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1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美国引进甜玉米品种的性状分析和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从美国引进的11个温带品种进行了植株性状、穗部性状、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分析和评估,以期筛选出适宜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栽培的温带品种.结果发现,引进的美国种皆为早熟品种,株高较矮、穗位较低、植株整齐度好、鲜穗较小(250~350 g)、产量较低.但是鲜苞的品质很好,特别是CSAYP6-225,其色泽、口感、甜度、籽粒深度、排列都较好,产量中等,适合鲜食和加工.  相似文献   
12.
对引进的多美尼加野生苦瓜资源主要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野生苦瓜晚熟.叶小茎细.长势旺盛,侧蔓结果为主;果绿色,纺锤形,密布刺瘤,味苦;对白粉病,枯萎病的抗性达到高抗甚至免疫;耐热性、耐寒性远强于栽培种,在抗病和抗逆育种中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但其缺点是果小,肉薄、韧而不堪食.  相似文献   
13.
长豇豆锈病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4个不同抗性水平的长豇豆品种,配制杂交组合,采用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鉴定F1、F2、B1C1、B1C2杂种抗性的方法,研究了长豇豆抗锈病的遗传。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白荚和紫荚对锈病的抗性各受一个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4.
红丰紫长茄是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于1997年育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系,该品系在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的龙岩地区和广西的桂林、柳州地区种植均表现抗青枯病、耐褐纹病、果型美观、光泽度好、商品率高、产量高等优点,是一个出口和南运菜的首选茄种。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广东省豇豆区域试验的结果表明,高优四号早熟性较好,早春种植有利于提早上市,油青豆角(珠豇1号)抗病性、丰产性较好,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甜68是以自选粤科06-3为母本、UST为父本的高产、优质、抗病的甜玉米新组合.该组合表现为高产,每667m2鲜包产量1 100 kg左右:优质,可溶性糖含量24.38%~29.21%,果皮薄,适口性好;抗病性强,接种鉴定抗纹枯病,中抗小斑病,田间表现高抗纹枯病、茎腐病和大、小斑病;长势旺;整齐度高;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7.
种子企业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衍荣 《中国种业》2009,(10):26-27
我们提倡企业将危机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战略当中去.建立一套严密的危机管理体系.从未雨绸缪到运筹帷幄,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之需要。  相似文献   
18.
辣椒引进资源主要经济性状调查及应用前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份境外引进辣椒资源的抗疫病能力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来自台湾的F57、F88,墨西哥的F186及韩国的F214、F215苗期抗辣椒疫病,但只有F57、F186、F215的田间抗性表现与苗期一致;9份引进辣椒资源的成熟期、果型、辣度等主要经济性状差异较大,根据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符合育种需要的有F88、F171、F186、F214、F215。  相似文献   
19.
张衍荣 《百姓》2008,(4):45-47
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最后的岁月,我在隆中母校求学时,从一份画报上,看到一篇大跌眼镜的报道,题目叫做《云南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说是永宁那里的纳西族父老,至今还生活在母系社会里!这真是天下奇闻。报道说,他们男不娶,女不嫁,实行"阿注"(即朋友)式婚配,没有丈夫、妻子、结婚、离婚等等诸如此类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翠王为中早熟苦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和分枝性强,叶片绿色,全生育期春季111 d、秋季90 d。第一雌花着生节位11.7~19.1节,第一个瓜坐瓜节位17.7~20.2节。瓜呈长圆锥形,瓜皮绿色,圆瘤为主、间有条瘤。瓜长30.9~31.4 cm,横径5.83~6.15 cm,肉厚1.09~1.15 cm。单瓜质量376.8~413.4 g,单株产量1.76~1.88 kg,商品率92.9%~95.5%。田间表现抗逆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