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91.
1.品种特征特性浙芸3号为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经多代系谱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抗病、耐热、品质优等综合性状突出的四季豆新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全生育期90~120天.叶色绿,花紫红色,主蔓第6节左右开始结荚,结荚率高.嫩荚淡绿色,扁圆形,商品荚长17~19厘米,宽1.2厘米,厚0.8厘米.荚条直,嫩荚肉厚,纤维少,商品性好,品质优,以鲜食为主.采收期长,平均亩(1亩=1/15公顷)产量1500公斤左右.适应性广,春、秋季均可种植,尤其适合夏秋季高山栽培.  相似文献   
92.
昼夜温度对温室甜椒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明不同昼夜温差(DIF)对甜椒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甜椒种植于两个独立的玻璃温室内,采用岩棉培技术.玻璃温室分别设两种DIF处理:昼温20 ℃、夜温16 ℃ (DIF +4 ℃) 和昼温16 ℃、夜温20 ℃ (DIF -4 ℃).结果表明:负DIF显著降低了甜椒(品种:Spirit)的节间长度与叶片大小,但对叶片展开速率、早熟性、产量和质量无显著影响.正DIF温室内甜椒植株比负DIF内的多消耗31%的营养液.与此相对应,随着甜椒植株的生长,从正DIF温室内排出的多余营养液的EC值随之提高.负DIF温室内的甜椒(品种:Spirit)果实加长生长更快.而昼夜温度波动并不影响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不同品种对DIF有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93.
1.特征特性 早中熟,始花节位低,叶色深,叶片小,嫩荚油绿色,条荚匀称,长65厘米以上,肉质致密,不鼓粒,耐贮运性好,商品性佳;耐热性强,高温季节能正常生长,植株不易早衰,全生育期80~100天,前期产量与之豇28-2相当,总产量提高10%以上,亩(1亩=1/15公顷)产1800~2200公斤,较抗病毒病和锈病。该品种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鲜食加工外销兼宜。适宜在全国各地(除高寒地区外)种植。  相似文献   
94.
2022年,我国马铃薯生产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河北坝上、内蒙古地区马铃薯遭受严重霜冻灾害,受灾区域减产10%~20%。马铃薯生长前期,乌兰察布、定西、榆林、西宁、海东、恩施地区马铃薯遭遇高温干旱灾害。马铃薯生长后期,东北产区和西北产区降雨增加,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加重。除广东外,全国各地马铃薯价格普遍高于往年同期,预计2023年全国种植面积略增,全年价格整体呈现先高后低走势。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选择之豇系列的5个长豇豆品种之豇28-2、 之豇60、 之豇106、 之豇616、 之豇618,对其嫩荚可溶性糖、 纤维素、 维生素和游离氨基酸4类品质性状进行了检测分析.5个品种在这些性状上变异丰富,可溶性糖含量为19.81~32.92 mg·g-1,纤维素含量为343.15~536.29 mg·g-1,VC含...  相似文献   
96.
肃州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属典型的干旱绿洲灌溉农业区,光能资源丰富,空气纯净,植物疫情少,发展现代种业的条件优越,被誉为全球种子生产“黄金区”,是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从资源条件、繁育规模、产业链条、研发体系等方面分析了肃州区种业发展现状,从制种企业加工能力、制种基地标准化、育种研发能力分析了肃州区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此提出实施好基地质量提升、龙头企业扶优、产业链创新攻关、种业市场净化“四大行动”。  相似文献   
97.
98.
为探究嫁接育苗关键技术对瓠瓜嫁接效率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本试验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新育成的中棒瓠瓜新品种浙蒲903为接穗,砧西316为砧木,设置不同砧穗播期、嫁接苗龄、嫁接方法、嫁接后愈合条件的试验组合进行浙蒲903嫁接育苗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砧木和接穗播期间隔5 d嫁接苗成活率最高,为96%,根系长势最好,接穗长适中、接穗粗壮;接穗子叶时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4%,植株矮壮、根系最发达;采用插接法嫁接的瓠瓜苗成活率最高,为96%,接穗长适中、接穗粗最大、根系最发达;温度相同时,LED光照条件下愈合的嫁接苗成活率明显高于黑暗条件下的,其中以温度20~26℃,湿度95%,LED补光的嫁接愈合条件最佳。本结果为瓠瓜嫁接技术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白粉病是葫芦科作物共有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瓠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采用8个瓠瓜亲本F8代的203个MAGIC(multi-parent advanced generation inter-cross)群体,利用2020和2021年两年的抗病表型数据,基于基因重测序过滤筛选得到的221 043个高质量SNPs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在两年数据中重复检测到46个SNPs位点与白粉病抗性显著相关,在与抗病相关联的候选区段内共检测到32个候选基因,其中有12个基因预测与瓠瓜抗病功能相关。本研究首次在葫芦科作物中构建了MAGIC群体,并通过GWAS分析进行白粉病抗病基因定位,为克隆瓠瓜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也对深入了解白粉病抗性机制、辅助培育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