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科学   43篇
  2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双流道泵性能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通过对双流道泵叶轮和蜗壳里的水力损失、容积损失、机械损失的分析,提出了双流道泵扬程曲线、效率曲线的性能预测方法。分别给出了双流道泵叶轮和蜗壳内各种摩擦损失、扩散损失,及主要局部损失的计算方法。性能预测实例表明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2.
为检验余热排出泵的耐热冲击能力及其运行稳定性,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冷态、热态回路不同工况的实际要求,设计了热冲击回路系统,并对主要设备进行热平衡计算,以确定设备型号.设计的热冲击回路系统包括冷态、热态两回路,通过三通阀的自动切换作用,进行冷态、热态条件的及时切换试验,以模拟核动力装置中余热排出泵的实际工作状况.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余热排出泵热冲击回路系统可较为真实地模拟核动力装置实际运用情况;对设备进行的热平衡计算确定了主要设备型号;构建便捷的冷态、热态切换方式,可验证泵各部件的耐热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53.
摘要:为提高屏蔽泵的性能和缩短设计周期,在数值模拟的基础土对GPS40—9F型屏蔽泵的屏蔽电机和泵的水力元件进行了设计.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写命令流完成磁场模拟过程,并对屏蔽电机的两个模型所计算得到的磁力线、磁流密度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对屏蔽泵的水力部件进行三维建模,运用CFX软件对多个不同工况点下的流场进行模拟,分别采用SIMPLER算法及SIMPLE算法进行迭代运算,对比分析了后处理得到的压力云图.结果表明,模型2的气隙磁通大于模型l,说明屏蔽电机设计成细长型更有利于机电能量转换.在相同模型、相同网格条件下,采用SIMPLER算法的计算效率要高于SIMPLE算法,SIMPLER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效果,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计算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4.
泵作透平专用叶轮直径的确定及其对透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以理论方法建立前弯叶片泵作透平专用叶轮直径与设计流量的关系,揭示叶轮直径对透平性能的影响,该文以比转速为66的离心泵为原型,推导叶轮直径与设计流量的关系表达式。在不改变原型泵其他过流部件的前提下,基于ANSYS Bladegen软件设计3个进口安放角均为90°,直径分别为235、245和255 mm的前弯叶片透平专用叶轮。在试验验证基础上,分别完成3台透平全流场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叶轮直径对透平外特性有显著影响,高效点随叶轮直径增加向大流量偏移。最高效率点均出现在计算临界流量稍偏右侧,与理论推导结论基本相符。叶轮直径从235 mm增大到245和255 mm时,透平最高效率分别提高了1.73%和3.32%。随叶轮直径增大,小流量区效率下降且降速快,大流量区效率提高且高效区宽。该研究丰富了液力透平设计方法,可为前弯叶片透平专用叶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新型高效自吸喷灌泵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论述了新型高效自吸喷灌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在泵的进口处增设了一个带“文氏管”的自循环射流器,该射流器与压水室第六断面的回流孔贯通形成自循环,当泵运转时,不仅可以完成自吸过程,而且可以将自循环射流器上的阀关闭,射流器同时停止工作,因此可使泵的效率提高3%~5%以上.新型高效自吸喷灌泵的性能试验分析表明,该泵性能曲线稳定、平坦,高效率区范围宽,工况佳,而且泵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效率比国家标准规定值提高8.9%,自吸时间比机械行业标准规定值缩短32~60s,重量比传统自吸喷灌泵平均减轻15.8%.  相似文献   
56.
磁力泵常被用来输送一些易燃易爆以及有毒的介质,且无泄露。在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易造成滑动轴承的磨损,且在外部很难发现这种磨损情状。为此,建立磁力泵滑动轴承磨损的简易监测系统,并综合应用了Excel,Matlab,Neuroshell软件,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来建立传感器数学模型;同时通过举例说明Excel,Matlab,Neuroshell在处理数据中的协同应用。  相似文献   
57.
基于ANSYS Bladegen软件,针对不同叶片安放角变化规律分别设计3种前弯叶片液力透平专用叶轮。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确定了合理的数值模拟方案,分别完成了3台透平全流场数值计算。分析了叶片安放角变化规律对透平外特性、压力分布和水力损失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况时,3个叶轮的效率、压力分布和水力损失分布均相差不大。在非最优工况,安放角采用线性变化规律设计时,透平性能更好,效率曲线更平坦;叶轮出口处低压区域范围较其他2种方案大。水力损失分布显示在叶片进出口安放角及包角相同的情况下,安放角变化规律对蜗壳及尾水管内的流动影响不大,仅对叶轮内的流动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叶片安放角呈"S"形变化对透平性能的影响是负面的,线性分布规律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8.
国内泵业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泵的应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大。因此,提高泵技术水平对节约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相关企业在泵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和速度、工艺技术、生产装备、专业化程度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国外企业。为此,分析了国内泵行业的技术发展现状与生产状况,展望了国内泵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9.
为了建立磁力泵滑动轴承监测系统中传感器数学模型,设计了实验台和数据采集系统。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法分别建立了低段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对2种数学模型进行比较得出,神经网络法建立的传感器数学模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0.
双流道叶轮内湍流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对双流道泵叶轮内三维不可压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了雷诺时均N-S方程和修正了的k-ε湍流模型,计算在体贴坐标系和交错网格中进行并采用了SIMPLE-C算法。计算结果揭示了双流道泵叶轮内湍流流动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可以用来对双流道泵进行性能预测并为双流道泵的优化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