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21.
22.
今年4月10日,是原山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全国著名的水土保持专家孙建轩同志不幸病故一周年的日子。为了弘扬他那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密切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为山西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做出新的贡献,我们特约杨才敏同志撰写了这篇文章,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23.
武家庄生态修复项目,属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地处中阳县武家庄镇。总面积95 km2,水土流失面积94.2 km2,占总面积的99.2%。年均土壤侵蚀模数1.35万t/km2,年输沙量127.17万t,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为了定量研究生态修复对区域小气候的影响,共设置了4个小气候监测点进行了为期3年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年均气温9.9℃,年均地表温度12.6℃,年均相对湿度59%,年均降水量486.4 mm,年均蒸发量1 750.2 mm,与县气象站多年实测资料相比,分别上升+1.7℃、+2.7℃、+3%、-10.7 mm、-240.4 mm,在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的情况下,空气湿度增加,蒸发量减小,小气候改善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4.
阳城和沁水两县地埂栽叠始于50年代后期,60-70年代形成高潮。至1995年底,阳城和沁水分别保存地埂叠1960万株和735万株。实现地埂对化,两县分别需新植叠1640万株和1333万株。地埂栽桑养蚕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5.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的黄河中游、海河上游,是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域之一.本文从全省水土流失的特点谈起,系统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的水土保持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6.
山西省的拍卖“四荒”始于1983年,1992年以来形成高潮,至1993年5月已拍卖150余万亩,拍卖“四荒”,是对以户包小流域治理为主的水土保持责任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是水土流失区非耕地土地使用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小流域经济全面进入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丘陵山区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是推进山区生产力发展的重大举措。拍卖“四荒”的主要程序是: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建立组织、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界定范围,合  相似文献   
27.
据调查,山西省的梯田埂坎类型,依筑埂材料划分主要有土质埂坎和石质埂坎两大类.土质埂坎依据不同部位土体的密实程度又可分为硬埂、软埂和复式埂.石质埂坎按砌筑方式可分为干砌石坎和浆砌石坎,从埂坎结构型式上又可分为单墙式和双墙式.埂坎占地比率是测算埂坎资源量的重要指标,据典型调查加权平均计算,全省梯田复式埂占地率15.22%,土质硬坎占地率7.35%,石质埂坎占地率7.65%,埂坎平均占地率8.21%. 根据1996年底全省梯田面积统计核实资料和不同埂型平均占地率测算成果,求得全省梯田埂坎资源面积共计7.294万hm2,其中,土质硬坎3.548万hm2,复式埂2.851万hm2,石坎0.895万hm2.  相似文献   
28.
21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为水土保持科研所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世纪山西省水保科研拟开展的重点课题有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研究、开发建设项目区水土保持研究、城市与小城镇水土保持研究、水土保持产业开发研究、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研究、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研究等,重点技术推广项目有山地微灌技术、坝地防洪保收稳产栽培技术、干旱阳坡造林绿化技术等16项,科研所站应转变职能、创新机制,面向社  相似文献   
29.
浅谈山西省梯田埂坎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机修梯田的埂坎多为复式埂,占地比例大。随着机修梯田的大面积推广,梯田埂坎合理利用问题逐步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山西省的梯田埂坎主要为土质埂坎和石质埂坎两类。根据典型调查测算,全省梯田埂坎资源现状为7294万hm2,利用率为2315%。开发利用梯田埂坎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虽然埂坎植物会造成一定的胁地,但其影响范围仅局限在1~3m内,其影响范围内的作物减产损失与埂坎植物的增值相比微不足道。大力开发利用梯田埂坎资源,不仅可缓解日益严重的人地矛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可加速丘陵山区的生态建设,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0.
对来稿中用词不当、概念不清造成文理欠通、重复罗嗦、不合口语和常规、随意简化造成词不达意、不同素而随意并列、数据有误、错别字、计量单位不合法、乱用标点等十个方面语言文字问题进行了例举分析,提出了多读书、多练笔、多修改、多实践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