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62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李江遐  蒋立科 《草业科学》2006,23(1):103-105
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不同肥料处理(喷施尿素、木霉发酵液与尿素混合喷施、菌株发酵液与尿素混合喷施)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氮、磷、钾、叶绿素含量及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发酵液与尿素混合喷施可明显提高坪用黑麦草的氮和叶绿素含量,增强根系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单施尿素效果好于单施菌株发酵液。试验表明,采用离子束对哈茨木霉进行注入并筛选出的H13突变株,其发酵液对黑麦草草坪的维护有积极的效果,为草坪的合理营养与养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2.
氮对低镉处理下东南景天根系形态及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试验,本文研究了施氮肥(尿素)对低镉处理下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根系形态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供氮(4.0 ̄16.0mmol/L)能明显促进东南景天的根系生长,各项根系形态指标,如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直径、根体积和侧根均有升高,在16.0mmol/L达到最大值。但是,随着供氮(32.0 ̄64.0mmol/L)增加,表现出一定的负效应:东南景天的各项根系形态指标明显受到抑制,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或者极显著水平。氮素对东南景天的镉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氮素用量的增加,体内镉积累逐渐升高,与根系形态不同的是,镉含量在氮水平32.0mmol/L条件下达到最大。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营养液氮素水平有利于提高东南景天的各项根系形态指标以及对镉的吸收积累。  相似文献   
63.
菜园土壤对铅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菜园土(青紫泥)对铅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铅在青紫泥上的吸附平衡均可采用Langmuir、Freundlish和Temkin等吸附方程来拟合,由Langmuir方程求得对青紫泥对铅的最大吸附量为14285 mg/kg。土壤吸附态Pb2+的解吸量随着Pb2+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4.
钾钠替代作用及对作物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钠可以部分替代钾的生理功能 ,这对缓解我国的钾资源短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作物对钠和钾的吸收 ,从钾的生理功能和缺钾时的生理效应提出钠对钾的部分替代的可能性 ,并且针对其提高作物耐盐能力和钾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5.
不同供钾水平下水稻钾素吸收利用与产量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对8个水稻品种钾紊吸收利用和稻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供钾水平下,水稻的稻谷产量、钾利用效率和各生育期地上部钾积累都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低钾胁迫显著降低水稻的稻谷产量和各生育期地上部钾积累量,显著提高水稻的钾利用效率。相关性分析表明.低钾胁迫下水稻生育前期(秧苗期+分蘖期)地上部钾积累量以及生育中期(抽穗期)地上部钾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正常供钾条件下水稻生育前期地上部钾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筛选和培育具有较高钾利用效率和在生育前期具有较强钾索积累特性的水稻基因型可能是缓解南方水稻土钾素严重缺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6.
环境因子及沉水植物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环境因子(温度、pH、扰动、溶解氧等)及沉水植物对底泥磷释放影响的研究,分析了环境因子影响底泥磷释放的因素,及不同环境条件下沉水植物影响底泥磷释放的因素,得出了如下结论:溶解氧、pH、温度及扰动等对底泥磷向上覆水体释放都有一定影响,其中溶解氧和pH值影响较大;湖泊特别浅水型湖泊中,磷对水体富营养化起重要作用;沉水植物在控制湖泊底泥营养向水体扩散、风等外界因素扰动底泥起关键作用;浅水型湖泊中,湖泊底泥受扰动较大适合种植象狐尾藻类多分枝的沉水植物,这样有利于抑制底泥磷向水体的释放.  相似文献   
67.
采用溶液培养筛选,结合田间试验,提出了采用低钾胁迫下水稻体内钾利用效率作为衡量水稻钾利用效率的指标;探讨了钾高效基因型水稻的若干生长特性和营养特性;指出低钾胁迫导致水稻生物量减少,植株生长缓慢,分蘖能力差,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根系吸收的钠增加。水稻钾高效基因型低钾胁迫下仍具有较强的生长势(相对干重、相对株高、相对根长较大),其地上部钾/钠比值高而根部钾/钠比值较低,地上部和根部钾/氮吸收量比值较低。  相似文献   
68.
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锌吸收与分布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非超积累和超积累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吸收、分配和转运锌(Zn)的特点.结果表明:两种生态型植物不仅在生长速度上对Zn浓度的反应差异显,而且在Zn吸收与分配特性上也有明显差异.非超积累生态型的最适生长浓度为0.001 mmol/L,在此Zn水平下,生物量随处理时间基本呈直线性增长;而超积累生态型的最适生长浓度为1.0mmol/L,生物量在处理前16d呈直线性增长,以后趋缓.非超积累生态型地上部的最大Zn含量远低于超积累生态型;而根部的最大Zn含量,非超积累生态型显大于超积累生态型.Zn在非超积累生态型细胞壁和可溶部分中的含量差异不显,在细胞器与膜部分的含量相对较低.而Zn在超积累生态型细胞壁中含量最高,其次是细胞的可溶部分.综合分析认为: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比非超积累生态型具有更强的zn积累和耐受能力,前可能是后在高Zn环境中长期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9.
农业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安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工农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环境污染、质量退化、生态失衡日趋严重,农产品污染普遍、安全性降低、危害人体健康,制约农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所造成的化学污染是农产品安全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重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但标准仍不够健全,生产量仍很低。除了管理与监督制度的完善善外,急待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环境质量标准与控制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各类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环境质量标准,操作规范技术,提高土壤安全生产能力的生物学调控技术及环境和农产品污染的监测技术和预警方法等。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菜园土(青紫泥)对铅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铅在青紫泥上的吸附平衡均可采用Langmuir、Freundlish和Temkin等吸附方程来拟合,由Langmuir方程求得对青紫泥对铅的最大吸附量为14285mg/kg。土壤吸附态Pb2 的解吸量随着Pb2 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