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9篇
  10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红光和蓝光对甘蓝型油菜黄籽和黑籽粒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甘蓝型黄籽和黑籽油菜种子发育时期用红光和蓝光处理植株,待种子成熟后,分别测定其种皮中的PAL活性及蛋白质,多酚,花色素和黑色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蓝光可降低PAL活性,增加蛋白质含量、减少多酚,花色素和黑色素的合成,PAL活性对甘蓝型油菜种皮色泽有影响,且对黄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2.
6-BA对低温下水稻幼苗细胞膜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低温胁迫(3℃,48h)前后用6-苄基腺嘌呤(6-BA)(44μmol/L)处理水稻幼苗,可增强水稻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也提高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和叶绿素含量,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明显变化。在黑暗中处理效果优于在光照条件下的处理。亚细胞组分测定表明,SOD活性对低温敏感的顺序是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溶质,6-BA对低温下叶绿体的保护作用最明显。外源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c)(1mmol/L)、苯甲酸钠(SB)(5mmol/L)和二苯胺(DPA)(5mmol/L)与6-BA配合,比单独施用对膜系统保护作用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3.
作物产量潜力及其提高途径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分析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如何提高作物产量潜力方面的研究,重点指出作物的种植效益已经开始下降,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产量潜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作物的产量潜力是有极限的;提出了作物产量的“系统潜力“理念,将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归纳为育种手段、栽培措施、优化投入、控制逆境和改善环境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4.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分析了“植物生理学”教学现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内涵间的差距,提出了“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期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5.
在分析贵州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贵州省区域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原则、分析框架和评价方法等,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6.
复合增长素     
梁颖 《吉林农业》2001,(6):18-18
l、复合增长素的生产及养分含量 复合增长素是一种营养型加生物激素的叶面肥。营养组分有氮、磷、钾、硼、铜、锌、锰等。原料为尿素、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硼砂、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锰等。生物激素是由生物分泌物中提取的植物自身天然激素,因此,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激素  相似文献   
117.
气相色谱-质谱检测饲料中B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方法。饲料样品中毒素提取液经Mycosep227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利用硅烷化试剂TBT(三甲基硅烷咪唑:双三甲基硅基乙酰胺:三甲基氯硅烷=3:3:2,V/V/V,与B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进行衍生化反应。HP-5MS毛细管柱作为色谱柱分离毒素,质谱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雪腐镰刀菌烯醇标准溶液提取离子峰面积与标品浓度分别在10~1300ng/ml、8~1300n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饲料样品中两种毒素不同加入量的回收率分别在81.7%~92.6%、78.2%~87.8%之间,最低检出限为9ng/g、7ng/g,批间与批内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118.
食用农产品特征性品质指标筛选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食用农产品与优质、营养紧密挂钩发展的新形势下,涌现了一系列新词汇,“食用农产品特征性品质指标”占据突出地位。食用农产品特征性品质指标的确定对于科学有效的评价食用农产品品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探讨了食用农产品特征性品质指标的定义,并初步从对象确定、消费者调研、文献调研、文献信息提炼、采样指标验证、规格指标和安全指标考虑以及过程纠偏等环节对食用农产品特征性品质指标筛选方法提出了建议。文章旨在引起相关职能部门、产业群体及科研人员的重视,将食用农产品特征性品质指标定义及筛选方法做准、做实,推进食用农产品品质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评价食用农产品品质,真正服务于食用农产品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9.
蔡承智  黄军结  梁颖 《大豆科学》2019,38(2):298-303
为给我国大豆生产及进口提供决策参考信息,运用ARIMA(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模型预测分析了2021年前世界大豆收获面积、平均单产及总产。结果表明:2018、2019、2020和2021年世界大豆收获面积分别为1.23×10~8,1.27×10~8,1.31×10~8和1.34×10~8 hm^2,平均单产分别为2 767,2 811,2 855和2 900 kg·hm-2,总产分别为3.40×10~8,3.57×10~8,3.74×10~8和3.89×10~8 t;同期中国大豆收获面积分别为6.77×10~6,6.72×10~6,6.68×10~6和6.63×10~6 hm^2,平均单产分别为1 866,1 887,1 908和1 930 kg·hm-2,总产分别为1.26×10~7,1.27×10~7,1.27×10~7和1.28×10~7 t;同期美国大豆收获面积分别为3.49×10~7,3.56×10~7,3.64×10~7和3.71×10~7 hm^2,平均单产分别为3 287,3 329,3 372和3 415 kg·hm-2,总产分别为1.15×10~8,1.18×10~8,1.23×10~8和1.27×10~8 t。该结果意味着:世界大豆的收获面积在扩大、单产在提高、总产在增加,中国大豆收获面积在缓慢缩小、单产在提高、2004年后总产在减少,美国大豆收获面积在扩大、单产在提高、总产在增加。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叶面喷施脱落酸(ABA)对黄瓜品质的影响,为外源施用激素ABA调控黄瓜果实品质提供生产指导和理论基础。【方法】以‘川翠13号’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ABA(0、50、100、200和400μmol/L),研究其对黄瓜果实的可溶性糖、抗坏血酸以及风味物质反,顺-2,6-壬二烯醛累积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50~200μmol/L ABA提高了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含量,降低了风味物质的累积。当叶面喷施400μmol/L的ABA时,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降低。为了进一步分析外源施用ABA影响黄瓜果实品质的机理,对黄瓜果实进行转录组分析,ABA处理叶片后,果实差异表达基因中上调的有94个,下调的有75个,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差异基因参与转录调控以及大分子的生物合成调控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代谢途径和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说明外源施用ABA可能通过调控黄瓜果实代谢过程以及激素信号转导过程影响果实的品质。此外,44个转录因子的表达也受到外源ABA的诱导,主要包括bHLH、bZIP、FAR1、MYB以及NAC等转录因子。【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