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土高原西部人工灌木林土壤水分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便携式中子水分测定仪,对黄土高原西部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灌木类型覆盖下土壤水分含量进行观测研究,同时对人工灌木林土壤水分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阴坡土壤水分储量最高,其次为半阴坡和半阳坡,阳坡最低,坡向因子与土壤水分储量呈显著正相关,坡位因子与土壤水分储量相关性不显著。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耗水量较大,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等耗水量居中,荒漠锦鸡儿(Caragana roborovskyi)、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枸杞(Lycium chinense)耗水量较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根据物种抗旱性的不同在不同坡向进行合理的配置。从单株植物对土壤水分水平分布的影响看,随着离树干距离的加大,土壤水分含量越高,但在不同的土层深度土壤水分水平分布特征有差异。  相似文献   
22.
滇中地区滇油杉混交林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集指数、树种多样性混交度、大小比数等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滇中地区滇油杉混交林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木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以最近邻木3株及以上为均匀分布;林分树种多样性混交度为0.2322,混交程度较低,以弱度混交为主,阔叶树种混交程度高于针叶树,滇油杉零度混交明显;林木大小比数平均为0.52,变动小较为稳定,竞争处于中庸状态,滇油杉大小比数分布较均匀,其他组成树种分化程度差异较大,华山松和旱冬瓜处于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3.
杨汛  李艳  袁大刚  李小英  陈娜  王乙焱  陈冠桦 《土壤》2017,49(2):248-255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在确定模拟硝田土壤硫酸钠含量的基础上,观测并探讨落干/淹水状况、有机物质种类与数量对模拟硝田土壤铁和硫形态转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铁(Fet)和游离铁(Fed)受落干/淹水状态和有机物质种类与数量的影响均不显著,而活性铁(Feo)、络合铁(Fep)、亚铁离子(Fe(II))及有效铁(Fea)受淹水及有机物质数量的显著影响,Fe(II)、Fea还受有机物质种类的显著影响;硫形态转化同时受淹水及有机物质种类与数量的影响;土壤铁、硫形态转化一方面通过有机物质与铁、硫的直接作用实现,一方面通过改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及还原性物质总量(TARM)等氧化还原状况实现;铁与硫的形态转化也表现出一定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索Hepa1-6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以小鼠Hepa1-6肝癌细胞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RPMI1640和DMEM2种不同培养基及细胞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双抗浓度、D-Hanks漂洗次数、胰蛋白酶浓度和消化时间6个不同因素对Hepa1-6传代培养的影响;根据细胞在6个时间点的生长状况评分,筛选出Hepa1-6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Hepa1-6细胞在含有20%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接种密度为4×104个/cm2,100U/ml的双抗浓度,贴壁率在90%以上时,D-Hanks漂洗1次,0.5%胰蛋白酶消化2min,传代效果最好。[结论]通过正交设计筛选,为Hepa1-6细胞体外培养探索出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25.
熊好琴  张娴  李小英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89-190,194
通过样方法对漫湾库区周边的常绿阔叶林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漫湾库区周边的常绿阔叶林群落样地内维管束植物100种,隶属于44科。蕨类植物共3科3种,种子植物有41科、97种。含种数最多的科是山茶科,其次是樟科,含单种的科有28科,占科总数的63.64%。乔木层中山茶科和樟科的种占据优势,其重要值之和为57.6%;灌木层山茶科和壳斗科占据优势,其重要值之和是34.5%。群落生活型小高位芽植物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43.7%,矮高位芽植物占34.8%,地面芽植物很少,只占总种数的0.3%。群落中大径级的植物优势不十分明显,多数种类在中小径级范围有较多的分布。灌木层的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均比乔木层和草本层的大,从灌木层、乔木层到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6.
探讨了壳聚糖对小鼠血清酶活力的影响。建立小鼠动物模型,灌胃壳聚糖后分别于4、8、12d收集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总抗氧能力(T-AOC)。结果表明,灌胃壳聚糖后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及T-AOC明显增强(P﹤0.05),CK、GPT活性和MDA含量下降明显(P﹤0.05),而LDH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7.
知识经济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自身职能以及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通过探索红心火龙果营养品质和产量对稻壳有机肥施用量的响应,旨在为红心火龙果的施肥管理提供参考。以5年生‘台农二号’红心火龙果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稻壳有机肥施用水平(低施肥量L:22 500 kg/hm2;中施肥量M:45 000 kg/hm2;高施肥量H:90 000 kg/hm2),调查火龙果全年各批次果实的还原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Vc)、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可食率及产量。结果表明:(1)稻壳有机肥施用量对部分批次火龙果的果实营养品质、果数及产量影响显著;(2)存在显著差异的批次中,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对火龙果花青素、可溶性固形物、Vc、果数以及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相较于L处理,花青素含量在7月19日批次中M处理增大5.59%,可溶性固形物在9月6日批次中H处理增大6.95%,Vc含量在10月23日批次中M处理和H处理分别增大24.11%和14.29%,果数在9月6日批次中M处理和H处理分别提高372.73%和172.73%,产量在9月6日批次中M处理和H处理分别提高373.44%和165.63%(P<0.05);(3)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差异显著的批次中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4)在3个有机肥施用量下,L处理的经济效益最好,同时营养品质和可食率较优。综上所述,调控稻壳有机肥施用量显著改善红心火龙果果实营养品质和可食率。  相似文献   
29.
从生态学视角审视2010年发生在中国西南五省(区、市)历史罕见的跨季度、持续性特大干旱灾害.主要探讨了3个重要科学问题:(1)旱灾的成因.综合不同社会群体如公众、政府、学者、媒体等关于此次旱灾形成的认识,分析了此次旱灾的成因,阐明了笔者对此次旱灾成因的见解.指出西南特大旱灾不是单纯的自然灾害,而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旱灾的影响.主要包括:①旱灾对自然环境的直接破坏和潜在威胁;②旱灾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和巨大损失;③旱灾对社会经济的广泛冲击.(3)旱灾的启示.主要包括:①短视行为的惨痛代价及生态理念的强化与普及;②灾害科学研究的相对滞后及其跟进与深化;③灾害防范长远规划的缺失及其制定与落实.强调在相关研究领域应重点探索几个重要科学问题,分别是:水资源大省总缺水的根本性原因,区域水资源的科学配置与高效利用,重大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区域典型人工植被的生态需水,灾区生态退化机理与植被恢复技术.以期对西南特大干旱灾害的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0.
松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存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985年和2005年两次采自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的共计425份苔藓标本进行鉴定,初步得出该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共有26科55属95种,其中苔类植物4科4属5种,藓类植物22科51属90种。这些苔藓植物中,北京新记录3科12属35种。对20年前后采集到的标本相比较发现,20年前分布的一些大型藓类植物20年后消失了,表明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向不利于苔藓类植物生长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