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83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34篇
  53篇
综合类   435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97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针对云南省早熟柑橘果实普遍存在含糖量低的问题,研究结果枝上着生叶片数的差异对早熟柑橘果实肥大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树龄一致,生长势相似的5棵早熟柑橘品种'兴津早生'为试材,根据结果枝上着生不同叶片数,测定其果实横径、纵径,果梗粗度;测定果实可溶性糖(葡萄糖、蔗糖、果糖)含量,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滴定酸含量。[结果]结果枝上着生叶片数的差异对果梗粗度及果实肥大的影响差异明显;5月底至9月下旬,结果枝上着生7片叶的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显著高于结果枝上着生1、4片叶的;5月中旬至9月下旬,结果枝上着生7片叶的果梗粗度高于结果枝上着生1片叶的;结果枝上着生7片叶的果实葡萄糖、果糖、果实单重、果皮重以及滴定酸含量高于结果枝上着生1片叶的果实;结果枝上着生4片叶的果实b值显著高于结果枝上着生7片叶的。[结论]早熟柑橘'兴津早生'结果枝着生的7片叶对果实肥大及其品质有显著的影响,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促发抽生着生叶片数多的结果枝、选择最佳叶果比,减少无叶结果枝与少叶结果枝,改进栽培管理技术,提高云南省早熟柑橘'兴津早生'品质。  相似文献   
82.
镁对槟榔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供镁水平对槟榔幼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槟榔的平衡施肥矫治技术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三叶龄‘热研1号’槟榔幼苗为试材进行了沙培试验。采用1/2 MS完全营养液,即对照处理Mg浓度为0.75 mmol/L,缺Mg (–Mg) 和高Mg (+Mg) 处理分别为不添加Mg和添加Mg 2.25 mmol/L。幼苗生长5个月后,取样测定槟榔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蔗糖合成酶 (SS) 和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 活性、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观测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1) 缺镁处理导致槟榔叶绿素相对含量 (SPAD)、光系统Ⅱ (PSⅡ) 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降低,而高镁处理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 缺镁处理槟榔叶片的可溶性糖、蔗糖含量较对照均显著升高,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高镁处理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差异不显著;3) 缺镁胁迫致使叶绿体膜解体,基粒片层大部分消失,类囊体片层结构断裂,噬锇颗粒数目增多;高镁处理时叶绿体发生变形,叶绿体膜模糊,基粒片层部分消失,噬锇颗粒和淀粉粒增多。【结论】缺镁胁迫下,槟榔幼苗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变异,叶绿素合成及碳代谢受阻,光合效率降低,而高镁处理对槟榔叶片的影响显著小于缺镁处理。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以大花型香石竹马斯特品种的扦插苗茎段为试验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香石竹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两种生长调节剂6-BA和NAA的不同组合对腋芽诱导及增殖情况的影响、不同浓度的NAA对生根的影响、生根后移栽到不同的基质中的成活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香石竹的外植体用0.1%的HgCl_2处理1 min和10%NaClO处理4 min,都可获得无菌苗,明显降低外植体的污染程度,显著提高植株成活率和生根率。用3 mg/L的6-BA与0.1 mg/L的NAA组合处理后,香石竹的腋芽生长、腋芽诱导及其外植体增殖促进作用最强,外植体萌芽率(83%)、增殖系数(8.3)均高于6-BA单因素试验。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随NAA的浓度增大而提高,当NAA浓度为1 mg/L时生根率达到90%,而且外植体的生根数和根长比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香石竹组培苗的移栽基质以蛭石或蛭石和珍珠岩混合的基质为好。  相似文献   
84.
为进一步明确地被植物在城市公园中的景观应用,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记录并分析安徽省芜湖市内的赭山公园、镜湖公园、九莲塘公园、滨江公园(一期)和雕塑公园的地被植物应用状况。结果显示,5所公园常用地被植物共有94种,其中草本41种、木本53种,麦冬等7种草本及洒金桃叶珊瑚等32种木本地被植物应用最多;各公园的滨水区域地被植物应用各具特色,常应用迎春花、火棘等地被植物作为衔接。笔者就芜湖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方面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为城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86.
介绍了慈姑的特征特性,并从苗床整理、培育壮芽、移栽、田间管护、病虫害防治、收储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7.
研究林木竞争关系,有助于了解林木生长规律,帮助制定科学有效的营林措施。本文基于树冠因子的林木竞争指数,提出了一种顾及林分地形因子的树冠竞争指数,并把这两种指数与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以及简单竞争指数在不同林分中的适应性进行对比。同时用这四种指数计算不同树种组成的林分以及杉木林中不同龄组、坡向、坡度的林分中单木受到的平均竞争。结果表明四种指数中简单竞争指数的相关性最高,顾及地形的树冠竞争指数次之,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相关性最低;在不同树种组成的林分中马褂木样地单木受到的平均竞争最大,马褂木杉木混交林最小,其它两种林分次之;在杉木林分中,中龄林单木受到平均竞争要大于成熟林,阴坡样地中单木受到平均竞争要大于阳坡,单木受到的平均竞争随坡度增大而增大。因此四种指数中简单竞争指数的适用性最好;在杉木林经营中,中龄林需要及时间伐;在造林过程中阴坡的林地造林密度要适当小于阳坡、坡度级大的林地要小于坡度级小的林地。  相似文献   
88.
研究桤木属种间杂种优势的亲本配合力是选配桤木属种间杂交亲本的主要遗传参数。选用2份桤木、4份台湾桤木和3份欧洲桤木作为亲本,按照不完全随机交配设计(NCⅡ)配置18份(3×6)杂交组合,估算9个种实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等遗传参数和竞争优势。结果显示桤木属种间杂交组合种实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各种实性状均主要表现为基因加性效应遗传,种子长度、宽度和千粒重表现为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种实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FWHFWHFLWTSSLSWCLSSFSA。亲本间的GCA和杂交组合间的SCA均存在较大的差异,GCA和SCA之间没有相关性。在供试的18份杂交组合材料中,ACjt04、ACjg00和AFhlt01、AGtc02在种实性状上的GCA和SCA值均较高,是优良的亲本材料。18个杂交组合的9个种实性状的竞争优势与GCA和SCA均具有正相关性,与SCA的相关性高于GCA。综合分析,桤木属种间杂交种的竞争优势与GCA和SCA具有紧密的遗传相关,对高GCA亲本和优势SCA杂交组合的选择,是组配强优势桤木属种间杂交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9.
90.
采用茶汤有机试剂萃取分离,并分别经过反相C_(18)柱层析纯化,制备出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酸性正丁醇层三部分茶红素。根据紫外可见光波扫描计算出色价,并研究了茶红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30%、50%和70%甲醇梯度洗脱,纯化后3类茶红素液相检测发现无咖啡碱和茶黄素,仅有少量儿茶素杂质。纯化后色素色价分别为乙酸乙酯层128.04,正丁醇层91.04,酸性正丁醇层76.16。遮光处理,p H=3酸性条件,45℃以下贮藏,有利于茶红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