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4篇
农学   4篇
  7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83008—1对无花果的结实具有明显的作用效果。当浓度为100mg/1并添加氮和磷时,单果重提高3.3%—25.7%;当浓度为100或200mg/l以及100mg/l添加氮和磷时,着果率提高11.8%—32.9%;上述3种处理同样具有提早结实效果。  相似文献   
22.
喜树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喜树(Camptotheca cuminata Decne)的离体胚作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喜树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建立喜树无性系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幼胚萌发培养基以MS(不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为佳;外植体诱导增殖培养以MS 腺嘌呤10mg/L 柠檬酸30mg/L BA2.0mg/L NAA0.1mg/L最优,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5%,芽增殖系数为6.2。生根培养基以1/2MS BA0.1mg/L IBA0.3mg/L为最适,在此条件下根发育良好,生根率为80%。  相似文献   
23.
铁线莲‘Multi-Blue’不定芽及体细胞胚发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启香  方炎明  吕梅  陈娜 《园艺学报》2007,34(2):465-468
 用‘Multi-Blue’铁线莲的幼叶、茎尖、嫩茎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发现外植体来源以茎尖为最优,基本培养基以低盐的1/2MS为最佳。茎尖在附加0.5 mg·L-1TDZ+0.01 mg? L-1NAA+2%蔗糖的1/2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后芽增殖率达200.8%,且幼苗长势健壮。茎尖在附加0.8 mg· L-1TDZ+0.5 mg· L-1NAA+2%蔗糖的1/2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可形成淡黄色块状至颗粒状愈伤,经多次继代培养后可逐渐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诱导率可达60%,进而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盐胁迫对柳树叶PSⅡ的影响机理及其耐盐性,以两个耐盐性差异显著的灌木柳无性系为试验材料,水培法培养幼苗,盐胁迫(NaCl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 mmol· L-1)处理幼苗7 d,利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研究盐胁迫对柳树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抑制了灌木柳生长,且灌木柳无性系JW2345受抑制程度小于无性系JW2367;盐胁迫下灌木柳Fv/Fm 荧光图变化明显,荧光参数Fv/Fm、Fm、F′v/F′m 和ΦP,SⅡ值均显著下降,qP 则有所上升,但耐盐型JW2345的变化幅度均明显低于盐敏感型JW2367,叶片的损伤情况也符合此规律;经50 mmol· L-1 NaCl处理能显著提高耐盐型JW2345的NP,Q值,而100、150和200 mmol· L-1 NaCl处理对其NP,Q无明显影响,与此同时,盐胁迫下Fo 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5.
为筛选出花叶玉簪组培苗最适宜的移栽基质配方,以泥炭、蛭石、黄土和珍珠岩为培养基质设置16个处理,进行了组培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泥炭促进玉簪移栽成活和生长;而蛭石和珍珠岩有利于移栽成活,但蛭石抑制新根发生,珍珠岩不利于后期叶片和根系的伸长;而黄土严重影响移栽生根成活和叶片的生长,但有利于后期根的伸长.从育苗质量以及节约成本等指标综合考虑,V泥炭∶V黄土∶V珍珠岩=3∶1∶2的基质配比是花叶玉簪组培苗移栽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6.
通过2012及2013年7-8月两个阶段的系统调查,结合相关历史参考资料的分析,对呼伦贝尔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类型和生活型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并以群系组为基本单位对该区植被类型进行描述,对该区域湿地的分布、演替规律及湿地植被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湿地植物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为主,生活型中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沉水植物种类丰富;该区湿地植被可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和30个群系组.因所处气候带和湿地独特生境的综合作用,该区湿地植被表现出优势种多、盖度大,外貌整齐,层片结构分化不明显的群落学特征.  相似文献   
27.
乌冈栎群落垂直结构与重要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群落垂直结构和物种重要值是群落的重要特征,是认识群落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种的动态及群落的演替趋势。通过对不同地区乌冈栎群落的垂直结构与重要值的分析,结果如下:(1)乌冈栎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但草本层与层间结构都十分简单;群落垂直高度普遍较低,大致在4~7 m,群落郁闭度在0.6~0.75,乔木层盖度在80%左右,林层稀疏,并有林窗存在;灌木层垂直结构各地情况不尽一致,高度在1~2 m,整体而言其物种组成及垂直高度结构复杂性要大于乔木层。(2)各物种重要值结果表明,乌冈栎占有较高的重要值比例,是乔木层的绝对优势树种,其余重要值较大的物种大多属于亚热带山地森林常见树种如檵木、青冈、刺柏、乌饭树、满山红等;乔木层重要值比例较为集中在前10的树种,体现出群落优势种较为明显的局面;灌木层重要值比较分散,大多数灌木的重要值比例不高,这说明了该层物种多样性高的特点;乌冈栎的幼树幼苗在多数群落内均较少,导致其重要值较低,不利于乔木层的补充更新。  相似文献   
28.
杂种鹅掌楸不同季节扦插特征比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在春季和夏季分别进行杂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X×L.tulipifera扦插试验,对不同季节扦插生根所需时间、顶芽的作用、平均生根数及愈伤组织生长状况等特征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扦插,其生根过程及生物学特性表现不同:春季扦插生根所需时间(60~80d)较夏季长(20~30d);夏季扦插顶芽的作用较春季明显;春插时,"假活"现象严重,而夏插时插条容易出现腐烂现象;春插时,不定根数多数稳定在3~4条,较夏插少,而夏插时不同插条上不定根数变化较大,常达到10条以上;春插时,愈伤组织较夏季产生的少,夏插时,有部分插条只产生愈伤组织而不生根,春插时则很少见。因此,在不同的季节扦插时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扦插生根率。图2表1参14  相似文献   
29.
通过野外调查,对分布于福建将石自然保护区、浙江开化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广东仁化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湖南沅陵借母溪自然保护区和贵州荔波茂兰自然保护区内的5个乌冈栎天然群落的物种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5个地区乌冈栎群落内共有植物227种,隶属于60科130属,群落组成以乔木和灌木为主,稀草本和藤本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多样性要明显高于裸子植物;各地群落中的优势科或优势属具有强烈的中亚热带背景。②重要值-面积曲线研究表明,乌冈栎群落取样的最小面积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最小取样面积接近,其值在600~800 m2之间。③Raunkiaer频度定律分析表明,乌冈栎群落物种组成表现为A>B>C>DB>C>D>E两种形式,低频度物种在各地群落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少数种成为群落的优势种,群落物种组成较为分散。④采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对各群落科-属-种的相似性比较分析表明,科-属-种的相似性比例分别为0.373~0.561、0.211~0.338和0.074~0.220,其中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的物种组成相似性与其他地区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0.
杉木休眠芽的解剖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叶腋中存在两种具再生能力的结构-受抑制的腋芽和保留分生组织。观察中未见到不定芽。受抑制的腋芽随着主茎的次生生长而发育成次生休眠芽。这两种结构是杉木萌芽更新的结构基础,同时也显示其营养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