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6篇
  15篇
综合类   149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割手密主要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割手密是甘蔗育种中极为重要的野生种质资源。对94份割手密为材料的其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表明,割手密7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即植株因子、茎数因子、糖分因子,3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82.47%。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94份割手密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大类群:第1类群蔗糖分较高,茎多,植株高,萌芽率高;第2类群综合表现一般;第3类群植株高、茎较粗,分蘖少;第4类群蔗糖份偏低,植株较矮,茎较小,萌芽率低而分蘖率较高。基于割手密茎蔗糖分的聚类分析将94份割手密划分为4大类群:第1类群共22份,为高糖材料,蔗糖分平均为5.63%;第2类群共31份,蔗糖分略低,平均为3.98%;第3类群18份,蔗糖分较高,平均为4.64%;第4类群共23份,蔗糖分平均为3.06%,为低糖割手密。  相似文献   
152.
以乌紫杨梅和东魁杨梅品种为试材,测定了杨梅果实发育进程中干鲜重、糖、可滴定酸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乌紫杨梅果实干鲜重的快速增长、糖和花色苷含量的快速积累和酸含量的快速下降均发生在果实转色至成熟这段时期,即果实成熟前2周左右。乌紫杨梅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乌紫杨梅果实的糖含量、花色苷含量均高于东魁杨梅,而酸含量低于东魁杨梅。采前2周至果实成熟是杨梅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3.
水氮供应对棉花花铃期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揭示水氮供应对黑河中游边缘绿洲沙地农田棉花光合特性和产量的调控效应,采用3种灌溉水平和5种氮素水平的田间试验,研究水氮供应对花铃期棉花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N 0~300 kg/hm2范围内,棉花花铃期日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超过N 300 kg/hm2时略有下降。施N 150、225、300和375 kg/hm2较不施氮处理籽棉产量分别增加33.9%、45.8%、50.9%和49.2%;灌溉水生产力分别提高33.3%、45.8%、50%和50%。3个灌溉处理间籽棉产量差异不显著,灌溉水生产力依I1(10800 m3/hm2)、I2(9450 m3/hm2)、I3(8100 m3/hm2)顺序递增。棉花花铃期净光合速率与籽棉产量、秸秆生物量、单株铃数、铃重和籽指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黑河中游边缘绿洲沙地农田,施N 300 kg/hm2能够促进棉花花铃期净光合速率,有利于籽棉产量和水生产力的提高;与当地采用的10800 m3/hm2灌溉量相比,降低灌溉量至8100 m3/hm2不降低籽棉产量,使灌溉水的生产力提高27.5%。  相似文献   
154.
底墒和磷肥对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与水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陕西杨凌渭北旱塬进行5年定位试验,在施N160kg/hm2的基础上,设施P2O5 0、50、100、150 kg/hm2 4个施磷水平,结合5年降水情况,分析了播前底墒、施磷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7~9月的降水是决定渭北旱塬小麦播前底墒的关键因素,两者呈线性相关夏季每增加1 mm降水,土壤贮水增加0.5mm。要保持这一地区小麦稳产或高产,底墒应保持550 mm左右,夏季降水应有380 mm左右。夏季降水充足的年份,施磷量增加造成的下季小麦播前底墒下降不明显;降水偏少的(350mm)的年份,合理施磷能够促进小麦生长,导致生育期内对土壤水分消耗较多,降低土壤含水量,使前季小麦每增施磷50 kg/hm2,下季小麦播前底墒减少9~12 mm。除底墒外,关键生育期的充足降水也是保证旱地小麦产量重要因素,每毫米播前底墒能形成9.0~9.9 kg/hm2、生育期降水形成28.6~33.3 kg/hm2小麦子粒产量。施磷水平决定了作物生物量、产量高低;底墒决定了水分和磷肥利用的程度或水平,同时水分也制约着作物累积的干物质向收获器官(子粒)转移的多少或比例。在底墒充足的年份,较低的施磷量,就可实现较高的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底墒较差的年份,则要求较高的磷肥投入量。  相似文献   
155.
多用途甘蔗品种B9的种性表现及栽培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弄清多用途甘蔗品种B9的种性、生产经济性表现。[方法]以广西牧草主栽品种桂牧1号(GM1),糖料蔗主栽品种ROC16、ROC22和糖能兼用品种GT22为对照,对B9分别进行饲料蔗、糖料蔗、糖能兼用蔗不同类型的品比试验。[结果]B9以作饲料蔗栽培经济效益最好,但不及GM1。B9作饲料蔗栽培时具有鲜草产量高,发株和分蘖力强,水溶性总糖、粗蛋白质含量高,茎叶比低,适口性好,青饲奶牛的产奶量接近用GM1饲养的产奶量等特点,可作为粗饲料的补充在广西推广种植。B9作能源蔗栽培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蔗汁酒精产量13.12 t/hm2,比ROC16、ROC22和GT22增产17.4%~37.8%,纤维产量17.4 t/hm2,比3个对照增产3.15~4.53 t。作糖料蔗栽培的效益比作饲料蔗、能源蔗低,但与对照比,蔗产量、糖产量比较高,经济效益高,宿根能力强,适应性广,抗旱抗寒能力强。[结论]B9在广西可作糖料蔗,也可作饲料蔗和酒精能源蔗栽培。  相似文献   
156.
萝卜诱导愈伤组织较适外植体及激素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萝卜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浓度的6-BA、NAA、2,4-D和IBA组合时,子叶和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质量,结果表明:子叶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比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好,子叶是萝卜组织培养的较佳外植体;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一致,均为MS 3 mg/L 6-BA 0.5 mg/L NAA 3%蔗糖。  相似文献   
157.
从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2个方面介绍了兽医实验室质量控制,并从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与计量器具、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环境条件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内部质量控制的内容,以期为做好兽医实验室质量控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讨由新菠萝友粉蚧危害引起的紫色卷叶病的病因、病原和抗性苗应用技术.[方法]通过小区试验、大田试验与示范开展紫色卷叶病的病因、病原、抗性苗抗病能力的调查鉴定,并研究其抗性苗的应用技术.[结果]紫色卷叶病是由新菠萝灰粉蚧危害引起,病原仍在进一步鉴定,但已排除真菌、细菌、线虫病害,该病不遗传给后代,大田剑麻植株发病后2~3年便恢复正常,然后遇粉蚧危害再次复发,可反复发病2~3次,6~9年后便产生抗性.使用海南昌江重老病区引进的第1代抗性苗进行种植和作母株扩繁,可有效控制该病,2代抗性苗抗性下降,不宜作母株扩繁材料;离开母体繁殖的抗性苗其抗性下降;收获叶片后(指常防虫)麻田长出的走茎苗抗性有所下降,不宜使用;抗性苗适宜冬、春季防治粉蚧1~2次,不能常防虫,否则,抗性下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剑麻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9.
[目的]选育剑麻抗紫色卷叶病种苗.[方法]从海南昌江老病区引进恢复生长多年的剑麻园无病走茎苗作为抗病苗,进行试种、繁育、接种等一系列抗病试验与示范推广.[结果]该抗病苗具有抗紫色卷叶病能力,能有效控制紫色卷叶病危害.2010 ~ 2014年共引进及繁育该苗446万株以上,可供大田种植1000 hm2,苗圃及大田示范推广均未发生紫色卷叶病,其他麻苗均不同程度地发生紫色卷叶病,该抗病苗通过作母株钻心繁育的后代也具有抗病性,抗病苗及钻心繁育的后代作组培繁殖的麻苗也有一定的抗病性.[结论]海南抗病苗具有抗或高抗剑麻紫色卷叶病能力,试验结果可为剑麻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0.
优质高产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雅玉26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雅玉26是四川雅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自选系YA3237作母本、YA8201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既适合作青贮玉米又适合作普通玉米种植的优良品种。对其农艺性状、青贮品质、子粒品质、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