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26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张家口市奶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前言张家口市位于内蒙古高原南部,气候条件适宜,水源充足,饲草料资源丰富,养牛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经验,隶属于农业部划定的全国七个奶业发展优势产业带之华北奶业优势带中,养牛业已  相似文献   
122.
为了进一步了解根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不同病原菌对苜蓿的致病性,本研究以苜蓿根腐病病原BF1(Fusarium equiseti)、BF28(F.oxysporum)、BF36-2(F.solani)三种镰孢菌菌株为试验材料,观测菌落的外观特征与产孢量,并对WL343、金皇后、阿尔冈金、WL525四个苜蓿品种以菌液...  相似文献   
123.
介绍了采摘机器人臂架的结构特征;为了提高林果的采收效率,使采摘机器人具有更合理的结构和动态特性,以模态分析理论为基础,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建立了采摘机器人臂架的有限元模型;选取臂架的3种典型位姿,得出了其在不同位姿下的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找出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为臂架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4.
采用马齿苋多糖口腔灌注雏鸡,观察对雏难法氏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8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4组,1个空白对照组及3个POP试验组,POP剂量分别为25,50和100mg/kg,每天口腔灌注1次,连续20d。结果显示,POP能显著提升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P0.05),显著提高法氏囊指数(P0.05)及法氏囊淋巴细胞增殖指数(P0.05)。试验表明,马齿苋多糖可通过改变法氏囊免疫系统的动态变化,促进免疫器官发育,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提高雏鸡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25.
通过采取PCR-SSCP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方法检测类固醇21-羟化酶(steroid 21-hydroxylase,CYP21)基因的10个外显子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中等繁殖力品种(湖羊)和低繁殖力品种(多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所设计的10对引物中,仅引物P8扩增的片段存在多态性。对于P8扩增得到的片段,经HinPⅠ1酶切后,可在小尾寒羊、湖羊和多赛特羊中检测到AA和AB型,而在特克塞尔羊中只检测到AA型;经BcnⅠ酶切后,在小尾寒羊、湖羊、多赛特和特克塞尔羊中均检测到CC和CD型。测序结果显示AB型与AA型相比在2340位发生了A→G突变,但并未引起所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CD型与CC型相比在2376位发生了G→A突变,也未引起所编码氨基酸的变化。AB型小尾寒羊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比AA型的多0.96只(P<0.05),CC型和CD型小尾寒羊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CYP21基因的B等位基因是提高绵羊产羔数的一个候选DNA标记。  相似文献   
126.
大袋峨(Cryptothelea variegataSuellen)是我市林木主要食叶害虫,经常猖撅或灾。为控制其危害,我们探讨了预测预报办法,初报如下。 一、种群变动规律 (一)繁殖特性 1、性比:变动幅度很大,据我们调查,其范围在0.21~0.81之间,一般为0.5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硅酸钠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采后病害的控制和活性氧代谢的作用。【方法】以‘玉金香’厚皮甜瓜为试材,用100 mmol•L-1硅酸钠常温浸泡处理10 min,处理后12 h接种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测定处理对果实采后病害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硅酸钠处理可显著降低果实损伤接种T. roseum的病斑直径(P<0.05)和果实的自然发病率;诱导果实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和超氧阴离子( )产生速率的提高,增加了果肉组织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的活性,抑制了前期果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活性,促进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产生,降低了果肉组织细胞膜的完整率。接种后硅酸钠处理果实可进一步诱导果肉组织产生更多的H2O2和 ,提高了CAT活性,维持了SOD活性,促进果肉组织产生了较多的MDA。【结论】采后硅酸钠处理可通过调节果实活性氧的代谢来提高厚皮甜瓜果实对采后病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128.
添加剂和混合比例对裸燕麦和紫花苜蓿混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添加剂和不同混合比例对裸燕麦和紫花苜蓿混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为开展牧草混播及调制高质量的混合青贮饲料提供参考。以裸燕麦和紫花苜蓿为原料,按质量比1∶1、2∶1和1∶2进行混合青贮,并分别加入0.4% 甲酸(formic acid,FA)或2%蔗糖(sucrose,S),青贮60 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物质含量。结果显示,裸燕麦与苜蓿混合比例为2∶1时青贮饲料的感官评价上均优于其余2种混合比例,添加0.4%甲酸或者2%蔗糖,感官评定为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随裸燕麦比例增加而不同程度提高。其中,pH值随裸燕麦比例增加而逐渐降低;在裸燕麦与苜蓿混合比例在2∶1时,添加2%蔗糖组乳酸(lactic acid,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及0.4%甲酸处理组(P<0.05),且与另外2种混合比例的处理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此混合比例下添加0.4%甲酸处理组pH值和氨态氮/总氮(AN/TN)较低,乙酸(acetic acid,AA)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FA,TVFAs)含量最低,乳酸含量及乳酸/乙酸(LA/AA)较高,丙酸(propionic acid,PA)和丁酸(butyrate acid,BA)含量极低未检出,V-Score评分最高,总体发酵品质最佳。随苜蓿比例增加,混贮饲料CP含量提高,纤维组分(NDF、ADF和HC)含量降低,青贮饲料养分更加均衡,但添加剂对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影响不大。裸燕麦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可形成养分互补,提高营养价值;加入适量甲酸或蔗糖有助于抑制不良发酵,提高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29.
鸟粪石结晶法处理牛场沼液过程中磷形态转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鸟粪石结晶法处理牛场沼液过程中不同形态磷的转化规律,该文以奶牛场沼液为对象,进行鸟粪石(Mg NH4PO4·6H2O,MAP)结晶法除磷过程中磷形态转化的试验研究。将原沼液和在不同p H值(8.5、9.0、9.5)下经MAP沉淀法处理后的沼液离心分离成固液两部分,分别测定两相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在明确原沼液中磷形态及含量的基础上分析鸟粪石结晶法处理沼液后分离的固相和液相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变化,确定牛场沼液中参与鸟粪石结晶反应的主要磷形态及比例。试验表明,牛场沼液中参与鸟粪石结晶反应的主要为溶解性正磷酸盐(Ortho-P)和铁铝结合磷(Fe-P/Al-P),两者占沼液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29.39%。p H值=9.5时,沼液中磷发生鸟粪石结晶反应程度较高,此时(Ortho-P+Na OH-P)去除率为80.84%,其中91.28%转化成鸟粪石,沉淀物中鸟粪石的质量分数达到10.96%。该研究明确了鸟粪石结晶法处理沼液过程中不同形态磷的转化规律,为优化反应条件促使沼液中磷向鸟粪石转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0.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平衡的发展,包括对珍稀的野生动物进行保护等。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如森林土地资源的减少、环境污染,都导致了野生动物数量的锐减。再加上近几年,人们为了谋取私利,对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进行大面积猎杀,严重破坏其生物链,导致野生动物食物链不均衡。其次,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野生动物的数量。基于此,就我国野生动物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保护野生动物中发现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