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枯萎病是最近在福建省南平发现的一种新病害。经分离培养、接种试验,鉴定其病原菌有性阶段为鲜红丛赤壳茵(Nectriaditissima),无性阶段为半裸镰孢霉(Fusarium semitectum)。 病菌在PDA加10%麻竹杆煮汁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5—7天产生大量梭形的大型分生孢子,未发现厚垣孢子与形成子囊壳。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的相对湿度为96.1%,最适的PH值为5—6。 试验证明,枯萎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活,在麻竹遭受严重冻害后,病菌借雨水传播,从病竹杆基竹节伤口侵入。病害于3月中旬开始发病,4月中旬霉雨季节为发病高峰期,5月停止蔓延。在前作物蔬菜地的低洼林地发病严重。严重的冻害是诱导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选择阳坡通风林地,选用抗冻品系,加强抚育管理,是防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2.
段平 《甘肃农业》2004,(1):35-36
西盛村是金塔县东坝镇一个只有5个村民小组,182户,2154亩耕地的小村。去年以来,针对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实际,该村实行集体资产股分合作制改革,以整村调整推进战略,大力发展设施养羊,迅速走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特色产业调整之路,初步形成了以小尾寒羊为主导产业的“公司 协会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探索出了新的历史时期适合当地实际强村富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3.
<正>泡囊从枝菌根(Vesiclar—Arbuscular Mycorrhiza)(简和VA菌报),广泛生存于植物界,据报道90%的显花植物都有VA菌根。VA菌根的作用不仅能提高作物对磷酸盐的吸收,而且还能使作物增强抗旱、抗寒和抗病能力。为进一步合理充分利用VA菌根的功能、改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的管理,促进林木速生丰产提供依据,我们对杉木的内生菌根的形态结构及其在根细胞内外的分布进行详细观察,并对内生菌进行鉴定,现将结果报导于下。  相似文献   
34.
段平楣  蒋柏藩  鲁如坤 《土壤》1982,14(3):89-92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经常应用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的概念来研究土壤磷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 Swinhoe)是福建省沿海术麻黄防护林的重要害虫。在林间,木毒蛾幼虫能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而死亡。力了探索木毒蛾NPV的杀虫效果,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近十余年来,随着昆虫生理、毒理和病理学等方面的进展,辐射不育、化学不育、天敌释放、昆虫病毒繁殖以及基因工程等防治害虫新技术的开发与实施,促使人工饲料研究迅  相似文献   
37.
福建省板栗疫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板栗疫病为我国检疫性病害。福建省1988年首次发现此病,并已在南平、三明、福州等地、市扩展蔓延,为害较重。防治首先应严格苗木检疫;选择抗病品种,嫁接时以抗病力强的大叶栗、茅栗等作为砧木;注重栗林抚育管理,多施磷钾肥增强寄主抗病力;清除并销毁发病较重的病株;刮除轻度感病植株的病斑皮层,并采用200倍“401”或“402”抗菌剂掺合0.1%平平加液涂抹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东佛里生羊、湖羊及东湖杂交羊的泌乳性能。【方法】选取同一养殖场健康东佛里生羊(DF)、湖羊(H)、东湖杂交一代(F1)、级杂二代(F2)各197、313、346、364只。收集其在2020—2021年间的日泌乳量数据,使用六次多项式拟合泌乳曲线,估计泌乳曲线参数;采集奶样,用乳品分析仪测定乳脂、乳蛋白、乳糖、总固形物和尿素氮;对奶绵羊乳房拍照进行形态学描述,测量乳头形态数据,包括乳头长度、乳头间距和乳头直径;麻醉后采集空怀期乳腺组织,制作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镜检。【结果】东佛里生羊泌乳量显著高于杂交一代(P<0.05),东佛里生羊与级杂二代泌乳量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一代与级杂二代泌乳量均显著高于湖羊(P<0.05)。使用六次多项式模型拟合不同杂交代奶绵羊泌乳曲线,拟合度均高于0.90。东佛里生羊、湖羊、杂交一代、级杂二代泌乳高峰日分别为58、18、45与47 d,泌乳高峰日泌乳量分别为2.31、1.27、2.24和1.97 kg。湖羊乳脂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杂交代奶绵羊(P<0.05),东佛里生羊与杂交一代乳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39.
本文对经过筛选培育出的固氮能力较强的固氮菌突变株UV07N及抗高温、耐酸碱菌株pHt04N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最佳碳源为甘露醇,最佳碳源浓度为20%.金属盐类,培养温度,pH,气/液比等也对突变株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其结果可作为选定工业化条件的参考.  相似文献   
40.
从无人机RGB影像中提取单木位置时,由于树冠与非树冠植被的颜色相似,以及树冠之间存在粘连的问题,导致单木位置提取精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冠层高度模型(CHM)和形态学细化算法的人工林单木位置提取方法。首先根据无人机RGB影像生成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表面模型(DSM),利用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VDVI)对DOM进行植被与非植被的分离;其次利用DSM和DEM构建人工林区的CHM,从高程差异上将树冠与非树冠植被进行分离;最后,为提高单木位置提取精度,利用形态学图像细化算法去除树冠之间的粘连,提取单木位置并进行精度验证。以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内的一片人工林为试验区域,分别采用本研究方法和直接基于VDVI的方法对人工林区单木位置进行提取。本研究方法提取的单木位置准确率为91.67%,漏提率为8.33%,错提率为0.24%;而直接基于VDVI提取的单木位置准确率为88.05%,漏提率为11.95%,错提率为21.58%。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提取的人工林单木位置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