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8篇
  12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为提高新疆地区食葵收获机械化水平,针对插盘晾晒、分段收获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模仿人工收获工作原理设计一款柔性带式食葵取盘收获机,该机主要部件为模拟人工双手取盘的柔性带式取盘装置和模拟人工敲击葵盘的脱粒装置。根据葵盘的物理特性和取盘的运动过程分析,确定取盘装置中输送带带宽为130 mm、葵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1.7°、脱粒辊直径为80 mm、脱粒辊间的间距为170 mm。依据Box 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机具行进速度、脱粒辊转速及脱粒辊转差率为试验因素,籽粒损失率为试验指标,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损失率显著顺序依次为脱粒辊转速、机具行进速度、脱粒辊转差率,最优组合为机具行进速度0.32 m/s、脱粒辊转速400 r/min及脱粒辊转差率016,该参数组合下食葵籽粒损失率为2.97%,所设计的机具基本达到低损收获的设计要求,为插盘式食葵机械收获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2.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150 kg·hm-2(T1)、230 kg·hm-2(T2)、465 kg·hm-2(T3),857 kg·hm-2(T4)、1 250 kg·hm-2(T5)、1 640 kg·hm-2(T6)以及原位土512 kg·hm-2(CK1)和无残膜(CK2)等8个残膜梯度,测定不同残膜量下棉田土壤氮素养分、八大离子含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残膜量的增加, 土壤TN、NO-3-N含量逐渐降低,而NH+4-N含量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残膜量大于512 kg·hm-2时,土壤NO-3-N、NH+4-N含量显著降低;在高残膜量1 640 kg·hm-2(T6)时,土壤TN、NO-3-N、NH+4-N含量较CK2分别降低38.77%、49.21%、34.38%;土壤Na+、Mg2+、Ca2+、Cl-、SO2-14、HCO-3、CO2-3、K+含量随着残膜量的增多逐渐积聚在0~20 cm土层;当残膜量大于512 kg·hm-2时,土壤微生物均匀度及多样性低于T1、T2、T3和CK2处理。可见残膜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导致盐分浅表积累,使土壤养分退化;因此,高强度残膜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3.
油菜地块边界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地块精准提取可实现道路、田埂和地块三部分的分离,为植保无人机提供准确作业区域和非作业区域,推动植保无人机实现自主作业。基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油菜地无人机低空RGB影像,构建基于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分割和VGG16分类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油菜田地块边界提取。首先,以过绿指数方式灰度化图像,区分裸露地表与植被覆盖区域,其次,通过直方图分析、轮廓检测提取地块主体部分;最后,通过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和VGG16模型相结合,划分网格,识别过分割区域中的作物种植区域,提取完整地块。对比所提算法与传统边界检测算法地块边界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平均交并比和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5.9%、96.0%,边界提取精度和完整性明显优于传统算法。所提模型能够消除低空拍摄下杂草的影像,可为农田边界提取提供参考,可为植保无人机完全自主作业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究不同土层和间伐强度对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林下土壤真菌的影响。【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测定对照组(不间伐)、弱度区、中度区、强度区和极强度区的表层(0~10 cm)及亚表层(10~20 cm)林地土壤。【结果】共获得572 932条高质量ITS序列,在97%序列相似性基础上可划分为9329个OTUs;优势菌门有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罗茨菌门(Rozellomycota)、毛霉门(Mucor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和分类不明确的门。排名前10的优势菌属有蜡壳耳属(Sebacina)、被孢霉菌属(Mortierella)、红菇属(Russula)、乳牛肝菌属(Suillus)、Geminibasidium、白环蘑属(Leucoagaricus)、角孢革菌属(Tylospora)、鹅膏菌属(Amanita)、Delastria、口蘑属(Tricholoma);表层真菌丰富度大于...  相似文献   
155.
近年来,杂柑作为柑橘中的一个品类,以其优异的外观与内在品质正逐步成为我国的柑橘主栽品类之一,其中不知火、春见、红美人、春香、沃柑、默科特等杂柑品种均已在我国取得广泛栽培。象山县作为全国柑橘主产区,原种植大分、宫川、尾张等温州蜜柑为主,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品种结构调整,先后引进试验近百种杂柑品种,现阶段已基本确定红美人、春香、甘平、晴姬、媛小春和明日见等6个品种为象山县主推杂柑品种。截止2021年4月,象山县杂柑品种栽培面积超3333.3hm^(2),占柑橘总栽培面积的40%,但是由于杂柑类品种多含有橙、柚等基因,抗冻性较温州蜜柑差。  相似文献   
156.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难点在山区,潜力在林业。为积极发挥林业在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甜柿产业发展中的潜力、优势、问题和挑战,为山区发展高品质山地水果、丰富林农增收致富路径,进一步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供决策依据。柿是重要的栽培果树,分为涩柿和甜柿两大类。作为浙江省特色经济林树种之一,柿树种植面积大、分布广、适应性强,在全省10个地区63个县均有栽培;同时甜柿全省栽培面积不到267 hm2,投产约67 hm2,主要集中在富阳、永康、安吉、江山、桐乡等地,以3~6 a生的为主。甜柿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种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不全、效益宣传不够等问题,建议通过甜柿种植纳入浙江木本粮油补贴、合理布局区域错位发展、加大技术培训和宣传,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等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157.
为降低人工打顶的劳动强度,减少化学打顶的环境污染,改善“一刀切”式打顶机构的过打顶情况,通过分析手工打顶过程,设计了一种双圆盘式打顶机构,并基于机器视觉,设计打顶装置单行样机,实现棉花打顶的全程自动化控制。该装置主要由打顶机构、视觉检测机构、运动机构和棉花顶尖识别及控制系统组成。基于棉田调研、结构计算和预试验,确定了打顶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关键部件尺寸。结合视觉识别研究基础与实际应用,选用YOLO v3算法搭建棉花顶尖识别及控制系统,实现棉花顶尖的识别定位,完成打顶机构的运动控制。以打顶期棉花为研究对象,进行棉花顶尖识别试验、打顶机构性能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棉花顶尖识别试验平均识别率为93%;打顶机构性能试验平均打顶率为94.67%;田间试验平均识别率为85.33%,平均打顶率为78.22%。研究结果可为棉花精准化与智能化打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8.
杨旭  林清  黄丽  刘翠玉  徐阳  吴开云  龚榜初 《果树学报》2023,(11):2435-2445
【目的】探讨激素和叶面肥喷施对留树保鲜水柿的果实品质、贮藏特性及翌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水柿果实留树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在花后170~214 d每隔7~15 d分别喷施75%的GA_(3)50000倍液、0.01%2,4表芸薹素内酯2800倍液及可溶性叶面肥800倍液3次(处理Ⅰ)、4次(处理Ⅱ)和5次(处理Ⅲ),同时增施0.5%的尿素和0.5%磷酸二氢钾作为追肥,以成熟后自然挂果、不增加追肥量的植株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对不同采摘时间果实的色泽、营养成分含量、果实质地及贮藏特性的影响,并探讨留树保鲜措施对翌年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激素和叶面肥喷施导致果实色泽转变和营养成分转化延迟,减缓水柿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的下降,且处理组的果实在贮藏期营养成分含量和质地的下降相比对照组更缓慢,其中喷施混合液3次(处理Ⅰ)的延缓效果更为显著。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延迟采收后植株翌年的果实产量、果实大小和优质果率并无显著差异。【结论】留树保鲜技术能有效延迟水柿果实的成熟,且不会对果实品质、贮藏特性和翌年的产量、品质造成影响。因此,在近成熟期喷施3次GA3、表芸薹素内酯和可溶性叶面肥是水柿留树保鲜最经济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9.
以5~6年生次郎甜柿为试材,设计4个目标产量的负载量水平,分别为5.25×104、4.50×104、3.75×104、3.00×104kg/hm2,并调查树体生长状况、枝类组成、产量、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指标,筛选适宜的负载量,为生产中选择合理的产量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随着负载量的降低,冠径、中枝数、长枝数、总枝数逐渐减少,结果枝、营养枝粗度逐渐增加,有利于生产优质大果;植株结果数急剧下降,果实横径、纵径及单果重均显著增大;果实硬度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上升趋势,果实品质提高;优质果率显著提升,提高了经济效益;果园病虫害降低,果园管理所用的劳动力和药剂成本降低。因此,每公顷留果3.75×104kg为次郎甜柿最佳负载量,该负载量水平的树体生长状况良好,枝类组成结构合理,产量和果实品质较高,利于树体养分积累和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