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25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埋嵌式塑料网带状沙障的固沙效应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沙化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沙障作为防沙治沙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我国干旱沙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流动沙丘上布设埋嵌式塑料网带状沙障,能阻截近地面风沙流和增加植被覆盖度,具有良好的固沙效益。和黏土沙障、麦草方格沙障、塑料网方格沙障相比,埋嵌式塑料网带状沙障具有材料运输方便、操作技术简单、投入成本低、防护时效长、便于机械化操作、省时省力等优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2.
民勤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梭梭林生长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民勤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分布情况和生长状况。民勤人工梭梭林主要分布在绿洲边缘的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上,这3种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占民勤人工梭梭林的97.56%;在丘间平滩地、风蚀残积山坡、山前洪积扇和平缓假戈壁也有人工梭梭林分布,但是面积很少。3种主要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保存密度接近,在330株/hm2左右,保存率为26%左右,这主要是梭梭林初植时和生长的前期,立地条件接近的缘故。随着生境条件的变化,梭梭的生长状况明显不同,其中流动沙丘上的梭梭生长最好,主要体现在树体较高大、冠幅大、枝条数量多、新枝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23.
黄河上游玛曲草地沙化的分类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曲草地是区域经济的支柱,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参考国家草地沙化标准,以防治为目的进行草地沙化分类,并以此为参考提出防治措施,为其草地管护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沙源、外营力、程度和危险性,玛曲草地沙化可分为12类。在黄河的阶地面或河岸上,草地沙化的沙源有来自黄河也有古沙翻新,沙丘高度可达7~12 m,呈扩张趋势。在古河道、古三角洲、低山的山顶或其阳坡,古沙翻新形成草地沙化。按照区域治理与全面预防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行政、法律和市场经济措施;通过监测敏感区,截断沙源,固定流沙、人为辅助下的封育等方法,分期和有序的治理玛曲草地沙化。预防潜在或稳定的沙化草地活化是防治玛曲草地沙化更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4.
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通过计算各类型区域内物种的重要值、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ner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物种均匀度指数(Jsw)、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PI)、Green指数(GI)、Cassie指标(CA)、扩散性指数(Iδ),研究了绿洲-荒漠水平距离8 km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绿洲-荒漠过渡带优势种种群为沙拐枣、唐古特白刺、梭梭,伴生物种有刺沙蓬、雾冰藜、芦苇、沙蓬等。受生境和沙丘类型的影响,各种群均呈聚集分布格局,但聚集程度有一定差异性;物种多样性、丰富度随绿洲-荒漠梯度而呈规律性变化,总体表现为减小趋势。该区域生境和沙丘类型是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5.
沙化土地封育成功后,在生态方面,与流动沙丘对照,封育带内积沙量降低46.7—93.7%,风速降低20—43%,空气湿度提高2—11.6%。在经济效益上,增加粮食亩产,弃耕地还田,农副业收入都是很可观的。  相似文献   
26.
沙蒿、油蒿空间构件及固沙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蒿和沙蒿同属菊科、蒿属的沙生半灌木,抗旱性强,生态幅宽,在沙区人工植被中可天然更新,是我国干旱沙区优良的固沙植物种。由于油蒿能够进行光合的部件远多于沙蒿且相对沙蒿能够更好地利用空间资源,在相同的时间内油蒿经光合沉积的生物量远大于沙蒿。受个体空间结构、生物量分配模式及种群整体特征的共同影响,在生存环境相同的情况下油蒿的个体及种群固沙效益要比沙蒿高。  相似文献   
27.
The Saline Soil Was Improved by Engineering Techniques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河西走廊的盐渍化土地上,建立明沟排水、井排和干排(植物)的排水系统,将深耕、客土等农艺措施与淡水洗盐结合,应用地表覆盖、免耕和沟植技术形成了盐渍化土地的工程治理系统。应用减产系数法计算工程治理的效益,治理区的减产系数下降了0.40个百分点,即土壤的总体质量提高了60%,其中粮食产量增加了69.13%,种植面积增加了49.44%,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温度和光照对3种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民勤荒漠区典型一年生植物盐生草、碟果虫实和五星蒿为材料, 通过不同温度和光照对其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探索其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 在适宜条件下, 3种一年生植物在播种后1~4 d开始萌发, 萌发持续时间为2~12 d。根据3种植物种子在不同温度和光照下的开始萌发时间、萌发持续时间和萌发率, 最佳萌发温度盐生草为连续光照条件下15 ℃, 萌发率为96.00%±0.00%; 碟果虫实为连续黑暗条件下20 ℃和14 h光照/10 h黑暗条件下15 ℃/25 ℃, 萌发率分别为18.00%±2.00%和28.00%±2.31%; 五星蒿为连续黑暗条件下20 ℃和14 h光照/10 h黑暗条件下15 ℃/25 ℃, 萌发率分别为96.00%±0.00%和96.00%±2.31%。盐生草和五星蒿种子在连续黑暗、连续光照和14 h黑暗/10 h光照条件下都能萌发, 萌发的最佳光照条件分别为连续光照和连续黑暗, 而碟果虫实只有在连续黑暗下才能萌发, 光照下几乎不萌发。  相似文献   
29.
中麻黄具有较强的旱生性和耐盐性 ,在逆境盐碱地栽培其经济效益、缓解天然麻黄资源破坏、减缓土地沙化的生态效益比较显著 ,是干旱区盐碱地农村调整种植结构、退耕还林的优良植物种。  相似文献   
30.
在河西走廊的盐渍化土地上,建立明沟排水、井排和干排(植物)的排水系统,将深耕、客土等农艺措施与淡水洗盐结合,应用地表覆盖、免耕和沟植技术形成了盐渍化土地的工程治理系统。应用减产系数法计算工程治理的效益,治理区的减产系数下降了0.40个百分点,即土壤的总体质量提高了60%,其中粮食产量增加了69.13%,种植面积增加了49.44%,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