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74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氮素累积、转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在较低施氮量下,研究了3种类型氮肥(普通尿素、包膜尿素和复合肥)不同施用量(0、90和180 kg N/hm2)对夏播玉米郑单958与农大108氮素吸收、累积、转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施氮量增大,植株氮素累积量增加,氮生理效率、氮肥效率与氮肥利用率(NUE)下降。同等施氮量下包膜尿素与复合肥较普通尿素NUE高,郑单958施90 kg N/hm2与农大108施180 kg N/hm2时尤为明显;氮素阶段性累积规律,两品种在不施氮和施氮条件下均具有基因型差异。播种至吐丝后21 d氮素累积量太大对夏玉米灌浆中后期氮素累积有一定抑制作用,郑单958表现特别明显;氮收获指数(NHI)具明显基因型差异,郑单958较农大108高近6个百分点。施氮使郑单958 NHI显著降低,农大108变化不明显。与普通尿素相比,包膜尿素与复合肥处理NHI较低,在郑单958施90 kg N/hm2与农大108施180 kg N/hm2时差异达显著水平;叶、茎鞘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氮贡献率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大,叶氮素转运主要在吐丝后21 d至成熟期,茎鞘氮素转运主要在吐丝至吐丝后21d;肥料氮主要在吐丝前发挥作用,且最主要是在12叶展至吐丝期,施氮与不施氮处理的氮素累积量差异在吐丝前后达最大。  相似文献   
102.
培育壮苗是优质烤烟生产的重要保证,中国当前普遍采用的烟草漂浮育苗技术存在诸多弊端,为对其进行改进,以'湘烟3号'为材料,研究了移栽前控水与生根粉处理对烤烟烟苗素质和还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控水处理对烟苗素质影响较小,生根粉处理与控水+生根粉处理对烟苗素质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株高下降、茎秆变粗、物质积累量增加.②移栽前控水与生根粉处理均可提高烟苗叶绿素含量与根系活力,以控水+生根粉处理效果最优,生根粉处理次之,控水处理最差.③各处理均可提高烟苗硝酸还原酶与转化酶活性,降低烟苗丙二醛含量,效果以控水+生根粉处理最好,生根粉处理效果次之,控水处理再次;同时可见,移栽前10天处理的效果优于移栽前5天处理.综合来看,移栽前10天控水+生根粉处理对改善烟苗素质与还苗期生理特性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沁阳市164个小麦种植户规模化生产现状问卷调查,分析了经营者的基本情况、种植现状及其生产成本与效益。调查显示小麦种植大户的单位面积效益较普通农户高20.3%,但种植大户的学历普遍较低,年龄差异较大,性别比例悬殊。要确保沁阳市小麦种植大户的持续发展,必须从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合理确定种植规模、规范栽培技术、实施绿色栽培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4.
肥料增效剂对衡阳和永州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分别在衡阳和永州烟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肥料增效剂对烤烟生长发育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增效剂使衡阳烟区烤烟的生育期发生了1~2 d的变化,但对永州烟区的影响不明显;肥料减量10%+肥料增效剂的处理使烤烟的农艺性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相比,株高增高2.2~8.6 cm,有效叶片数增加0~2.0片,最大叶面积增加28~47 cm2,茎围增粗0.12~0.70 cm,但肥料减量15%和20%时优势不明显;使用肥料增效剂对烤烟各经济性状指标有明显的影响,且在衡阳和永州之间表现出了一定的地区间差异,但均以肥料减量10%+肥料增效剂处理的增产增效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产量提高155.8~301.5 kg/hm2,产值增加3 099.2~4 884.9元/hm2,上等烟比例提高1.6~3.3个百分点,上中等烟比例提高1.7~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8个晚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对不同施氮量(0、90、180、270 kg/hm2)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该项试验条件下,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穗实粒数与产量关系密切,而千粒重与穗总粒数对产量影响较小;(2)从不同施氮处理间产量变化幅度看,湘丰优103对氮肥最敏感,其次是农香18,丰源优299和深优9586最不敏感;(3)各品种各产量构成因素对施氮量的响应具有明显差异,综合来看,产量构成因素对施氮量敏感性较强的品种是中9A/R9963、湘丰优103和农香18;(4)施氮使各品种产量提高,但各品种最高产量出现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湘丰优103、中优288在施氮量90 kg/hm2条件下产量最高,丰源优299、农香18、中9A/R9963在施氮量180 kg/hm2条件下产量最高,岳优6135、深优9586、中9A/R10402在施氮量270 kg/hm2条件下产量最高。可见品种间耐肥性具有明显差异,为获得高产,不同品种宜采用不同施氮量。  相似文献   
106.
土壤酸化是当今世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土壤退化问题。简要介绍了土壤酸化的定义和成因,着重总结了土壤酸化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对稻田酸化影响水稻氮利用效率的土壤生物学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7.
为探明湖南浏阳烟区烟后晚稻适宜施氮量,以水稻品种深优9586为材料,在湖南浏阳烟区开展了施氮量对烟后晚稻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全生育期随施氮量增大而延长,施氮60~90 kg/hm2可使水稻生育期延长5~9 d;施氮30~90 kg/hm2均能使烟后晚稻显著增产,其中以施氮60 kg/hm2条件下增产效果最明显;适当施氮可提高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为高产奠定基础.烟后晚稻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60 kg/hm2,此时生育期适当,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8.
氮肥类型与施用量对华北平原夏玉米源库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以郑单958和农大108为材料,研究了3种类型氮肥(普通尿素、包膜尿素和复合肥)不同施用量(N.0、90和180.kg/hm2)对华北平原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施氮使夏玉米极显著增产,增产效应以复合肥最好。两品种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农大108增幅较大,千粒重因品种与氮肥类型不同表现有异;2)两品种LAI、灌浆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大,复合肥与包膜尿素处理增幅较普通尿素处理大;3)茎鞘物质输出率随施氮量增大而显著降低。施氮使郑单958粒叶比显著降低,以复合肥处理降幅最大,而农大108表现不明显;4)一般情况下,LAI、灌浆期叶绿素含量与产量、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茎鞘物质输出率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呈负相关。郑单958粒叶比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农大108两者间关系不大。本试验条件下,与普通尿素相比,复合肥与包膜尿素更有利于源生产能力及库容的增大;在源库关系上,郑单958属增源增产型,而农大108属源库互作型。  相似文献   
109.
朱邪 《绿色中国(A版)》2009,(Z2):112-113
<正>7月9日,记者在六枝特区林业局和大用镇的林改档案室看到,各村各组的林权档案袋中有出席会议签到人员名单、现场会议纪要、林木林地四至界线、现场勘验认界材料、林木林地权属登记发证等原始  相似文献   
110.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性状与物质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8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流特性的影响。根据不同留桩高度下再生稻产量,将供试品种分为3种再生类型:高桩再生型、低桩再生型和中高桩再生型。留桩高度降低,再生稻有效穗数减少而每穗粒数增加,而低桩再生型品种每穗粒数增幅更大;高桩与中高桩再生型品种再生稻叶面积指数以高桩处理最大,而低桩再生型品种随留桩高度下降而增大;高桩再生型品种灌浆期光合速率以中、高桩处理较大,中高桩与低桩再生型品种齐穗期以高桩处理最大,齐穗后10 d和20 d以中低桩处理较大;高桩再生型品种再生稻作物生长率以高桩处理最高,而中高桩、低桩再生型品种以低桩或中桩处理最高;中高桩与低桩再生型品种再生稻枝梗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留桩高度下降而增强,而高桩再生型品种表现相反;高桩再生型品种茎鞘碳水化合物转运率以高桩处理较高,而低桩再生型品种以中、低桩处理较高。可见,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流特性的影响与品种的再生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