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2篇
  36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为了丰富该地区品种类型,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提高冀西北蔬菜产业整体效益。本研究在冀西北高寒环境条件下,对来自国内外的35个结球甘蓝品种的41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观测鉴定。发现质量性状存在明显变异,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在8.00%~37.09%之间。主成分分析将19个数量性状归为4个主成分,即单株产量因子、外叶因子、叶柄因子、叶球因子,它们对综合表现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4.31%。表型聚类分析将35个品种分为3组,且少数品种相似性极高。通过综合评分,筛选出15个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合当地栽培和不同用途的优良品种。研究结果为冀西北特殊条件下的甘蓝产业发展和育种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52.
‘张甘40’是春早熟甘蓝一代杂种,是由雄性不育系‘M0105-7’与‘F07013-5’配制而成的(‘张甘40’是由雄性不育系‘M0105-7’与‘F07013-5’配制而成的春早熟甘蓝一代杂种)。从定植到采收60 d左右,属春早熟品种。该品种开展度56.08 cm,外叶9到11 片,根茎高3.0 cm,叶球高17.0 cm,叶球宽14.0 cm,中心柱7.0 cm,单球质量1.6~2.4 kg,产量75 000~85 500 kg·hm-2。蜡质轻,呈圆球型,叶球成熟后外包绿叶2~3层,口感脆甜,耐裂球,耐抽苔。适合在河北省北部高寒地区春秋两季环境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53.
《人工种蕈法》一名《蕈之栽培》,是民国时期出版的食用菌种植技术专著。《人工种蕈法》的作者为棉业专家胡竟良,该书于1923年首次出版发行,1942年由“中国农业书局”的“中国新农业”系列丛刊三版发行。此书对菌类文献进行了梳理,引进了国外先进种植技术,推广食用菌种植以改善农业经济。《人工种蕈法》是国内介绍科学种菇技术的第一部公开出版作品,填补了民国食用菌产业萌芽期的诸多空白。  相似文献   
354.
基于三江源生态功能区21个县级行政区2012—2019年农牧民收入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地形-气温优劣度指标,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研究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区域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567.92元上升至10417.56元,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局部区域存在空间聚集现象。(2)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影响农牧民生产生活、区域经济发展、城乡资源配置及政府经济政策全面作用于农牧民收入。(3)空间杜宾模型表明某一区域农牧民收入增长会对相邻区域产生带动作用,地形-气温优劣度越差,区域间农牧民收入水平越低;GDP增长有利于增加相邻区域农牧民收入,产业结构改善有利于增加本地区农牧民收入,农牧业现代化发展对农牧民收入增长作用不显著;政府财政支出增加能同时促进区域间农牧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