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5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496篇
林业   1049篇
农学   628篇
基础科学   544篇
  459篇
综合类   4076篇
农作物   537篇
水产渔业   602篇
畜牧兽医   2542篇
园艺   838篇
植物保护   21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707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459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352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52.
53.
禽螺旋体病     
Supe.  PG  宋清明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6):53-53
禽螺旋体病是能长期威胁家禽的一种重要传染病。此病是由禽蜱作媒介传播的,特别在禽蜱(波斯锐绿蜱)滋生的平养禽舍中更易流行。此病的病原是多型性,至今尚未制造出适合所有地区的疫苗。病原禽螺旋体病是由鹅包柔氏螺旋体(Borre-lia Anserina)引起的。鹅包柔氏螺旋体呈螺旋状,存在于病禽的血液中。血液抹片检查,可见到病原体在红细胞之外。传播此病通过波斯锐绿蜱(Argus Persicus)  相似文献   
54.
植物种群增长规律与放牧草地的合理利用常会宁宋静(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双城市·150111)(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在草地放牧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进入草地,由牧草流向家言,最后贮存在畜产品中。物质和能量在各环节的转化效率影响着草地生产能力.研究牧...  相似文献   
55.
56.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属中亚热带气候。根据史书的记载,粤北地区在公元前100多年已有种桑养蚕的生产活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蚕桑生产在当地一直没有得到发展。开放改革十五年来,韶关市的蚕桑生产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现在已经建设成为我省最重要的蚕茧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57.
母体外激素对仔猪断奶后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嗅觉系统高度发达 ,有多种外激素都能调节猪的行为和生理。外激素是动物分泌的一种化合物 ,它能影响其它动物个体的行为和生理。外激素还传递个体、性别或其它识别模式的信息。还有证据表明 ,母体外激素可调节哺乳仔猪的行为。行为学研究结果表明 ,用溶剂将泌乳母猪皮肤上的气味洗去 ,仔猪就会拒绝哺乳 ,还证明了仔猪会被粪便中或其他生物液体中的母体气味所吸引 ,并且会区分这些物质中的母体气味。Pageat(2 0 0 1)分离到了哺乳动物的皮肤分泌物 ,研制出了与母猪皮肤分泌物成分相类似的脂肪酸混合物。据认为 ,这种混合物中可能含有母体外…  相似文献   
58.
59.
2005年6月,陕南省宝鸡市的两个养鸡场的同日龄、同种源场的尼克珊瑚粉粉壳蛋鸡各3000只,在110日龄开产后,145~150日龄产蛋率达到到93%~94%。进入产蛋高峰一个月后,两群鸡相继出现蛋壳质量较差、易破碎,且零星出现瘫痪鸡只。在两个月内曾五次找几家饲料厂售后服务老师和当地兽  相似文献   
60.
番茄晚疫病又称番茄疫病、黑秆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流行性强、破坏性大。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白天20~22℃,夜晚1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即可成功侵染,故其在温棚内极易发生,是温棚番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5%左右,流行时可达100%,严重时甚至造成番茄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