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分析了我国玉米当前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了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即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增加玉米年总产量;改善玉米品质,从而提高玉米用途多样化的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不同营养元素对玉米茎腐病的调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6种不同类型肥料,研究其对玉米生长以及玉米茎腐病发生的影响,探讨通过调节矿质营养防治玉米茎腐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有显著差异,钾肥可明显提高玉米抗茎腐病能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肥量增加防治效果逐渐提高。氯化钾300 kg/hm2的防效最好,为52.20%;其次为磷酸二氢钾4.5 kg/hm2处理,防效为50.60%。施用硫酸锌和有机肥也有一定的效果,防效分别为39.36%和34.54%,而高氮复合肥和尿素的防效较差。不同肥料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不同效应,产量效应大小依次为磷酸二氢钾(4.5 kg/hm2)氯化钾(300、225 kg/hm2)高氮复合肥(600 kg/hm2)有机肥(45 000 kg/hm2)硫酸锌(30 kg/hm2)尿素(750 kg/hm2)不施肥处理(CK)。与CK相比,各处理分别增产18.9%、16.1%、14.9%、11.3%、8.5%、8.4%和6.7%。增施钾肥和有机肥,补充锌肥,可有效改善玉米植株性状,增强抗逆性,减少茎腐病的发生,提高植株结实性,实现玉米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宁研518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山东金诺种业有限公司在2010年以自选系J16作母本、JN09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于2015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易制种、适应机械化作业等特点,适宜于山东省夏玉米区种植。系统地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思路、技术路线、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等。同时,在多年高产创建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宁研518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的组装集成。  相似文献   
14.
济糯33系济宁市农科院2013年以济588作母本、济015作父本杂交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2017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口感好、品质优、综合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在山东地区作为鲜食专用甜糯玉米品种种植。文章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绿色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糯玉米种植效益和改善品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玉米新品种鲁宁184的选育目标与技术路线以及选育过程,总结了其品种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研究所以自交系L2为母本、齐31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长城LN29,抗病、抗倒性好,株高中等、果穗较大、千粒重高、保绿度好、活秆成熟,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稳产性好,有较大丰产潜力.适宜河北省北部玉米春播区及相近地理环境条件区域春播种植,或山东省等黄淮海玉米夏播区及相近地理环境条件区域麦田套种、麦后灭茬直播种植.夏播密度4.80万~5.25万株/hm2,春播密度4.50万~4.9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利用78599系×黄改系的杂优模式选育的高产、高抗玉米新品种长城29的产量表现、栽培要点、生物学特性等生物性状及两亲本的来源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
鲁宁202是济宁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利用自交系Lx9801为母本,自选系N13为父本于2000年杂交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自交系Lx9801引自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N13为本院1992年冬在温室以从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引进的优良自交系齐319的变异杂株为母本,以自选的美国杂交种选系为父本  相似文献   
19.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55 cm、65 cm两个行距水平以及种肥侧向、正向两种施用方式,研究不同行距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机械化收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5 cm、65 cm行距对玉米株高、茎粗、穗位高、叶面积指数和干重等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两个行距配置下玉米产量基本相同;种肥施用方式对玉米前期生长影响较大,种肥侧施的肥效明显优于种肥正施。玉米三叶期至拔节期,种肥侧施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干重和根系数量较种肥正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种肥正施和侧施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无明显影响。因此,在玉米生产中可以根据农机具设计和生产需求,规范行距,统一收获机械规格,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为材料,研究了4种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影响显著,产量随密度增大呈抛物线变化趋势,郑单958在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9 184.5 kg/hm2),先玉335在密度为6.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8 770.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