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7篇
林业   174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151篇
  82篇
综合类   855篇
农作物   194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633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试验以云烟87为材料,在贵州市烟草公司遵义市分公司试验田中研究不同施磷量对烤烟氮吸收的影响规律,分别设置0、35、70和105 kg/hm~24个磷肥施用量处理,考察各处理烤烟在不同生育时期根、茎、叶氮吸收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氮、钾肥施用量固定的情况下,施磷量为35 kg/hm~2时不会对烤烟根系和叶片氮吸收量产生显著影响;施磷量为70 kg/hm~2时与对照和35 kg/hm~2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烤烟各器官氮吸收量;施磷量为105 kg/hm~2时与70 kg/hm~2处理相比不能显著提高烤烟各器官氮吸收量。综合分析认为,在该试验条件下烤烟施磷量以7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32.
<正>鹿巴氏杆菌病又名为鹿出血性败血症,简称鹿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鹿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的特征,在临床上大多数病例为急性败血症症状,多数病呈现胸膜肺炎或出血性胃肠炎的变化。1发病情况2018年6月20日建平县某乡梅花鹿饲养场,存栏128只,其中成年鹿78只幼鹿50只,其中一头幼鹿发病死亡,先后有8只成年鹿发病死亡3只,又有9只幼  相似文献   
33.
34.
小麦茎秆断裂强度相关性状QTL的连锁和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茎秆断裂强度与倒伏特性关系密切,并对产量有很大影响。本研究旨在解析茎秆断裂强度的遗传机制,开发与该性状紧密连锁/关联的分子标记。利用山农01-35′藁城9411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含173个F8:9株系)和由205个品种(系)构成的自然群体,借助90 k小麦SNP基因芯片、DArT芯片及传统分子标记技术,在2个环境中对两群体的茎秆断裂强度相关性状进行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连锁图谱,在4B染色体的TDURUM_CONTIG63670_287–IACX557和EX_C101685–RAC875_C27536等区段上,检测到9个控制小麦茎秆断裂强度、株高、茎秆第2节间充实度、茎秆第2节壁厚相关性状的加性QTL,可解释表型变异9.40%~36.30%。同时,利用包含24 355个SNP位点的复合遗传图谱,在自然群体中检测到37个与茎秆断裂强度相关性状(P0.0001)的标记,分别位于1A、1B、2B、2D、3A、3B、4A、4B、5A、5B、5D、6B、7A、7B和7D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7.76%~36.36%。在4B染色体上,以连锁分析检测到控制茎秆断裂强度的RAC875_C27536与关联分析检测到的Tdurum_contig4974_355标记,在复合遗传图谱上的距离为6.7 cM,说明该区段存在控制小麦茎秆断裂强度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35.
36.
四川达州市具有丰富的山地资源、高山的立体气候优势以及优越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高山蔬菜栽培,近年来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在分析达川区高山蔬菜生产的现状、优势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基础设施、强化指导、培育主体等方面,进一步推动高山蔬菜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7.
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PRV感染不同年龄的猪临床症状不同,仔猪出现高热、腹泻、鸣叫,四肢划水样姿势等精神症状,死亡率较高;公猪表现为睾丸炎,精液品质下降;成年猪及育肥猪初期有高热、呼吸困难症状耐过后通常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猪伪狂犬病是OIE通报疫病,该病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现至今,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猪的重要传播疫病.  相似文献   
3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铜源(硫酸铜、碱式氯化铜和柠檬酸铜)和铜添加水平(20和30 mg/kg)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铜含量与含铜酶活性以及组织铜含量的影响,探讨断奶仔猪对不同铜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试验采用3×2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平均体重为(8.98±0.48)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12头,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铜含量为7.80 mg/kg),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或30 mg/kg硫酸铜、碱式氯化铜或柠檬酸铜(均以铜含量计)。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试验组与对照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饲粮铜源和铜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血清铜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血清铜蓝蛋白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铜源和铜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肝脏铜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心脏、肾脏、胰脏和跖骨铜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斜率比法计算,以血清铜...  相似文献   
39.
云南高原粳稻抗白叶枯病新品系云资抗2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产优质的云南高原粳稻品种滇系4号为轮回亲本,以IRBB21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的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和3次回交以及5次自交形成BC3F,代材料,并结合后代材料的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的评价选择,选育出高原粳稻新品系云资抗21号,对云资抗21号的21个单株采用与Xa21连锁标记RM21和RM229、以及22个独立分离的SSR标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21个单株在RM21位点上均为IRBB21的纯合基因型,在RM229位点上有1个单株显示为轮回亲本的纯合基因型,其余的20个单株均为IRBB21的纯合基因型,而在其余22个SSR标记位点上均显示为轮回亲本的纯合基因型。该新品系白叶枯病抗性与IRBB21相近,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不同花生品种侧枝发育动态与产量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一级侧枝发育具有不均衡性。第一、二对侧枝出现早,伸长快,其他一级侧枝出现晚,伸长慢。86036-26-1第一、二对侧枝发育相对较早,而其他一级侧枝发育较晚;海花1号和豫花1号第一、二对发育相对较晚,而其他一级发育较快;豫花7号和鲁花9号居中。海花1号一级侧枝及第一对侧枝的二级侧枝数最多,86036-26-1的一级侧枝数及第一对侧枝的二级侧枝数量少。在花针期之前第一对侧枝的伸长与主茎基本同步;花针期之后,第一对侧枝伸长速度超过主茎。86036-26-1的一级侧枝长及株高居首位。86036-26-1第一、二对侧枝饱果率,产量居第一,豫花7号居第二。海花1号虽然荚果数较多,但第一、二对侧枝孢果率较低,产量也较低;鲁花9号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