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0篇
  12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一种对我国林业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种,具有繁殖力强,扩散范围广的特点。为探究松材线虫的发育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不同虫态松材线虫发育差异表达基因及功能富集分析。利用LC/MS技术检测了松材线虫代谢物中的蛔甙成分及含量。结果显示:繁殖型和扩散型虫态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滞育和发育调控相关。繁殖型虫态的daf-9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扩散型松材线虫,扩散型LIV期线虫的daf-12、daf-2及daf-16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繁殖型松材线虫。Ln和LIII的蛔甙成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繁殖型松材线虫短链蛔甙asc-C3、asc-ΔC7含量显著高于扩散型松材线虫,长链蛔甙asc-C9含量低于扩散型松材线虫。推测松材线虫DAFs基因与蛔甙可能参与松材线虫扩散型虫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生防枯草芽孢杆菌Czk1对橡胶树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诱导橡胶树抗病性机理,为Czk1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方法]以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5种防御酶作为植物抗病性反应指标,用Czk1菌株发酵液1倍原液及10、100倍稀释液喷洒处理橡胶叶片,以喷洒LB液体培养基为对照,于不同时段测定各防御酶活性;按照生防菌与炭疽病菌接种顺序的不同,测定橡胶树炭疽病菌及生防菌对橡胶植株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经Czk1发酵液10倍稀释液处理的橡胶树叶片中CAT、POD、PAL和PPO 4种酶活性最高,诱导植株抗病性效果最佳,各酶活峰值分别达4264.62、28946.18、186.67和53.70 U/g,为对照组的5.24、6.34、3.19和3.38倍;而叶片中SOD活性最高的为Czk1发酵液1倍原液处理组,酶活峰值为1344.53U/g,为对照组的5.19倍.先喷洒Czk1发酵液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组,橡胶树叶片CAT、SOD、POD、PAL和PPO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各酶活峰值分别为4129.02、640.96、7416.94、173.35和71.59U/g,为对照组的4.20、2.08、2.50、2.56和7.64倍.[结论]喷施生防菌Czk1稀释液可促使橡胶树抗病相关酶活性升高,诱导橡胶植株产生系统抗性.诱导抗性可能是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橡胶树真菌病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通过处方前研究,阐明黄芩苷原料药(质量分数为85.5%)的基本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分别进行黄芩苷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破坏性试验、吸湿性考察等处方前研究。结果 原料药中黄芩苷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0.0326 mg/mL,较甲醇、正丁醇、乙醇等溶剂低;在pH小于5.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几乎不溶,其平衡溶解度随着pH值的增大呈增大的趋势;黄芩苷在正辛醇/水中的油水分配系数(P值)为1.19,在正辛醇/磷酸盐缓冲液(pH 2~10)中的P值均比正辛醇/水中的低;黄芩苷不耐碱,且易被氧化;在温度25℃、RH 75%条件下吸湿性较小。结论 该研究可为黄芩苷新制剂原料与剂型的选择、处方设计及工艺优化等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为了分析大型泵站肘形进水流道的开挖量与流道水力损失及内部流态之间的变化规律,对流道设计进行了研究.设计了8组肘形进水流道方案,其中1-4组方案流道底板上翘角度不同(方案1底板上翘角为0),5-8组方案流道后壁弯曲段半径R不同.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SIMPLEC算法,模拟了额定流量下肘形进水流道的8组方案三维流场.结果表明:1-4组,底板倾角不断抬高.当底板上翘7°时,流道水力损失只有略微增加,流道进口底板较方案1抬高1.15 m;继续增加底板倾角,水力损失明显增加.5-8组,流道后壁弯曲段半径R不断减小.当R为1.03倍叶轮直径时,水力损失较方案1增加14.5 mm(水力损失以水头高度表示),整体流道底板抬高0.36 m;若继续减小R值,水力损失明显增加.对优选的底板上翘7°流道方案进行模型试验.换算到原型后,流道水力损失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5.
张驰 《南方园艺》2012,(2):48-49
文章介绍了春蕃茄、薄皮甜瓜、晚稻一年三茬配套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亚东鲑幼鱼的补偿生长,采用循环水系统设备,将平均体质量(5.48±0.46)g的幼鱼放在长方形平列槽中,保持溶解氧6.5~8.5mg/L,水温14~16℃,通过饥饿0(对照组)、7、14、21d和28d处理,随后分别恢复投喂49、42、35、28d和21d,每个处理组100尾幼鱼,并设置3个平行。试验结果表明,饥饿7、14、21d组的平均体质量生长率和体长增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饥饿28d组出现负增长;肝体指数随着饥饿时间加长依次增大,但饥饿7、14d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肥满度依次减小,饥饿7、14、21d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饥饿7、14d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饥饿21、28d组(P0.05),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14、21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饥饿21、28d组(P0.05)。由此可知,亚东鲑幼鱼属于部分补偿生长和不能补偿生长两种补偿生长类型,可能是代谢滞后假说和食欲增强假说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筛选最佳施肥配方,为慈姑生产专用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414”方案设计,测定每个施肥处理的慈姑产量;研究N、P、K不同施肥处理对慈姑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得出慈姑最佳施肥量配比.[结果]N、P、K对慈姑产量有较大影响,N2P2K3处理的肥料配施比例最佳,产量为18 397.80 kg/hm2,增产率104.77%,净增收入80 317.35元/hm2.氮肥对慈姑产量的影响最大,钾肥其次,磷肥最小.[结论]慈姑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N 446.70 kg/hm2、P2O5 68.10kg/hm2、K2O5 34.90 kg,/hm2,慈姑最高产量为18612.7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量为:N420.60 kg/hm2、P2O5 70.50 kg/hm2、K2O4 92.15kg/hm2,最佳产量为18 579.00 kg/hm2.  相似文献   
108.
桑叶蛋白的功能和提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叶中蛋白质的含量可以占到干基重量的15%~30%,是蛋白含量较高的植物。对桑叶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制备工艺等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通过分析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提取方法及发展现状,为深入研究桑叶蛋白以及开发桑叶蛋白新产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9.
张驰  陈其新  李明  周建设  秦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560-5562
以鸭嘴兽BMP4基因组序列为模型,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分析哺乳动物BMP4基因A型启动子的结构特点。该研究分离出一段长112bp的进化上高度保守的核心启动子序列以及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CpG岛结构,并且在BMP4核心启动子区域发现了2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回文结构,为进一步研究该型启动子的转录调控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以鸭嘴兽基因组为参照模型,也为今后研究其他哺乳动物进化上保留下来的基因提供更多新信息。  相似文献   
110.
秦岭南麓大鲵幼鲵规模化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南麓某大鲵繁育基地的475尾幼鲵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随着幼鲵个体大小的增加,相同时间段生长速度变小;幼鲵越冬期间平均生长速率达17.7%以上,据其体重增长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了幼鲵生长的影响因素,为秦巴山区大鲵规模化养殖生产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