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0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8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喷施6-BA促进德国鸢尾根茎芽的萌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3 000 mg/L 或5 000 mg/L 的6-BA 对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lovely again’进行单次喷施,可以促进根茎芽的萌发和根状茎的形成。在喷施后的30~90 d,6-BA的促进作用在具有2个或4个起始根状茎的植株上表现得很显著,但对于只有1个起始根状茎的植株不显著。在喷施后的150 d以及第2年,具有2个或4个起始根状茎的母株总体上比只具有1个起始根状茎的母株产生了更多的根状茎。而6-BA的喷施对母株的叶面积和叶片数、总叶面积以及总叶片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2.
大百合子房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守丽  石雷  张金政  庄平 《园艺学报》2007,34(1):197-200
以大百合的子房为外植体, 研究了小鳞茎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 BA和KT是影响大百合子房分化途径的关键因素, 其浓度分别为0.1~1.0 mg/L、2.0~4.0 mg/L和高于4.0 mg/L 时,外植体分别分化为愈伤组织、芽和叶。外植体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以N6、B5为佳。愈伤组织诱导小鳞茎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0.1~0.5 mg/L NAA + 2.5 mg/L BA + 2.5 mg/L KT + 10%蔗糖+ 0.7%琼脂。在1/2MS+ 3%蔗糖+ 0.7%琼脂+ 1%活性炭的生根培养基上, 生根率为100%。炼苗一周后移栽, 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33.
于温室盆栽条件下初步试验了根外施用吲哚丁酸(IBA,200mg/L)、6苄基腺嘌呤(6-BA、400mg/L)、脱落酸(ABA,10mg/L)或赤霉素(GA,40mg/L)处理对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侵染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根系、产孢和吸收养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处理显著增加了菌根总侵染率和孢子数量,而6-BA,GA,或ABA则降低了总侵染率、减少孢子数量。与对照相比,接种G.mosseae显著提高了番茄地上部、下部鲜重和植株高度;供试4种植物生长促进物质不同程度的增加了番茄地上部、地下部鲜重和植株高度,其中以IBA处理效果最为好,其次为GA和6-BA,ABA则最差。IBA或ABA处理显著增加了菌根化番茄植株体内P、K和N含量,而GA或6-BA只提高了N含量。  相似文献   
34.
轻度盐胁迫对甜高粱光合作用激发能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Moench)叶片为试材,采用不同盐(NaCl)浓度处理,测定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Ls)、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光合系统II的光化学效率(Fv/Fm)、天线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q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非光化学淬灭(NPQ),研究盐胁迫对光合机构、光合作用和光系统II光化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100mmol.L-1NaCl处理对甜高粱的光合作用影响较大,而50mmol.L-1NaCl处理影响不大。盐胁迫导致的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未能通过增加CO2浓度得以恢复,此外100mmol.L-1NaCl处理的Fv’/Fm’,qp和ΦPSII低于50mmol.L-1NaCl处理和对照,而NPQ却比50mmol.L-1NaCl处理和对照大,表明盐胁迫使光合作用降低的原因是非气孔限制。盐胁迫还改变了甜高粱的激发能分配方式,100mmol.L-1NaCl处理主要通过热耗散来消耗过多的激发能。  相似文献   
35.
蓝色花的佼佼者——翠雀与飞燕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五颜六色的鲜花中,蓝色花算是以稀为贵的了。这种天空般的色彩能带给人夏日里的清凉与安静,因而备受钟爱,天然拥有这份蓝色、是花儿的幸运。翠雀和飞燕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有人会说翠雀不就叫飞燕草吗?这么说对不对呢?它们到底有没有“血缘关系”呢?  相似文献   
36.
天然绿色屏障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株高1.5~2.5米。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北自太行山、燕山,向南绵延至中条山、沂蒙山、大巴山、伏牛山和黄山等山区。北京北部山区河北承德地区、内蒙古昭乌达盟和伊克昭盟等地区都有自然形成的天然绿色屏障分布,是北方干旱山区阳坡、半阳坡的典型植被,对荒地护坡和防止风沙均有一定的环保作用。  相似文献   
37.
以新铁炮百合的两个主栽品种 ‘雷山一号’和‘Sayaka’为材料,对其幼苗在不同温度下(25 ℃、32 ℃、38 ℃和44 ℃)的光合特性及光保护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于38℃时净光合作用速率(Pn)下降幅度较小,高于38 ℃时显著下降。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气孔导度(Gs)呈下降的趋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上升,气孔限制值(Ls)下降。不同处理温度下,两品种叶片最小荧光(Fo)无明显变化,最大荧光(Fm)和光系统II(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程度较小。光下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呈持续下降趋势,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随处理温度的提高而迅速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处理温度升高而提高。本研究表明‘雷山一号’和‘Sayaka’幼苗能够耐受32~38 ℃的高温;在较高的处理温度下,叶片可以通过提高非光化猝灭和抗氧化酶活性两种机制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  相似文献   
38.
枇杷叶荚蓬叶片解剖结构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枇杷叶荚蓬的叶片表皮结构和解剖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其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与生态适应性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了引种成功的关键生态因子以及作为常绿灌木在北方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对高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的有效管理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实施高校教学质量常态监测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述了农业高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管理的现状及信息化管理教学状态数据的必要性,详述了教学状态数据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以期为高校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40.
大百合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引种观察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简述大百合的形态与染色体组型的多样性。通过不同分布地鳞茎引种栽培观察分析, 对其种名的归属提出看法, 并指出人工栽培与植株形态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