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渭河流域是陕西和甘肃两省经济核心区,如何结合当地资源运用市场经济杠杆确定区内主导产业,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根据近十年工作实践,就上述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3.
"秦栗2号"是通过实生优选培育的大粒、优质板栗新品种。2016年1月通过了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单株平均栗苞数243个,单苞重100.65 g,每苞平均出坚果2.48个,出籽率29.0%,单粒重11.69 g,大小均匀。果皮红褐色,有光泽,茸毛少。  相似文献   
34.
35.
大樱桃根癌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原因。①与前作有关。据调查,在当年种植过土豆、大白菜、萝卜的地块上栽植大樱桃,根瘤病发病率特别高;当年繁殖过核果类苗木的地块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以上地块种植一年农作物后再栽植大樱桃,根瘤病发病率就低得多。②与种子有关。如果用于育苗的种子带毒,在播种前又没有很好地消毒而直接  相似文献   
36.
油茶炭疽病的发生特征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炭疽病是由鹿角菌目的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 Schrenk)所引起。该菌在陕西南部危害期长达9~10个月。利用油茶籽榨油后的饼柏浸泡出的茶枯水防治油茶炭疽病,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7.
杜仲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现新的抑茵材料,对杜仲叶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及其分级组分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杜仲叶的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细菌和真茵都有抑制作用,而且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黄曲霉和黑曲霉有特殊的抑制特征;正丁醇和水提取物对细菌有抑制作用,但对真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石油醚提取物几乎对细菌和真茵都没有抑制作用.最大抑茵圈直径超过了10 mm,最小抑茵浓度(MIC)在0.25%~3.0%之间.杜仲叶提取物在抑菌活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抑茵率随时间而逐渐增加,16 h之后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8.
西山区是陕西省宝鸡市今后着重点扶贫开发的贫困山区,在开发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做好扶贫开发建设的整体规划及项目论证工作;二、抓好现有产业的技术改造;三、重视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四、开发西山区农家特色旅游业。  相似文献   
39.
油茶的选择育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油菜无性系的鉴定则是选择育种的重要内容,油茶伏树无性系的遗传效应与环境效应之间总是存在着互作关系,为了测定油茶无性系的生长适应性和稳定性,本文引进性状回归参数bi及Si,结构模型参数ai及λi并对其内容,方法和特点作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40.
沤置后油茶果实内物质的转化和积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采摘后的油茶果实内物质的转化和积累规律。把形态上已经成熟的油茶鲜果进行沤置处理,测定结果表明沤置后能使油茶果实产生后熟作用。沤置5—7天后油脂积累达最高水平(50.07%),继续沤制时油脂含量下降;沤置后的油茶果其油脂组成也发生了变化,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不能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该研究结果为采摘后的油茶果如何进行后期处理以提高出油率和油的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