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4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31篇
  20篇
综合类   284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探讨荷斯坦奶牛连续超数排卵的效果,对8头供体以30d为间隔连续超排3次,3次超排有效率分别为:100(8/8)、100(8/8)和100(8/8),3次头均荻胚数分别为:10.63±3.18枚、10.13±1.78枚和10.38±1.58枚,3次头均可用胚数分别为:7.13±1.29枚、6.38±0.92枚和5.88±1.17枚。3次超排的头均荻胚数间和头均可用胚数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能够以30d为间隔进行连续超排。  相似文献   
112.
113.
本研究以高产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用不同的FSH剂量、以30 d为间隔连续超排3次,旨在优化荷斯坦牛连续超排方案。结果表明,在400 mg组中,三次头均可用胚数(5.50±0.87枚/头、4.88±0.61枚/头、4.13±0.69枚/头)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当增加梯度为10 mg时各次间的头均可用胚数(6.30±1.15枚/头、5.90±1.17枚/头、5.20±0.84枚/头)差异不显著(P>0.05);当增加梯度为20 mg时各次间的头均可用胚数(5.83±0.70枚/头、5.43±1.27枚/头、5.17±0.79枚/头)差异亦不显著(P>0.05)。通过对三组的结果整体比较得出,获卵平均数(7.92±0.56枚/头、7.96±0.65枚/头、7.47±0.59枚/头)和头均可用胚胎数(4.83±0.42枚/头、5.80±0.59枚/头、5.47±0.55枚/头)都随着超排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三组之间获卵平均数、头均可用胚数方面差异都不显著(P>0.05)。整体比较,FSH以400 mg为基础量,以10 mg为增加梯度进行连续超排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4.
为研究锚定蛋白基因(Ankyrin,ANK)对山羊痘病毒的影响,试验采用融合PCR和Overlap PCR技术扩增山羊痘病毒SS株5个ANK基因(ANK010、ANK138、ANK140、ANK141.2和ANK145)两端侧翼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并将其产物连接Trans1-T 1载体构建ANK缺失的转移载体,经过菌液PCR以及质粒双酶切鉴定,阳性重组质粒用Lip 2000转染至已经感染羊痘病毒SS株的羊睾丸原代细胞,依报告基因GFP的表达情况在荧光显微镜下筛选目的基因缺失的重组病毒,同时设立不感染病毒的对照。结果表明:通过融合PCR方法成功扩增山羊痘病毒SS株ANK基因010和138的两端侧翼序列及GFP基因片段,大小约1200 bp;通过Overlap PCR方法成功得到ANK基因140、141.2和145基因的侧翼及GFP基因片段,大小约900 bp,与理论相符。研究成功构建了基因缺失转移载体,将其转染感染SS病毒的细胞中,5个ANK基因缺失的表达载体均可见绿色荧光斑点,说明得到各自基因缺失的重组羊痘病毒。  相似文献   
115.
陇东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生产影响要素及育种目标与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自然因素分析指出,在陇东黄土高原旱地干旱少雨,低温寡照,病虫危害是该区冬小麦生产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小麦育种实践,提出小麦产量结构模式,旱地品种特征特性和抗旱、抗寒、抗病、优质育种目标。提出了旱作种质引进创新,选择当地品种作亲本,采用聚和杂交,利用逆境定向选择,多生态水、旱交替选育,实行穿梭育种,多元化抗锈育种,加强优质专用品种选育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16.
微生物菌肥含有的功能性微生物活菌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减少病害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抗病增产潜力。本研究分析不同浓度微生物菌肥处理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和对产量的影响,发现施用微生物菌肥能够显著降低田间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同时提高棉花籽棉和皮棉产量。当微生物菌肥施用浓度为300 kg·hm-2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施用浓度为450 kg·hm-2时,对棉花籽棉和皮棉产量提升最大。  相似文献   
117.
生物炭与有机肥配合对藜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藜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4个处理:B2.7M2.25(低量生物炭、中量有机肥)、B2.7M1.2(低量生物炭、低量有机肥)、B5.4M2.25(中量生物炭、中量有机肥)、B5.4M1.2(中量生物炭、低量有机肥),以B0M0为对照(CK,无生物炭及有机肥),研究了等氮条件下生物炭与有机肥配合对稻-菜轮作体系中藜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藜蒿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炭与有机肥配合,可以阻止土壤酸化,土壤pH提高0.24~0.25个单位,有机质含量增加0.36%~1.47%,土壤碱解N、速效P和速效K等养分含量也同步增加;藜蒿产量提高7.90%~16.61%,品质得到改善,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4.80%~6.40%、1.86%~3.65%、0.74%~2.22%。  相似文献   
118.
<正>陇东是甘肃省冬小麦主产区,常年冬小麦播种面积约30万hm~2,该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属我国北部冬麦区的边缘地带,地形、地貌、自然生态条件较为复杂,低温冻害、干旱少雨、条锈病、红矮病、黄矮病时有发生,干旱是导致该区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历经12年试验研究,选育出抗旱、丰产稳产、广适冬小麦新品种陇育8号,原代号陇育0456。2016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9.
玉米籽粒发育早期,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分裂与增大活跃,为后续贮藏物质的合成形成充足库容。为阐明籽粒早期发育的蛋白合成、积累与调控过程,本研究以夏玉米品种登海661为试验材料,在开花期人工饱和授粉后第3、第5、第10天取果穗中部籽粒,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iTRAQ)技术分析其蛋白差异表达特性。玉米籽粒早期发育阶段总计鉴定及定量2639种蛋白,这些蛋白涉及多种生物过程与分子功能,其中代谢过程和分子过程是最主要的2个生物过程;催化活性和绑定功能是最主要的2个分子功能,这些生物过程与分子功能对籽粒早期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37种蛋白在籽粒发育早期显著差异表达,其功能涉及蛋白代谢、胁迫响应、细胞生长与分裂、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转运、次生物质代谢、淀粉合成、转录、油脂代谢、信号转导、氨基酸代谢等。其中,表达差异较大的是与蛋白代谢、胁迫响应、细胞生长与分裂以及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表达模式聚类结果显示这些不同功能类别的蛋白协同表达,共同调控玉米籽粒的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120.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果生产国与消费国,果树资源丰富。然而,我国有90%的柑橘在丘陵山地种植,导致运输困难。山地果园运输机械主要用于生产过程的运输,其研究与开发,离不开测试与改良阶段,试验台的研究也逐渐成为果园运输机械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本文介绍了国内山地果园各类运输机试验台的研究与应用现状。针对国内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果园运输机试验台研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展望了果园运输机试验台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