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试验在湿热条件下,探究饲喂不同物理形态的开食料对犊牛生长发育、瘤胃发酵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36头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分别自由采食颗粒状开食料(PSA)、粉末状开食料(PSB)和多颗粒状开食料(TS)。试验期63 d,其中1~42日龄为正常饲喂牛奶时期(断奶前期);43~49日龄为断奶期;50~63日龄为断奶后期。开食料从犊牛5日龄开始自由采食。在1、42、49以及63日龄晨饲前进行采血和称重,49和63日龄晨饲前胃管法采集瘤胃液。试验期间每天记录采食量和温湿度指数。结果表明,在湿热环境下:1)断奶期和断奶后2周TS组开食料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重料比高于PSA和PSB组,PSB组最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2)TS组犊牛初次反刍时间较PSA组提前3.8日龄,较PSB组提前4.7日龄,差异均显著(P0.05)。63日龄时,TS组瘤胃液氨氮含量显著低于PSA组(P0.05)。3)42日龄时PSA组犊牛血液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TS组(P0.05)。4)TS组犊牛初始腹泻时间较PSA和PSB组分别晚0.44和1.75日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TS组腹泻率最低。综合得出,湿热环境下,多颗粒状开食料较颗粒状开食料和粉末状开食料更能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使犊牛尽早产生反刍行为,从而加快瘤胃功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气温上升后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应对全球变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中国华北平原的耕地褐土为材料,采用沉降虹吸法,研究在增温条件下土壤3个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以及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情况。[结果]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分布在增温条件下没有明显变化。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全氮含量降低。从不同粒级来看,3种粒级的有机碳含量都有增加,而全氮含量在个别小粒级会有所增加而砂粒的全氮含量变化不明显。土壤碳氮比比较稳定。有机碳分配有往大粒级转移的趋势,而全氮分布未表现出明显规律。[结论]增温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有机质分解使得土壤有机碳含量上升,在较小粒级上更加明显。而全氮含量因为反矿化等作用会出现下降,但是相比对照组有增长。  相似文献   
43.
以英国红芸豆为原料,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英国红芸豆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英国红芸豆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1∶40 g·mL-1,在此条件多糖得率最优为4.86%。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英国红芸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浓度呈量效关系,当多糖浓度为5 mg·mL-1时,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9.85%、53.61%和21.36%。  相似文献   
44.
探索了短期内动物源和植物源液态有机肥单施或与化肥配施对我国南方柑橘种植系统红壤磷素累积特征及流失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该地区创新施肥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依据。试验于2019—2020年在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地开展,设置6种处理:清水(CK)、单施液态化肥(T1)、单施动物源有机液肥(T2)、单施植物源有机液肥(T3)、50%动物源有机液肥+50%化肥配施(T4)和50%植物源有机液肥+50%化肥配施(T5)。通过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理化性质、磷素累积情况(全磷和速效磷)及易解吸磷(RDP)含量、土壤最大缓冲量(MBC)、磷平衡零点浓度(EPC0)、磷吸附指数(PSI)和磷吸持饱和度(DPS)等指标的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探讨了土壤磷素环境学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液态有机肥灌溉施用有利于提高土壤磷素含量,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植物源液肥比动物源液肥更有利于提高土壤磷素含量,其中T5效果最好,有效提高了土壤中遗留磷的活化率。不同液态有机肥灌溉施用下,土壤RDP、EPC0和DPS等磷素环境学指标显著...  相似文献   
45.
杜超  曹永春 《猪业科学》2021,38(2):122-124
里岔黑猪是我国地方特色品种猪,素有“南太湖,北里岔”之称,是青岛市里岔当地养殖户长期择优纯繁、继代选育形成特色的地方品种,被誉为“国宝”。其养殖历史悠久,具有腰身长,形体高,毛色全黑,瘦肉率50%左右,繁殖率高的特点。1985年被原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良地方猪种,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类畜种资源重点保护。因此,对里岔黑猪的饲养需要多方面进行把控,利用科学合理地饲养管理措施养殖里岔黑猪,使里岔黑猪更舒适、更健康地生活,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潜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产品。  相似文献   
46.
分析了多层实木复合地板表皮开裂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7.
本试验旨在优化用于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初步探索鸡胚发育过程中不同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规律。首先,试验从DNA酶解体系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条件2个方面改进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检测方法;然后,以孵化第8、11、14和17天的科宝500肉鸡胚胎为材料,利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脏、肝脏和肌肉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3种组织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均随胚龄增加而升高,且鸡胚发育后期(孵化第17天)肝脏的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心脏和肌肉(P0.05);各胚龄心脏和肌肉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优化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快速、准确地获取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奠定了基础;随着鸡胚发育的进行,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逐渐升高,且在胚胎发育后期肝脏甲基化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8.
奶牛和水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是在经典的定时输精技术基础上的延伸以及改良,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牛的繁殖水平,避免因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等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在奶牛和水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中对激素配伍和输精时间等方面的改良研究进展,为奶牛和水牛的繁殖育种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正>二斑叶螨。又名白蜘蛛、叶锈螨。是宁陵酥梨病虫害防治中主要防治害虫对象。2004—2009年在个别梨园发生,危害不是特别严重,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从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宁陵梨区大面积发生二斑叶螨,而且用往年的防治方法防治,效果都不理想。造成一些梨树焦叶、落叶甚至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猕猴桃从野生到大面积栽培过程中节肢动物群落的演变过程。【方法】采用时空替代方案,调查了陕西周至和眉县不同栽植年限猕猴桃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种类和数量,计算出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MD)、均匀度指数(J)和害虫与天敌数量比例,建立了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椭圆突变模型,并对群落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3年生和9年生的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处于不稳定区域,发生了突变;14年生和野生的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相对稳定,处于稳定安全区,没有发生突变;说明随着猕猴桃从野生到栽培年限的增加,群落稳定性增强。3年生园和9年生园在发生突变之前控制变量w的值由w≥0变为w<0,验证了控制变量是稳定性判定的重要指标。【结论】害虫亚群落的稳定性程度是影响虫害暴发的关键因素,亚群落指标对控制变量作用均衡的系统是比较稳定的系统,不宜发生突变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