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238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124篇
  104篇
综合类   972篇
农作物   118篇
水产渔业   191篇
畜牧兽医   513篇
园艺   176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探究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景观格局的变化与驱动因素,以期为研究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1990,2000和2010年的3期土地利用类型遥感影像,运用ArcGIS及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990-2010年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①研究区近20 a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明显。耕地和林地面积增加,草地面积减少,而水体面积总体保持一致,但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过程。②景观结构多样性增加,类型斑块数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剧。③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变化是人为因素和气候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为人为因素,第3主成分是自然因素。3个主成分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贡献率分别为51.34%,23.49%,10.90%。[结论]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主要是人为活动中的耕地面积、人口数量、GDP、一产产值和气候因素中的降雨因素所致;自然因素贡献不大,人为因素中政策因素影响更加直接。  相似文献   
942.
小麦新品种阜麦9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新品种阜麦9号是以周麦16为母本,漯451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多年选育而成,具有高产、优质、抗寒、抗病、早熟等特点。该文介绍了阜麦9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阜麦9号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43.
花毛茛为毛茛科毛茛属观赏价值很高的宿根草本花卉,市场应用多为盆花和鲜切花。该文对国内外花毛茛育种技术及繁育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未来花毛茛育种的目标及繁育栽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4.
利用流式细胞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植物染色体倍性,但需要针对不同植物样本的制备及具体操作对应用方法进行选择和优化。为了建立适合桑树染色体倍性快速鉴定的流式细胞术应用方法,以桑树幼叶为材料,比较以不同解离液及机械解离方法和不同离心漂洗次数制作样本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效果,并用不同染色体倍性桑品种的幼叶为材料,以效果最佳的方法进行验证试验。优化的样本制备方案为:采集0.2 g桑树幼叶,置于预冷的平面玻璃上,加入Mg SO4解离液后,用双面刀片快速切碎,转移至培养皿中静置3~5 min,用300目细胞筛网过滤至1.5 m L离心管中,得到500μL单细胞核悬浮液,再加入PI溶液(最终质量浓度为50μg/m L)和RNase A溶液(最终质量浓度为30μg/m L),4℃避光环境下染色30 min,经300目细胞筛网过滤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如果采集叶片后不能立即进行检测,可在-80℃下保存待测。试验结果还表明,用在-80℃保存10 d和40 d的冷冻幼叶与用新鲜幼叶制备的样本所得到的检测效果相似。初步建立的适合桑树染色体倍性鉴定的流式细胞术应用方法效果最佳,具有细胞碎片少、主峰清晰、杂峰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45.
在2012~2013年间,通过对四川马尔康麝场圈养雄性林麝麝香分泌及其繁育等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探究了圈养雄性林麝泌香规律及其与繁殖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尔康麝场配种雄麝总体取香率为86.7%(n=45),年龄对泌香率有显著效应(P0.001),亚成体组泌香率(100%)高于成体组(88.9%)和老龄组(71.4%)。线性模型y=120.408-6.122 5a(R2=0.471,P=0.089)可近似模拟雄麝泌香率与年龄的关系,19~20岁龄个体趋于停止泌香(泌香率接近0值)。未泌香雄麝所配雌麝的配怀率[(80.00±4.615)%,n=6]与泌香雄麝所配雌麝的配怀率[(74.74±3.846)%,n=39]无显著差异(P0.05);未泌香雄麝配种雌麝的产仔数(5.67±0.558,n=6)显著低于泌香雄麝配种雌麝(7.15±0.416,n=39)(配种雌麝4头~6头)(P=0.05),未泌香雄麝配种雌麝的胎仔数(1.48±0.064,n=6)和双胎率(47.50±6.437)%均极显著低于泌香雄麝配种雌麝[1.77±0.038,n=37;(70.36±3.049)%](P0.01)。此外,未泌香雄麝配种雌麝所产仔麝的早期死亡率(5.56±5.556%)略低于泌香雄麝配种雌麝所产仔麝(12.65±3.036)%(P0.05),但泌香雄麝配种雌麝所产仔麝的存活率(74.10±2.946)%略高于未泌香雄麝配种雌麝所产仔麝(69.86±8.548)%(P0.05)。  相似文献   
946.
正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餐桌"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给农产品的消费者身体健康方面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也给生产者的切身利益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保证"舌尖"上的安全,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报纸、电视、网络等社会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开展民生工作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947.
淮北平原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淮北平原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演变规律。【方法】基于5个气象站1955—2015年的气象数据,采用M-K检验法、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R/S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Yamamoto法、滑动t检验法,并结合Arc GIS,分析了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淮北平原年降水量整体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未来仍将保持这种微弱的上升趋势;参考作物蒸散量整体呈显著的下降趋势,未来仍将维持这种明显的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较大的年份为1966、1998、1999、2000、2007、2013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较大的年份为1998年和2004年。经检验,这些年份均没有达到气候突变的要求。1955—2015年,降水量高值中心出现在蚌埠和阜阳的概率各占50%,低值中心出现在砀山的概率为83%;参考作物蒸散量高值中心出现在亳州的概率为33%,低值中心出现在蚌埠的概率为67%。因此,淮北平原各地的灌溉任务可据此作一定的调整,亳州和砀山地区的灌溉应加强,蚌埠和阜阳的灌溉可适当减少。【结论】1955—2015年,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都没有发生突变,但相对而言,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波动较大。未来一段时间内降水量将增加,参考作物蒸散量将减少,淮北平原未来出现涝渍的概率加大,因此,未来的排涝任务可能会加重。  相似文献   
948.
对龙北总场先锋农场开展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控情况进行阐述,指出该场推广应用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控的措施,与非综合防控果园进行对比,显示出综合防控的效果。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推广应用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措施,能有效遏制柑桔黄龙病疫情扩散蔓延,确保柑桔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49.
华阳河农场有广阔的土地、气候资源,具有大豆品种、栽培技术和科研等优势,使本场大豆生产发展一度进入顶盛期。目前面临着市场价格影响、比较效益低、种植面积减小的挑战,实施订单农业,建立专业经济合作社组——利用网络销售,全方位拓宽销售渠道,大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对策,使华阳河大豆生产发展有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50.
正浙皮11号(原代号浙11-056)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于2007年以嘉8为母本、扬农啤6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饲料大麦新品种。2017年12月通过农业部登记,编号为GPD大麦(青稞)(2017)330034。1特征特性浙皮11号为二棱春性皮大麦品种。幼苗直立,叶色浓绿,叶片较长,宽度中等,挺立,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株型紧凑,株高中等,抗倒性较好;抽穗时旗叶挺立,叶耳紫红色,穗层整齐,穗下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