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探析弗吉尼亚栎组织培养中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关键影响因子,建立弗吉尼亚栎试管苗再生体系,为弗吉尼亚栎无性系选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弗吉尼亚栎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不定芽增殖途径,研究弗吉尼亚栎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选择、褐化控制以及培养基选择、激素配比对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培养基中添加抗坏血酸、硫代硫酸钠和活性炭均显著降低外植体的褐化半径(p<0.05),其中,外植体在含有3.00、5.00 g·L^-1活性碳的培养基中褐化半径最小。基本培养基筛选试验表明:以1/4MS或WPM为基本培养基时,平均芽长和芽数明显优于MS培养基。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1/4MS+1.20 mg·L^-1 6-BA,培养周期40 d,增殖倍数可达6.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0.50 mg·L^-1 IBA+0.50 mg·L^-1NAA,生根率达53.33%,且根粗壮,木质化程度较高。组培苗移植到灭菌河沙中,平均成活率达57.78%。[结论]培养基成分和激素配比是影响弗吉尼亚栎不定芽增殖和试管苗再生的主要因子,低盐培养基(1/4MS或WPM)不仅可以促进不定芽增殖,且能够减轻外植体褐化;还发现野外取材的外植体极易褐化,而来源于无菌苗的外植体,褐化程度明显低于野外取材的外植体。  相似文献   
12.
以宿根稻刘野1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化学药剂浸种对打破其种子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300 mg/L细胞分裂素、300 mg/L赤霉素和2 mg/L亚甲基蓝均能打破刘野1号种子休眠和促进萌发,以细胞分裂素的效应最好,其次是赤霉素和亚甲基蓝。同时,经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亚甲基蓝溶液浸种处理后,缩短了其种子的发芽时间,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日平均发芽率和峰值。而经14.2 mg/L Na2HPO4和225 mg/L二硝基酚溶液浸种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发芽指数等指标均不如清水处理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以II优50329、03A/99046、金优50329和II优225为材料,研究了土壤施铜对杂交中稻叶片和分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μg/g土施铜量抑制水稻的主茎叶片数,而400μg/g土却促进。400μg/g土施铜量促进出叶和分蘖,200μg/g土则减慢。土壤含铜量小于400μg/g土的地区可种植II优50329、03A/99046,土壤含铜量小于200μg/g土可种植II优225品种,而土壤含铜量大于400μg/g土的地区可种植金优50329。  相似文献   
14.
特殊生态系统下稀有物种的重要性及保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准噶尔无叶豆(Eremosparton songoricum)是分布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上的稀有物种,对维护沙丘稳定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准噶尔无叶豆群落结构、种群生态、生殖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结构及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介绍了生存现状和有关的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并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栎树叶片变色期相关生理物质含量的变化,探索其叶色多样性与生理特征变化间的内在联系.[方法]以红栎组的纳塔栎、舒玛栎、柳叶栎、月桂叶栎、樱皮栎,白栎组的琴叶栎、牛栎以及白栎等8种栎属植物4年生苗为试材,对其色差参数(L*、a*、b*)、色素、可溶性糖和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秋季栎树叶片叶色参数L*...  相似文献   
16.
WTO背景下江西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理论,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江西农业产业化经营状况,针对江西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入WTO后江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5种北美栎树在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引种生长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美国东南部引进属于红栎组的纳塔栎、舒玛栎、水栎、柳叶栎和属于白栎组的弗栎,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多个地点和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进行造林研究.采用1~2年生裸根苗经长途运输后进行栽种,纳塔栎、舒玛栎和水栎成活率达94%以上,柳叶栎为76%~81%,弗栎仅42%~50%.不同树种之间,幼年阶段的根系发育、枝梢生长习性、秋冬叶色变化和虫害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在3~6个地点水稻土上建立的前4种栎树人工林,8~10a后在保留密度900~1 500株·hm-2条件下,其年均径生长量和年均高生长量达到0.96~1.76 cm和0.8~1.33 m.在山坡红黄壤地上栽种的纳塔栎、舒玛栎和柳叶栎,其年均径生长量和年均高生长量分别为0.64~1.01cm和0.57~0.78 m.采用2~4年生带土弗栎苗在6个地点滨海盐土上造林的成活率达87%以上,在保留密度1 110~3 900株·hm-2条件下,其7~9 a林木年均径生长量和年均高生长量分别为0.78~1.13 cm和0.59~0.75 m.当树龄达6~9 a时,5种栎树均开始结实.研究表明,5种北美栎树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较强的适应性,水栎、纳塔栎、舒玛栎、柳叶栎可以应用于平原地区生态景观林和城镇园林绿化建设,而弗栎在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珍珠玉绿萝的表型,以广州绿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扦插繁殖的珍珠玉绿萝为材料,采用扫描法分析其叶片绿色部分、黄白部分及其总面积。结果表明,叶片上黄白部分面积存在巨大的差异,随机性是绿色部分面积的2倍之多,与绿色部分和总叶面积没有必然的关系。珍珠玉绿萝叶片中绿色部分面积占比明显大于黄白部分面积占比,这也可能是珍珠玉绿萝能正常生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揭示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动态变化过程,对掌握树木个体生长的基本规律和制定相应的抚育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准噶尔盆地防护林树种箭杆杨为研究对象, 运用树干解析法,对19 a生箭杆杨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箭杆杨的树高速生阶段集中在第3~14 a,胸径速生期为第2~19 a,材积速生期为第2~18 a。树高早期生长缓慢, 其速生期比胸径和材积晚,材积表现为早期速生。在胸径快速增长期间适当进行施肥管理,有利于培育优质大径材。箭杆杨成熟年龄在第27~30 a。建立的箭杆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的6种模型:幂函数型、二、三次多项式回归型、对数型、Logistic以及Richards方程均取得显著的拟合效果(P<0.01),Richards方程是模拟箭杆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进程的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20.
从不同光照强度,温度及培养基NaHCO3的不同用量等因素对螺旋藻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为室外大量的培养和室内原种培养时对这些因素的调节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