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林业   8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采用随机区组和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基质、盆具、营养液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对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en)叶片抽生、侧芽萌发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自主改良设计的H盆,以V陶粒∶V珍珠岩∶V泥炭=2∶1∶1的混合基质,荷兰或红河1号、2号为营养液配方,每7~20d浇(换)一次,并配合喷施GA3和BA等措施培育红掌盆花,具有成本低、品质优、易养护管理、观赏期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在云南省河口县一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在土中化蛹,其中8月下旬成虫最多。褐足角胸叶甲卵多为聚产,主要产于表土层和枯枝落叶下,每块有卵6~30粒,有的多达60多粒。卵约经过7.95天后开始孵化,最迟12.54天后孵化。  相似文献   
13.
运用农业推广、经济学的原理,以技术上限及经济上限为研究的切入点,对云南滇东南边远落后山区热带农业的区域特征、资源条件特点、农村经济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成果分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云南省河口地区气候环境的异常变化,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河口地区香蕉黑星病和炭疽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再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及温度的异常变化对香蕉黑星病和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影响最大。河口县香蕉黑星病7月份开始迅速扩散,9~12月份达到高峰期;不同栽培地区香蕉黑星病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具有一定的差异,危害率依次为河口东部地区>中南部地区>西部地区,但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海拔对黑星病的危害情况具有一定的影响,海拔越高危害性越大;香蕉炭疽病在1~3月发病率较低,8~12月为发病高峰期;河口县西部地区危害率较东部和中南部较低,随着海拔的升高,危害率逐渐升高,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应用32P研究砂培法和水培法条件下,烟草对磷素营养的吸收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砂培法培养的根对磷素吸收量所占全植株的百分率随培植时间而减少,而茎则随培植时间而增加,在水培法中:在整个培植期间根茎的吸收变化不大。两种培植方法在叶中的分布情况都是:下叶>中叶>上叶。从比活度看,烟株各部分的吸收情况,根>茎>下叶>中叶>上叶,并且两种培植方法对磷的吸收量都与培植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但水培比砂培吸收量多。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红河流域不同区域的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在红河流域进入雨季后(5月)开始发病,整个雨季中(5~9月)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进入夏季后温度满足病原菌的发病条件时,病情指数变化曲线和降雨量曲线出现了同升、同降的现象。(2)同一海拔高度下,病情指数呈现出下游大于上游和中游,而危害率则出现相反的趋势,250~300 m海拔观测点的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为下游(2.03)>中游(1.96)>上游(1.77),危害率为下游(64.57%)<中游(66.86%)<上游(70.00%);450~500 m海拔观测点的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为下游(2.01)>中游(1.77)>上游(1.76),危害率为下游(64.57%)<中游(66.29%)<上游(69.14%)。(3)同一区域则表现出低海拔地区的病情指数和危害率均高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云南省河口地区气候环境的异常变化,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河口地区香蕉黑星病和炭疽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再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及温度的异常变化对香蕉黑星病和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影响最大。河口县香蕉黑星病7月份开始迅速扩散,9~12月份达到高峰期;不同栽培地区香蕉黑星病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具有一定的差异,危害率依次为河口东部地区>中南部地区>西部地区,但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海拔对黑星病的危害情况具有一定的影响,海拔越高危害性越大;香蕉炭疽病在1~3月发病率较低,8~12月为发病高峰期;河口县西部地区危害率较东部和中南部较低,随着海拔的升高,危害率逐渐升高,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对大白菜种子发芽的影响及外源Ca2+处理对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 (0.3%)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大白菜种子的发芽率,高浓度NaCl对大白菜种子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势、株高、主根长比发芽率对NaCl胁迫的反应更敏感.2.1% NaCl胁迫下,适量的外源Ca2+ (5~100 m mol/L CaCl2)对NaCl盐胁迫有一定的缓解效应,以20 m mol/L浓度最利于发芽,浓度过高(>100 m mol/L CaCl2)对发芽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香蕉新品种“红研一号”的44个性状进行连续3a的检测,结果表明:无论是相同数量性状的同一年度生长季节,还是相同数量性状的不同年度的生长季节,1~3 a的所有数量性状的变异度均在1.07 %~9.77%;21个质量性状连续3个生长季节的测试特征值均在同一代码内.说明“红研一号”性状遗传稳定,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该研究结果对加快这一香蕉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4年的火龙果适应性试种实践,总结了云南河口地区从园地选择、规划,种苗繁育、定植,果园田间管理,到果实采收的一套火龙果高效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