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40篇
  12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41.
选取地形地貌因子(主要包括高程、坡度、坡向)、水体缓冲区、NDVI、土地利用类型四大类指标,综合单因子分析及多因子加权叠加的方法,利用ArcGIS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咸丰县生态敏感性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得出各单因子及多因子综合性评价图。结果表明:咸丰县综合生态敏感性强度整体上由西北和东南向中部降低,研究区的极低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和极高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总土地面积的比重依次为0.87%、14.96%、27.89%、35.51%、20.77%。  相似文献   
42.
张驰 《分子植物育种》2023,(21):7251-7256
小麦种子营销在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农村电商平台的兴起为小麦种子销售带来了新的机遇。本研究以小麦种子市场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农村电商平台在小麦种子营销中的应用与效果。本研究阐述了农村电商平台在农村地区的特殊应用环境,其作为信息传递与交易平台的特点为小麦种子营销带来了便利。同时,详细介绍了农村电商平台在小麦种子销售、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模式,包括线上线下结合的多渠道销售模式和社交媒体的营销策略。通过案例分析,本研究选取了具体的农村电商平台,并对其在小麦种子营销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农村电商平台的应用在小麦种子销售量、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也面临着技术设施限制、信息传递和信任问题等挑战。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电商平台在小麦种子营销中的应用,本研究建议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引导,提升农民的培训和技能水平,并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共同促进农村电商平台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3.
张驰  杜荣  张艳  郭靓 《南方农机》2022,(1):25-27
基于2010—2019年湖南省1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应用DEA-Malmquist法研究湖南省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效率.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9年湖南省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效率均未达到DEA有效,不同地级市之间相差较大,多数地级市都不同程度地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有待增长;2010—2019年湖南省城乡...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索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对大黄水提液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规律。方法 以大黄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两种纯化工艺在不同条件下对大黄水提液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结果 两种纯化工艺在不同的条件下,大黄水提液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保留率大小几乎具有一致的规律,即大黄酸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醇沉工艺对于大黄蒽醌类成分的保留率优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结论 醇沉工艺对极性小的成分的保留优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而对极性高的成分的保留则相反。  相似文献   
45.
以寄生疫霉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ppg1~pppg5等5个基因cDNA序列为参考,设计基因编码区特异性引物。利用5对引物分别对剑麻斑马纹病菌进行分子检测以及基因同源克隆。通过此方法首次从剑麻斑马纹病菌中获得了5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并分别命名为Szpg1~Szpg5。检测结果表明,Szpg1~Szpg5基因普遍存在于被检测剑麻斑马纹病菌中。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zpg1~Szpg5基因与pppg1~pppg5对应基因之间存在核苷酸序列差异,由此导致个别氨基酸的差异,甚至提前终止。由此推测,Szpg1~Szpg5基因与pppg1~pppg5在功能上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6.
以1987~2006年泰州地区水稻褐飞虱危害程度为研究对象,在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降水日数(≥0.1mm日数)、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日照时数等因子中,选取相关系数较高且稳定性好的预测因子,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集成建立了水稻褐飞虱危害程度的农业气象预报模型。经过回报检验,显示该模式简单、实用,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7.
基于类球形亮度变换的水果表面缺陷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水果表面缺陷因受到亮度不均影响而提取困难的问题,以阿克苏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见-近红外双CCD成像系统,设计了一种无需预先建模的类球形亮度变换方法,对R分量图像进行亮度变换,变换后的图像使整个水果表面正常区域灰度趋于一致,而缺陷区域依然保留为低灰度区,增强了缺陷和正常果皮的对比度,提高了缺陷检测精度.使用共计100个样本评估算法的可行性,其中45个缺陷果的检测精度为93.3%,55个正常果的检测正确率为100%,整体检测精度达到97%.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基于类球形亮度变换结合单阈值分割方法提取水果表面缺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8.
木材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材种属鉴定具备显著的生物学与经济意义, 但传统的以显微特征观察为主的方法已不能适应高通量和精细化鉴别的需要。DNA条形码是根据特定基因片段的序列差异,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生物物种进行快速分类与鉴别的方法。近年来, DNA条形码技术已被陆续应用于木本植物及相应木材的种质鉴定, 在目标基因选择、木材DNA提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在使用优化的微量DNA提取技术的前提下, 干燥木材中也可提取出满足扩增要求的DNA。经过生命条形码联盟等国际机构的长期努力, 确定了rbcL+ matK组合等通用植物条形码标记及ITS2等补充标记, 并建立了BOLD等数据库系统。传统的条形码序列分析主要通过BLAST比对、遗传距离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来实现, 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 DNA条码数据库不断完善, 新的数据分析方法和软件正不断涌现。文中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和实施规范的基础上, 综述国内外应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木材鉴别的新进展, 并着重阐述新型序列分析方法和相应的生物信息学工具。  相似文献   
49.
重庆农村居民点占地多、面积大,人均耕地很少,存在严重的粗放利用,而重庆的地貌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土地集约利用更是势在必行,对重庆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现状描述,分析问题及评价,然后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与经济手段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试验处理为单株施1 kg、2 kg、3 kg生物菌肥,以不施生物菌肥为对照.通过研究'新梨7号'叶片质量、果实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探讨生物菌肥对'新梨7号'树体营养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施2 kg生物菌肥可以提高叶片厚度、叶片鲜重干重和比叶重;叶片钾含量以单株施2 kg生物菌肥为最高,每株施3 kg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