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200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172篇
  98篇
综合类   634篇
农作物   103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245篇
园艺   133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41.
为了实时监测‘富士’苹果的贮藏环境,维持冷库内苹果的高品质。在Zigbee技术和GPRS数据传输技术应用的基础上,结合温湿度、CO2乙烯传感器等模块,设计了一组数据采集节点,构建了冷库环境中的无线传感网络,同时利用J2EE技术开发了‘富士’苹果贮藏期品质安全预警远动系统,解决了数据采集和冷库实时环境监测及远程数据预警问题。在温度分别为0℃、相对湿度为90%及CO2浓度为1%的环境下对冷库进行了数据传输包收发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收包率可达80%以上。通过使用本系统,可以有效的对冷库内的‘富士’苹果品质安全进行实时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942.
大通芦苇生态湿地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寻芦苇湿地土壤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Li-8100自动土壤碳通量系统,分别于2011年7月、10月,2012年1月、3月测定淮南大通芦苇湿地的土壤呼吸强度及相关环境因子,同时取相应点表土测定7种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芦苇湿地土壤呼吸强度昼夜变化呈非对称的单峰曲线,季节差异显著(P<0.05),最大值为(4.41±0.36) μmol/(m2?s),出现在2011年7月的12:00—16:00,最小值为(0.57±0.24) μmol/(m2?s),出现在2012年1月的凌晨4:00左右;通过偏相关分析排除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芦苇湿地土壤呼吸强度仅与土壤10 cm温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其指数回归模型可以解释土壤呼吸的91.50%,与其他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P>0.05);逐步线性回归方程表明,芦苇湿地土壤呼吸强度与土壤碱性磷酸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极显著相关(P<0.01),这3种酶可解释土壤呼吸强度的95.6%,而与蛋白酶、蔗糖酶、脲酶、多酚氧化酶相关性不显著(P>0.05)。综上可知,土壤温度是大通芦苇湿地土壤呼吸的显著环境影响因子,土壤呼吸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943.
通过分析陇东旱塬自然环境特点、"西峰号"品种遗传基础得出干旱少雨、低温寡照、病虫危害是该区冬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白齐麦、山西小白麦、碧蚂4号、农大183及钱交麦、新乌克兰83、苏联早熟1号、早洋麦三大基因群是当地小麦抗旱、抗寒的遗传基础。结合6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实践,分析提出小麦产量结构模式,旱地品种特征特性和抗旱、抗寒、抗病、优质育种目标,并提出了旱作小麦种质及其评判指标,建议选择当地品种作亲本之一,采用阶梯式杂交,利用逆境定向选择,多元立体鉴定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944.
明恢82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早熟、抗瘟恢复系,该恢复系的育成与应用对进一步拓宽福建省早熟恢复系的遗传背景,实现抗性基因多元化,并进一步提高杂种优势,提升产量水平和改善稻米品质,满足福建省水稻生产对早熟杂交水稻组合的不同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至2010年,全国以明恢82配组育成了6个组合通过省级品种审定,用明恢82配组的所有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达60万hm2,累计增产粮食3.49亿kg。明恢82还是选育早熟恢复系的骨干亲本,至2010年,全国各育种单位利用明恢82先后育成了5个新恢复系,其所配组的组合有6个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其中1个组合通过国家审定。最后,笔者还分析了明恢82在生产上能够大面积应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5.
不同水分处理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定玉米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采用试验测桶研究了黔中地区玉米产量与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1.32 kg/m3,产量和灌溉水量之间的函数式y=-0.000 3x2+3.794x-2 792.7,产量与耗水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0.000 6x2+7.215 4x-13 286;水分亏缺的敏感指数以抽穗-灌浆期最高,为0.178,其次是拔节-抽穗期,为0.164。  相似文献   
946.
947.
安徽省滁州市持续实施稻虾共作"双百工程",以稻虾共作为主的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迅速,目前已突破100万亩.笔者在从事技术推广和试验示范中发现,稻田养殖过程中虾蟹存在缺氧现象,低溶氧环境制约了虾蟹产量、规格、品质等,也易引发虾蟹病害.然而养殖虾蟹的稻田等环境,水浅草多,常规增氧机械和方法难以有效使用,需要寻找适合浅水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948.
覆膜种植对甘南高寒区苜蓿生长和杂草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甘南高寒区缺乏适宜的苜蓿栽培和苜蓿草地杂草防除技术,严重影响了该区域苜蓿和草地畜牧业的发展。研究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甘南高寒区种植当年苜蓿和杂草生长的影响,为建立优质苜蓿草地提供依据。【方法】在甘肃省夏河高寒草地,比较垄沟覆膜、平膜、垄沟和普通种植方式对苜蓿和杂草生长的影响。【结果】普通种植和垄沟种植下的苜蓿株高分别为14.4和19.1 cm,显著低于垄沟覆膜和平膜种植(P<0.05)。垄沟覆膜下的苜蓿一级分枝数为7.7个,显著高于平膜(5.2个)、垄沟(4.8个)和普通种植(4.5个,P<0.05)。垄沟覆膜和平膜种植的苜蓿主茎粗分别为2.70 mm和2.50 mm,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垄沟和普通种植(P<0.05)。垄沟覆膜下的苜蓿根颈粗为6.19 mm,显著高于平膜种植(5.29 mm)(P<0.05);平膜种植下的苜蓿根颈粗显著高于垄沟种植(3.99 mm),垄沟种植下的苜蓿根颈粗显著高于普通种植(2.80 mm)(P<0.05)。垄沟覆膜种植下的苜蓿根颈入土深度为2.73 cm,显著高于平膜种植(2.24 cm)(P<0.05)。与普通种植和垄沟种植相比,垄沟覆膜种植苜蓿根颈入土深度分别提高了56.0%和29.4%。垄沟覆膜种植下的苜蓿干草产量为1 503.2 kg·hm-2,显著高于平膜种植(1 089.6 kg·hm-2)、垄沟种植(317.6 kg·hm-2)和普通种植(224.4 kg·hm-2)(P<0.05)。高寒区垄沟覆膜和平膜种植下0-10、10-20、20-30、30-40和0-40 cm土层的苜蓿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垄沟种植和普通种植(P<0.05);除30-40 cm土层外,垄沟种植均显著高于普通种植(P<0.05)。供试苜蓿人工草地种植的第一年,共发现21种杂草,主要以香薷、乳浆大戟、节裂角茴香和藜等一年生杂草为主。垄沟和普通种植下的杂草物种数最多,分别为14.3和13.3种,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平膜(9.7种)和垄沟覆膜种植(9.3种);后二者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杂草总密度最高的是垄沟种植,为272.3株/m2,高于普通种植(241.7株/m2);二者显著高于平膜(74.0株/m2)和垄沟覆膜种植(86.0株/m2)(P<0.05)。杂草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最高的是垄沟覆膜种植,为186.8 g·m-2;其次为平膜处理(157.7 g·m-2)、垄沟(88.5 g·m-2)和普通种植(79.0 g·m-2)。【结论】利用黑色地膜进行的垄沟覆膜和平膜处理提高了甘南高寒区苜蓿种植当年的株高、主茎粗、根颈粗、根颈入土深度和干草产量,显著提高了苜蓿的根系生物量、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提高了优势杂草的生物量和株高,极大降低了杂草物种类和密度。  相似文献   
949.
添加柠檬酸对卷烟七种主流烟气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柠檬酸不同添加量对卷烟烟丝主流烟气7种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烟支平均吸阻、总通风率和抽吸口数对烟气成分产生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在一定比例范围(0~5%)内添加柠檬酸会导致主流烟气成分CO、HCN和B[a]P释放量的上升,另外会导致巴豆醛和NH3释放量的下降,而对于NNK来说,柠檬酸添加量的初始变化会导致其释放量上升,当达到3%后,添加柠檬酸则会导致NNK释放量逐渐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950.
以纳帕海原生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和耕地为研究对象,研究雨季和旱季土壤养分与酶活性,以揭示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反映其对湿地退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除有效磷外,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呈现为雨季高于旱季;土壤脲酶活性呈现雨季低于旱季,但蔗糖酶活性除原生沼泽外,雨季高于旱季;且各个演替阶段中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幅度不同。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土壤养分与酶活性成显著正相关或是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