显,且强于两两组合。这些组合的增效效果与体系中存在的儿茶素的摩尔浓度呈高度的线性正相关。4种儿茶素组成不同的比例,以茶叶天然组成增效效果最明显。用伏安法测得的各儿茶素第一还原电位由高到低的次序为:(-)-EGCG>(-)-ECG>(-)-EGC≈(-)-EC,这一电位次序是儿茶素构成抗氧化循环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焦脱镁叶绿酸-a紫外可见吸收、化学发光以及电子自旋共振(ESR)等特性的研究,证实焦脱镁叶绿酸-a具有良好的光敏助氧化作用,其光敏化作用沿Ⅱ型机制进行.通过光照条件下焦脱镁叶绿酸-a对Tn-5B1-4细胞存活率的测定和饲毒法对鳞翅目害虫的胃毒作用研究发现:焦脱镁叶绿酸-a在浓度为10 μmol·L-1处理48 h光照30 min时细胞存活率仅为6.29%;用焦脱镁叶绿酸-a处理48 h并经紫外灯和可见光照1 h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3龄幼虫的死亡率各为60%和100%,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焦脱镁叶绿酸-a对Tn-5B1-4细胞和鳞翅目害虫的生长有严重影响.说明焦脱镁叶绿酸-a具有极好的光敏助氧化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9.
EGCG对DNA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赵玉芳  沈生荣 《茶叶科学》1995,15(2):145-148
利用荧光探针溴化乙啶(EB)研究了茶儿茶素EGCG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GCG─DNA的荧光光谱基本不随时间而变化,但随EGCG浓度增强,λ2峰(588.8nm)强度下降,偏振度增加,这可能与EGCG插入DNA碱基对平面,双链有序度增加有关。γ辐照使小牛胸腺DNA发生断裂等损伤,剂量越大,损伤越严重,但加入EGCG后,对DNA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这可能与EGCG清除γ辐照间接效应产生的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40.
茶多酚体外助氧化作用的自由基机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从茶叶中分离得到的茶多酚及其主体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体外碱性条件诱发下能产生O_2~(?)和多酚类半醌阴离子自由基,(-)-EGCG 的产生能力强于茶多酚复合体,茶多酚的这一特性可能是在高浓度时产生毒性反应的实质,是高浓度下清除自由基作用减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