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18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遥感和USLE模型的2000-2010年甘肃省土壤侵蚀变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将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定量评价甘肃省2000-2010年土壤侵蚀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主要侵蚀强度为轻度和中度侵蚀,2000、2005和2010年甘肃省土壤侵蚀面积分别为24 872.9、27 503.6和28 000.8 km2.主要侵蚀地区分布在甘肃省南部地区;林地的土壤侵蚀面积最大,草地次之,这两类土地利用类型为主要侵蚀地带.陇南山地、甘南高原和陇中黄土高原为土壤侵蚀的主要地貌类型.2000-2010年土壤侵蚀变化分析表明,造成土壤侵蚀的原因除了降水量分布不均、土地利用类型和地貌类型的变化外,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也是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53.
文章详细阐述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活史的关键阶段,强烈影响着物种建植、种间共存和群落结构。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东缘高寒/亚高寒草甸为研究区,选择104种常见植物开展萌发试验,探讨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寒/亚高寒草甸植物种子的萌发行为受到系统发育的强烈控制,科分类单元分别能够解释50.74%、35.22%、19.68%、16.57%和37.92%的萌发率、萌发时间以及萌发不确定性、同步性和变异性。高寒/亚高寒草甸植物的萌发特性还受到生活史特征的影响:多年生植物的平均萌发时间比一年生植物长5.21 d,不确定性高0.73;种子大小每增加1 mg,平均萌发时间延长1.07 d,萌发不确定性升高0.14,同步性降低0.03;在小株、中株、大株3类株高中,大株植物的萌发率、萌发不确定性及变异性较高,同步性较低。此外,海拔梯度上的广布种的平均萌发率比狭布种高6.89%,平均萌发时间短1.20 d。在高寒/亚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系统发育是决定种子萌发特性的重要约束条件,物种通过采取快速同步萌发的机会主义对策、“两头下注”的异步萌发对策等不同的萌发策略应对不可预测环境。  相似文献   
55.
为了探讨瑞香狼毒总黄酮对动物机体内氧自由基的影响,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小鼠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脂质氧化代谢终末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瑞香狼毒总黄酮能极显著提高健康小鼠血清中T-SOD活力(P<0.01),显著提高GSH-Px活力(P<0.05),而且还能极显著降低MDA的含量(P<0.01)。说明瑞香狼毒总黄酮可抑制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玛曲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方法,采用反映湿地景观格局的面积、景观多样性、景观面积比例等指数,定量研究了1995-2006年玛曲沼泽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受气候暖干影响,研究区湿地景观面积和斑块数目减少趋势明显,斑块数目下降最明显的面积区域是小于10 hm2的面积区间,景观形状指数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大斑块的面积趋于规则化而引起的。通过研究景观格局变化,为高寒沼泽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但在大好形势中也出现了不协调音符,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日益扩大。为了逐步缩小差距,中央在“九五”计划和十五大中,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到了重要位置,如何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的差距成为经济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针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成因,面临的机遇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8.
史氏鲟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史氏鲟又称黑龙江鲟 ,属大型淡水鱼类 ,是一种冷水性鱼 ,具广温性 ,生存水温 1— 33℃ ,较适宜的生长水温 15— 2 6℃ ,4℃开始摄食 ,2 8℃均能正常摄食生长。自然界以水生昆虫 ,部分藻类及小杂鱼为食。史氏鲟全身是宝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尤其是鱼卵价值更高 ,有“黑色珍珠”的美誉。但是在我国史氏鲟的来源仅限于自然资源 ,由于近年来对其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 ,使史氏鲟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其自然种群量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值得庆幸的是我国鲟鱼养殖业已悄然兴起 ,鲟鱼养殖具有独特的优势及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 ,我国的广东、北京…  相似文献   
59.
李文龙 《吉林林业科技》2010,39(4):58-58,60
对吉林省东部林区天然柞树林中发生并造成严重为害的栎毒蛾生活史和习性进行了观察,在汪清县范围内进行了生产性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0.
<正>榆紫叶甲(Ambrosiomd quadriimpressum Motschulsky)隶属鞘翅目叶甲科[1],又名榆紫金花虫,是一种广布于园林的蛀干害虫。榆紫叶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和贵州等省份,在国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榆紫叶甲主要以榆科植物为食,包括家榆(Ulmus pumila L.)、春榆(Ulmus japonica)、金叶榆(Ulmus pumila cv.jinye)和垂榆(Ulmus pumila var.pendula)等园林绿化树种,成虫与幼虫均危害植株叶片及芽苞,其食性专一,连年危害使植株长势衰弱并极易引起其它病害发生,危害期一般可达长6个月[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