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以桂林岩溶土壤为例,通过长期监测岩溶土壤及植被有机碳的δ13C值,研究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季节性变化特征,为我国南方岩溶地区碳循环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3个试验点,定期采集土壤及优势种植被黄荆和檵木样品,测定有机碳含量和δ13C值。【结果】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范围在-27.50‰~-17.92‰;优势种黄荆和檵木其各部位有机质的平均δ13C值范围为-28.23‰~-25.15‰,而土壤中有机碳的δ13C值范围为-22.32‰~-19.00‰;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表现为洼地灌木丛>坡地灌木丛>洼地灌草丛,且都为表层土(0~5 cm)>深层土(10~20 cm)。【结论】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变幅较大,但坡地灌木丛、洼地灌木丛和洼地灌草丛三者的变化规律并不一致;总体上土壤δ13C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表明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明显高于当地植被有机碳的δ13C值。  相似文献   
32.
农业生产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通过对天气情况的预测并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有助于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本文重点论述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展望,以期全面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3.
岩溶石山的森林植被对于岩溶地区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以及生态平衡的维系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岩溶石山石灰性土壤的特性及类型、现有森林植被类型、环境特征以及绿化造林试验成功的树种方面,综合论述了岩溶石山森林植被的生境特点、恢复途径、绿化造林的可行性及优良速生树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34.
辣椒主要产量性状遗传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杂交辣椒组合B9431×吉林长椒回交一代B1和F2世代的7个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并以单株产量为因变量,其他6个性状为自变量,计算了两者之间的线性方程式。研究结果表明:单果重、果长和果径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性状,其次是株高;始花节位和采收始期与单株产量间存在一定的负向相关。  相似文献   
35.
室内和田间试验按水稻生长阶段分为三部分进行,首先通过沼液浸种和清水浸种来比较沼液对水稻发芽的影响;其次,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研究沼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再次在本田中继续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研究沼肥配施化肥对水稻的农艺性状,产量、稻米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证明:沼液浸种可提高稻谷的发芽率,沼肥与化肥配施可提高秧苗素质、改善水稻的农艺性状和稻谷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和土壤农化性质.  相似文献   
36.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在棉花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科学地指导棉花生产和研究工作,文中根据国内外研究的结果,概述了我国单施化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在棉花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7.
稻田农牧沼生态系统中氮的转化与循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15N示踪方法 ,研究了稻田农牧沼生态系统中N的储存、转化、流向及其利用效率。证明猪对紫云英青贮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消化率为 53.76 % ,猪粪和猪尿对青贮饲料中N的回收率分别为 39.36 %和 24 .71% ,猪粪尿沼气发酵 ,N的回收率达 97.9% ,水解N含量为发酵前的2 .6倍。绿肥和沼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促进N向稻谷转移 ,从而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且肥料N在土壤中的残留量相当于单施化肥的 2~ 2.5倍 ,而气态损失N ,后者为前者的 2.6~ 8.2倍。整个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比单纯的肥稻稻增加 3~ 4倍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8.
39.
对“紫云英-猪-沼肥-水稻”复合生态模式能流特征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证明:作物种植是该系统主导产业,水稻光能利用率为2.70%。紫云英较大幅度提高了系统的光合效率。家畜养殖亚系统饲料转化率高,转化为肉能比例较大。紫云英青贮用作饲料在饲料能投中占有重要地位。沼气生产亚系统能量产投比为0.91,产出能中以沼肥含能为主。紫云英、沼肥和稻草归还农田可大大节约化肥能投,有机能投为主要人工辅助能投,有机肥料为肥料主要能投。整个系统有机能输入输出比为3.18。说明农牧沼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具有能投少,能量转换率高,养分利用率高,高功能、高效益等特点  相似文献   
40.
以桂林附近岩溶水地球化学试验场为基点研究了土壤化学条件对岩溶的影响,分别用砂滤管法、便捷式pH计及CO2浓度计及水化学简易测定在野外监测了岩石试片的溶解,土壤覆盖条件下土壤及岩溶水pH、CO2浓度及HCO3^-浓度。用淋溶柱法实验室模拟了不同土壤覆盖下岩石试片溶解。对岩溶系统中植物--凋落物--土壤有机质--土壤CO2--岩溶水HCO3-钙华-岩石的^13C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土壤有机质(由此影响CO2浓度)及Ca^2 饱和度构成影响岩溶活动的土壤化学场。岩溶水HCO3^-和钙华CaCO3中的C与土壤CO2-C密切相关。因此,岩溶过程涉及土壤发生性碳的作用,它通过大气-植物-有机质-土壤CO2-岩溶水HCO3^-而在系统中转移,岩溶水地球化学流中存在土壤Ca^2 与岩溶水的界面交换。据此提出了研究区表层岩溶碳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