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8篇
  28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晚秋早冬季节覆盖保温措施对蚯蚓处理牛粪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外养殖试验,分析了晚秋早冬季节不同覆盖保温措施间蚯蚓处理牛粪能力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晚秋早冬季节蚓床日均温与蚯蚓消化牛粪速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11.8~18.5℃范围,蚓床日均温每提升1℃,蚯蚓消化牛粪速率可增加73.13 g/m2.d;蚯蚓消化牛粪速率与蚓床稻草覆盖量呈显著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相关,蚓床覆盖与不覆盖薄膜条件下,稻草适宜覆盖量分别为2.71、3.91 kg/m2。稻草加白膜双重覆盖保温下蚯蚓消化牛粪的速率与常规生产措施相比,提高了45.31%。  相似文献   
82.
施氮量对苏油4号油菜籽产量与品质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施氮量田间试验,分析了施氮量对苏油4号油菜籽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与苏油4号油菜成熟期角果皮表面积指数PAI(源)、单株籽粒数(库)、产量三者间均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相关显著,施氮量在0~27.5 kg/667m~2的范围内,PAI、单株籽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2)随施氮量的增加,苏油4号油菜籽的含油率、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硫苷含量极显著上升,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趋势不明显,但呈劣化趋势的品质均在双低油菜规定指标范围内;(3)苏油4号高产保优的适宜施氮量为17.5~21.37 kg/667m~2.  相似文献   
83.
苏州市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现状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州市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现状及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均值为100.28 mg/kg,不同菜地土壤累积量差异较大,最小值为5.65 mg/kg,最大值达403.05 mg/kg,变异系数达103.75%;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显著提高,5年以上的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分别是1~4年菜地、非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的1.56倍、14.79倍;大棚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显著高于防虫网、露地菜地土壤的硝酸盐累积量,5年以上大棚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分别是防虫网、露地及非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的5.35倍、7.82倍、23.84倍.  相似文献   
84.
水葫芦沼液肥对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施用水葫芦沼液与不同用量化学氮肥间菜薹产量、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水葫芦沼液有利于菜薹生长与产量形成,与施用等氮量化肥相比,产量增加12.71%;施用水葫芦沼液可增加菜薹维生素C含量并降低硝酸盐含量,其菜薹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施80%及以上氮素用量的各化肥处理,比施用等氮量化肥处理增加32.79%,菜薹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施60%及以上氮素用量的各化肥处理,比施用等氮量化肥处理降低61.05%.  相似文献   
85.
太湖流域糯稻地方种质稻米RVA谱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糯稻地方种质资源的淀粉糊化特性进行评价鉴定,以明确这些原始种质间淀粉品质差异性,为选择特异和优异种质,加快糯稻的定向育种和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50年代征集的97份太湖地区糯稻地方种质资源材料,分析其稻米RVA谱的特征值,以评价其淀粉糊化特性。【结果】种质间的RVA谱特征值有极显著的差异性,其中崩解值的极差达4 798 cp,峰值粘度、最终粘度、消减值的极差也都在3 000 cp左右,峰值时间、糊化温度亦有较大差异。RVA谱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平均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达1.86。这些种质的RVA谱曲线呈现为4种基本类型:即占品种数92.7%的基本特征类群,其峰值粘度变化在1 000~2 700 cp之间,而一些特异类型,如粟阳糯、香珠糯、白壳罗汉黄、粳谷糯则表现为高峰值粘度,达3 000 cp以上,崩解值、消减值均较大;还有些品种(黄粳糯、毛糯、葡萄糯)呈现为极低的峰值粘度,变化在500 cp~800 cp之间;源于吴县的白糯稻和武进的堆子糯这两个种质呈籼稻的RVA谱特征,其消减值为正值,分别达461 cp、1 849 cp。但这些特异类型的种质在植株形态上没有差异。【结论】太湖糯稻地方种的稻米RVA谱差异明显,有极高、极低峰值粘度以及籼型等3种特异种质类型的分化,RVA谱具较高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6.
毒死蜱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配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毒死蜱与甲维盐以适当比例混配,经室内对二化螟的毒力测定,其优选配方的共毒系数达246.64,增效作用明显。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其复配剂20%毒.甲维可湿性粉剂90 g/667m2对二化螟保苗效果为88.51%,杀虫效果为89.37%,对纵卷叶螟束叶防效为88.04%,杀虫效果为93.30%;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7.
炭基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及麦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少生物质炭在农田应用的农事操作工序,探讨生物质炭与畜禽粪便混合堆肥产品——炭基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及麦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以施用炭基有机肥为处理,以施用商品有机肥与不施有机肥为对照,共计3个处理,探讨了炭基有机肥对小麦产量、甲烷(CH_4)与氧化亚氮(N_2O)排放通量及单位产量的全球增温潜势(GWP)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基有机肥有促进小麦产量提高的趋势,但与商品有机肥、不施有机肥相对而言,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炭基有机肥处理的小麦千粒质量显著大于商品有机肥及不施有机肥处理;增施有机肥处理的麦田土壤甲烷排放总量低于不施有机肥处理,而氧化亚氮的排放总量则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与商品有机肥相比,施用炭基有机肥处理的全球增温潜势降低了36.48%、单位产量的GWP下降了37.3%,但不同处理之间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8.
利用生物炭与PHBV固相脱氮系统净化河蟹养殖水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是高附加值水产品,但养殖过程中常导致水体氮元素超标,造成环境污染。通过生物炭与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作载体,构建固相脱氮系统(BP),研究其在河蟹养殖周期内对水体中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去除能力,综合考察其对河蟹养殖的影响,并与常规养殖(CK)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BP处理后,在河蟹养殖周期内,水体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BP处理平均总氮含量变幅为0.16~4.75 mg/L,平均铵态氮含量变幅为0.17~2.10 mg/L,平均硝态氮含量变幅为0.10~0.81 mg/L;总氮平均去除率为62.03%,铵态氮平均去除率为73.76%,硝态氮平均去除率为72.53%;河蟹产量为948 kg/hm~2,比CK增产34%,河蟹个体质量无显著变化,但回捕率提升23%,回捕率提升是河蟹增产的主要原因。总体而言,经BP处理后养殖尾水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GB3838—2002),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9.
不同堆腐时间猪粪对花生产量及土壤动物群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制订猪粪堆肥腐熟度的标准,在田间试验条件下s以施化肥和不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堆腐时间(0 d、10 d、20 d和30 d)猪粪对花生产量及土壤生物的影响。采用手捡法和Tullgren漏斗法分别捕获土壤动物,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猪粪堆腐30 d处理的花生产量最高,为6 713.4 kg.hm 2,显著高于猪粪堆腐0 d、10 d、20 d和不施肥处理(P<0.05)。各处理土壤动物数据的方差分析表明,手捡法分离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Tullgren漏斗法分离土壤动物个体数(F=2.69,P<0.05)和均匀度指数(F=6.40,P<0.01)在处理间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捕获个体数排序为:猪粪堆腐10 d>猪粪堆腐30 d>猪粪堆腐0 d>猪粪堆腐20 d>化肥>不施肥对照;均匀度指数排序为:猪粪堆腐0 d>不施肥>猪粪堆腐20 d>化肥>猪粪堆腐10 d>猪粪堆腐30 d。手捡法和Tullgren法分离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不同取样时间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S rensen指数和Whittaker指数表明,不同处理间土壤动物群落物种和群落组成的相似度均较高。将猪粪腐熟指标分别与手捡法和Tullgren法捕获土壤动物的总类群数、总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手捡法捕获土壤动物总个体数、总类群数和不同腐熟度猪粪总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1、0.967,P<0.05),总个体数与花生产量负相关(r=0.916,P<0.1),腐殖质总量与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r=0.916,P<0.1)。Tullgren法捕获土壤动物类群数与胡敏酸呈显著负相关(r=0.958,P<0.05),与猪粪总磷含量呈负相关(r=0.917,P<0.1),与pH和富里酸呈正相关(r分别为0.919、0.921,P<0.1)。土壤动物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手捡法捕获动物中,猪粪腐熟30 d处理的直翅目、蜱螨目、蜘蛛目和倍足纲等动物出现较多;在Tullgren法捕获动物中,猪粪腐熟30 d处理的弹尾目、膜翅目、原尾目、盲蛛目、双尾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出现较多。研究表明,施用高腐熟度猪粪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高腐熟度猪粪处理下,手捡法捕获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种群数较少,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Tullgren法捕获中型土壤动物个体数较多,种群数和群落多样性较低,均匀度显著较低。  相似文献   
90.
长期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典型土壤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以太湖地区典型土壤黄泥土上26年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例,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研究区耕作层土壤(0~15 cm)酸化特征及酸化速率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不施有机肥处理(C)和施有机肥处理(M),副区为不同无机肥及秸秆施用处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pH和土壤酸碱缓冲容量有显著影响,增施有机肥的主区处理pH显著低于不施有机肥处理,但对应的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略有上升;副区单施尿素处理和尿素增施水稻秸秆处理pH较不施尿素对照分别下降了0.45、0.66个单位,酸碱缓冲容量分别下降1.52、0.95 mmol kg-1;各试验处理的酸化速率为H+0.61~1.74 kmol hm-2a-1,单施尿素处理高于不施尿素处理,而尿素增施有机肥或水稻秸秆的大于单施尿素处理,以尿素配施有机肥和水稻秸秆处理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pH与外源氮输入量、土壤全氮及速效氮存在显著的依变关系。尿素对土壤的酸化影响与有机肥及水稻秸秆存在差异,前者在降低土壤pH的同时还导致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降低,而增施有机肥及水稻秸秆处理土壤缓冲容量保持稳定甚至提升,但其各自对土壤酸化的具体贡献率等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