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种子市场的放开,地区限制的打破,将给县级种子企业实现制度革新、拓展产品市场带来难得的机遇。县级种子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在制度、管理、品种、生产技术、用人机制、信息、质量、营销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2.
为了筛选出适宜本地推广的优良蚕豆品种,2010年,我们引进了国内有苗头的品种和品系,加入当地已有一定种植规模的品种,进行了蚕豆大区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设在叶村乡包安山村徐林根责任田,海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9号的产量构成出发,分析其高产原因,并总结了与之对应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可在其他品种推广中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4.
"蚕豆/西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蚕豆/西瓜-玉米"的高产高效模式和技术措施.该模式粮果蔬兼顾,搭配合理,效益显著,对温光条件相近的地区发展该模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5.
双齿围沙蚕对围塘养殖沉积物氮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单养鱼系统和鱼藻混养系统中投放不同密度梯度的底栖动物双齿围沙蚕,考察沙蚕对系统养殖环境的修复作用及适宜的沙蚕放养密度。结果显示,加入沙蚕对系统底部沉积物POM(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相比于单养鱼处理沉积物中氮、磷分别降低了9.59%~10.47%、7.11%~8.18%。此外,沙蚕不同的放养密度对于系统沉积物的修复效果及养殖效益具有显著影响。同样,沙蚕的加入促进了养殖主要经济品种黑鲷品质的提升,鱼体体长、体重以及成活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单养鱼系统(F),最终产量达到了单养鱼(F)系统的128.33%~156.08%。放养密度为22.5 kg/hm2和30 kg/hm2的沙蚕所产生的环境与资源效益要显著优于放养密度为15 kg/hm2的处理,而在放养密度为22.5 kg/hm2和30 kg/hm2之间差异不大。综合两处理的修复效果及养殖效益,22.5 kg/hm2的放养密度既可有效修复系统的沉积物环境,又能促进养殖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46.
该研究对种植在海宁杨渡基地、松阳斋坛乡大路村和松阳四都乡庄河村3个不同地区的浙粳86、浙粳96、浙粳99和浙粳100共4个常规晚粳稻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浙粳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表现更好, 因此, 浙江范围内北粳南移适宜在浙南高海拔地区种植;浙粳99在各试验点表现高产稳产, 浙粳96和浙粳100可在浙南高海拔地区作为优质稻米种植。  相似文献   
47.
大型海藻江蓠对养殖池塘水质污染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与南美白对虾(Penacus vannamei)、青石斑鱼(Epinephelusawoara)混养池塘水质的跟踪监测,研究了不同养殖模式下江蓠对池塘水质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江蓠对水中无机氮(IN)、无机磷(IP)有较好的净化作用,能使养殖池中水体保持很低的IN、IP浓度和较高的溶解氧(DO)浓度,维持良好的水质状况;江蓠与虾或鱼混养,对水质均有改善作用。大型海藻江蓠易调控、无二次污染、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同时其对水质调节作用优于微藻等。利用江蓠进行生态养殖,可减少药物投放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8.
通过构建三斑海马的生态养殖环境、培育天然活体饵料,形成人工生态系统,提高了幼体的成活率.通过施用发酵鸡粪(即把备用的晒干鸡粪,加水发酵使其熟化)50 g/m3或尿素10 g/m3,5~7 d后,投放海马幼体200 ind/m3;放苗28 d后,栽培菊花江蓠(密度0.5~2 kg/m3)作为水质调控、遮光及养殖海马的缠绕...  相似文献   
49.
包安山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一般,在种植结构调整中,以特色争市场,向产量要效益,重质量,树品牌,成为全县蚕豆产业的样板,得到了省内外农业专家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50.
列举松阳县“粮经新三熟”的几种主要模式,总结了该实践创新取得的成效,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