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4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0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发展水奶牛业是我国南方潜在的优势产业,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未来支柱农业产业.近十年来,我国奶业高速发展,奶类消费增长迅速,但目前生产格局与人口、奶消费市场和资源的分布极不协调.据有关报道,我国饲养的奶牛80%分布在北方地区,占全国人口70%的南方地区产奶量仅为全国总产量的15%左右,奶牛和乳品生产与人口分布极不相称,从我国的奶业布局来看,发展极不平衡;另一方面,我国北方草场生态退化严重,难以承载今后奶业进一步发展对饲草资源的需要,而南方丰富的饲草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北强南弱"的奶业生产格局限制了我国奶业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对全国牛奶产业空间进行战略性转移,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南方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发展奶水牛养殖有利于我国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及可持续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发展奶水牛养殖既是我国南方地区,尤其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2.
水牛营养研究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水牛占世界养牛总数 1 2 31 % ,约为1 6 2 36 2 0万头。我国现有水牛 2 1 81 8万头 ,占全世界水牛总数 1 3 44 % ,居世界第二位。在近十多年来 ,随着水牛由传统的单一役用功能向乳肉兼用型转变 ,国内外对水牛的营养进行了许多的研究 ,尤其对水牛的瘤胃内微生物群、营养物质在瘤胃内降解消化代谢规律及粗饲料处理利用方面作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对水牛的营养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简述。1 瘤胃微生物群及其影响因素水牛瘤胃内容物中含有大量微生物群 ,每毫升瘤胃内容物中含有 1 0 0万个原生动物和1 0 0亿以上细菌。瘤胃中微生物主要…  相似文献   
53.
大片吸虫感染水牛对宿主增重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初步研究大片吸虫感染水牛对宿主增重影响。 1 0头 1 0 -1 2月龄本地与摩拉或尼里杂交一代水牛分为A、B两组 ,A组 5头作对照 ,B组5头每头经口感染 2 5 0个大片吸虫囊蚴。感染前和感染后每月称重一次。从感染后第 1 0 -1 9周检查大片吸虫虫卵。结果表明 ,水牛感染大片吸虫后第 1 4周检出虫卵。对照组水牛从感染后第0 -4个月的平均增重分别为 0 0 ,2 2 6,40 6,5 1 8和 72 6;感染组水牛的同期增重为 0 0 ,1 4 6,2 7 0 ,3 5 2和 5 2 6千克 ;感染组的增重从感染后第 2个月开始至感染后第 4个月 ,两组的增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54.
试验旨在研究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水牛肾脏成纤维细胞时如何获得较高的转染效率。本研究将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标记基因,利用Lipofectamine LTX介导外源DNA转染水牛肾脏成纤维细胞,探讨脂质体用量、质粒用量、质粒大小、转染时间、细胞初始接种密度对转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 μg pmaxGFP质粒DNA与4 μL脂质体转染6 h,其细胞活性达98%,可获得较满意的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55.
试验旨在对广西本地水牛FSHR基因5'侧翼序列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转录活性检测。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黄牛FSHR 5'侧翼序列,本试验设计引物,以广西本地水牛血液基因组为模板扩增FSHR基因5'侧翼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克隆了广西本地沼泽型水牛FSHR 5'侧翼序列及部分CDS区序列,共2979 bp,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其与河流型水牛、黄牛、绵羊、山羊、猪和人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9%、93%、92%、91%和75%。对其5'侧翼2000 bp序列进行启动子预测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结果显示在其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47 bp附近存在TATA box,启动子区存在GATAs、FOXO1、FOXO3、Nobox、STAT1、STAT3、STAT4、STAT5A、STAT5B、STAT6和YY1等反式作用元件结合位点,其中GATAs家族基因在FSHR启动子区存在多个结合位点,且同一位点又存在多个GATAs家族基因结合的情况。水牛FSHR启动子能启动EGFP在HEK-293T细胞系中的表达,但表达非常微弱;也能启动EGFP在CHO细胞系中表达,且与CMV启动EGFP在CHO细胞系中的强度相似,结果表明水牛FSHR是个强启动子。总之,本研究成功克隆了沼泽型水牛FSHR基因启动子,分析了其启动子序列特征并成功验证其组织特异性的转录活性,为后期水牛繁殖性能分子机理阐明及基于卵巢特异性表达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水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试验选用波尔山羊杂交F1、F2代和本地山羊共110头,分三批次分别在夏季、秋季期间,利用PG法和CIDR PMSG法进行同期发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CIDR PMSG法处理,同期发情率明显高于PG法(P<0.05),平均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0.6%和62.5%;而用同一方法(CIDR PMSG法)在不同季节处理时,发现秋季处理的同期发情效果优于夏季(P<0.05),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7.5%和73.7%.  相似文献   
57.
为实现水牛乳成分的快速检测,达到及时调整饲料营养水平的目的.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及实验室方法对120个水牛乳样本进行了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模型.用该模型对30个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及实验室分析,相关程度极高.证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完全可以用于水牛乳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58.
选择年龄、体重、胎次、繁殖性能较一致的二元杂经产母猪 (长白×约克 ) 2 7头 ,采用 L9( 34 )正交表安排试验 ,共 9个试验组 ,每组 3个重复。饲粮锌、硒和维生素 E均设置 3个水平 :锌 4 5、85、12 5 m g/ kg;硒 0 .10、0 .2 5、0 .4 0 mg/ kg;维生素 E15、30、4 5 IU/ kg。研究了饲粮微量养分锌、硒和维生素 E对经产母猪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 1)饲粮中含锌量 85 mg/ kg、含硒量 0 .4 0 m g/ kg、含维生素 E量 4 5 IU / kg时 ,可以获得最多的窝产仔数 ( P<0 .10 ) ,分别为( 10 .3± 1.0 )头、( 10 .2± 1.2 )头、( 10 .3± 1.0 )头 ;母猪断奶返情时间间隔也最短 ( P<0 .0 5 )。 ( 2 )经产妊娠母猪血清雌激素浓度在妊娠期保持相对高水平 ;孕激素妊娠前期保持相对高水平 ,后期则保持相对低水平 ,是发挥母猪繁殖潜力的保证。 ( 3)经产母猪喂给含锌量 85 mg/ kg、含硒量 0 .4 0 mg/ kg、含维生素 E量 4 5 IU/ kg的饲粮时 ,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 ( P<0 .10 ) ,血清尿素浓度最低 ( P<0 .10 ) ,提示有更多的蛋白质在母体和胎儿累积。 ( 4 )血清 GSH- Px活力妊娠后期比妊娠前期低 ,提示妊娠后期比妊娠前期母体和胎儿代谢过程产生的过氧化物更多。综合所考察的参数显示 ,经产母猪饲粮中含锌 85 mg/ kg、  相似文献   
59.
一、涪陵水牛 1.产地与分布.涪陵水牛中心产区在重庆市南川区、涪陵区,分布于綦江县、长寿区、武隆县等地. 涪陵水牛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良地方水牛品种,具有耐高温、耐严寒、耐粗饲、适应性好、抗病力强、繁殖性能好、生长发育快、易于饲养和管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60.
为探讨采卵季节对水牛活体采卵及其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自2006-2008年78批次的626头牛活体采卵收集3143枚卵母细胞数据和同一操作者的51批次共培养1366枚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生产胚胎数据,并根据水牛繁殖特点和发情规律,每年分为3个阶段,即春季(1~4月),夏季(5~7月)和秋冬季(8~12)3个季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水牛活体采卵和体外受精效果受季节影响较大。在秋冬季进行活采时,平均头次获卵母细胞总数和可用卵母细胞数分别为(5.88±2.84)枚和(3.56±1.51)枚,平均头次卵母细胞总数明显高于夏季的(3.72±1.58)枚(P<0.01),但与春季的(4.80±1.77)枚差异不显著(P>0.05),而头均可用卵母细胞数则高于春季的(2.77±1.19)枚(P<0.05)和夏季的(2.11±1.11)枚(P<0.01);季节之间卵母细胞可用率没有差异(P>0.05);虽然每个季节活体采卵体外受精卵分裂率没有差异(P>0,05),但在秋冬季采卵时,其囊胚率(27.09%)则明显高于春季(20.95%)和夏季(20.45%),P<0.05,而春季和夏季之间没有差异(P>0.05)。研究表明: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水牛活体采卵体外生产胚胎,但从采卵效果和胚胎生产效率上看,在秋冬季进行活体采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