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危害蔬菜的猿叶虫主要有两种,大猿叶虫和小猿叶虫,均属鞘翅目叶甲科,常混合发生,其成虫和幼虫不仅啃食叶片,而且伴随着虫粪对蔬菜的污染,严重影响蔬菜质量和产量.为筛选防治猿叶虫的高效药剂,我站今年在猿叶虫2、3代盛发期间引进了1.5%正大乳油进行田间药剂试验,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2.
紫叶矮樱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叶树种新秀———紫叶矮樱 ,花淡粉红色 ,叶片紫红色或深紫红色 ,当年生枝条红色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具有生长快 ,耐修剪 ,适应性强 ,冬季不抽条等特点 ,是城市园林绿化优秀的彩叶配置树种。另外我基地还有大叶垂榆、香花槐、美人梅、紫叶李、碧桃、沙地柏 ,榆叶梅等各种苗木。紫叶矮樱基地@李福兴$天津市蓟县马伸桥镇于各庄小学!301909  相似文献   
23.
阐述了水稻产业化对农户水稻种植意愿的促进作用,分析了水稻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大水稻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建立完善水稻产业化经营体系,强化政府对水稻产业化的支撑能力和努力提高水稻产品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4.
近10年来,苏州市随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市内市郊一条条新公路的建成,一条条高架路的通行,沪宁高速、沪杭高速已贯穿了苏州市东西南北。在一条条新公路建设的同时,两旁的行道树已绿树成荫.特别是新加坡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相城区,其新公路绿化速度之快、景色之美,已令人赞美。在公路绿化设计中,实行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的科学搭配,树木、花卉、草坪品种选用得当。目前的行道树已高大耸立、绿树成荫,中间的灌木、花卉四季开放,其环境之美已构成一条条美丽的画廊。但有些地区的新公路绿化缺乏统一布局规划,树木、花卉、草坪品种选用不当,由此造成现在的绿化,树不成林、树小、树少,年年栽树.死多活少,绿色通道尚难形成;有些公路行道树选用雪松、棕榈,既生长缓慢,又不成形绿色林荫大道,栽植的雪松像一座座宝塔,上头尖,  相似文献   
25.
邕宁区的百济乡盛产商品芝麻鸭,该商品鸭皮薄、肉质坚实、香味可口而闻名于区内外。百济芝麻鸭养殖源远流长,现简报如下:1商品鸭苗的繁育芝麻鸭实为杂种鸭,商品鸭苗来自区内外地方鸭品种,有广西靖西、德保大麻鸭、高邮鸭,经北京  相似文献   
26.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瘦肉型猪肉销量越来越大。2011年秋季起,邕宁区市场猪肉价格居高不下,针对生猪的产销形势,笔者走访了邕宁区两个乡镇三个猪场,调查了解生猪生产的各项环节,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彩叶树种新秀——紫叶矮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城市绿化中 ,色彩斑澜的彩叶树种又增添了一个新成员———紫叶矮樱。这种世界著名的观叶树种 ,由北京市植物园从美国明尼苏达州贝雷苗圃引入国内 ,目前一些园林公司也在做研究推广工作 ,并取得初步成果。紫叶矮樱是蔷薇科李属落叶或小乔木 ,株高 1.8m~ 2 .5m(米 ) ,冠幅 1.5m~ 2 .8m(米 ) ,枝条幼时紫褐色 ,通常无毛 ,老枝有皮孔 ,分布于整个枝条。单叶互生 ,叶长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 ,长 4cm~ 8cm(厘米 ) ,中等偏小 ,淡粉红色 ,花瓣 5片 ,微香雄蕊多数 ,单雌蕊 ,花期 4~ 5月。最突出的观赏特点是叶片紫红色 ,叶背面紫红…  相似文献   
28.
河西走廊区域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整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论述了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的特征、区域开发的历史 ,分析了现代区域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了生态环境整治的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29.
本文根据甘肃河西走廓绿洲灌淤土的剖面特征及理化性状,对绿洲灌淤土的形成及分类系统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灌淤土不同亚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0.
蒲城位于陕西关中东部,是秦川牛良种重点选育区之一。蒲城土地辽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盛产粮棉,农户大都养牛种田,农民不仅有养殖秦川牛的喜好和习惯,而且有长期以来积累的养殖选育秦川牛的丰富经验,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草料资源,使秦川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1982年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