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篇 |
农学 | 8篇 |
基础科学 | 4篇 |
6篇 | |
综合类 | 47篇 |
农作物 | 2篇 |
水产渔业 | 3篇 |
畜牧兽医 | 1篇 |
园艺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匍匐翦股颖品种粤选1号、新品系粤选2号、粤选3号、粤选5号、2321、2333、2606、2608、2628、2629为实验材料,营养体繁殖建植草坪,研究了其成坪速度及其草坪质量,结果表明:成坪速度的快慢顺序为2629〉2321、2333、2606、2628〉粤选1号、粤选2号、2608〉粤选5号〉粤选3号。4-7月份,所有供试草坪草均表现较好的草坪景观,其评定分值大小顺序为粤选1号、粤选2号〉2608〉2333〉粤选5号〉2321、2606〉粤选3号〉2629〉2628。特别是在7月份,所有供试品种(系)不休眠、不死亡。新品系适宜于高质量的常绿草坪的建植。 相似文献
2.
3.
4.
5.
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2种农田措施对水稻-小麦(稻麦)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阐释其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通过7年稻麦轮作长期定位监测试验,设置无肥空白(CK)、常规施肥(RT)、秸秆还田+常规施肥(RS)和秸秆还田+缓释肥(SS) 4个处理,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探索影响微生物群落的主控环境因子。结果表明, SS作物产量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比RT显著提高11.6%和8.2%(水稻)、4.8%和3.6%(小麦),与RS无显著差异。相比RT,秸秆还田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和铵态氮含量;与RS相比,SS处理提高了铵态氮含量。秸秆还田处理提升了真菌群落多样性,但对细菌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SS与RS在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pH呈负相关,与总氮含量呈正相关;真菌群落多样性则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NMDS分析表明,施肥对于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55.61%),真菌群落结构则对秸秆还田响应更明显(26.94%)。与RT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升了细菌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同时显著提升了真菌中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加强了土壤碳氮循环能力并抑制了病原菌。SS与RS相比,仅提升了真菌中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综上,秸秆还田配施缓释肥有助于维持或者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作物产量及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可以促进土壤碳氮循环。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滨海滩涂土壤结构和性质,提高其保肥供肥能力。本研究单施秸秆生物炭,并按滩涂土壤湿质量的5%、10%、15%和20%的比例将生物炭与滩涂土壤混匀,连续两年考察一次性施用生物炭以及生物炭改良滩涂土壤的效果。调查了两个稻季的水稻产量和谷草比,并监测了两个稻季土壤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适宜地添加秸秆生物炭增加了水稻产量、提高了谷草比;增加了土壤电导率(EC)和阳离子交换量(CEC);提高了土壤碳、氮含量,但在稻季休闲期,土壤中碳、氮会发生矿化而引起碳、氮含量减少;生物炭的添加对滩涂土壤pH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滩涂土壤施加秸秆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在消化大量农作物秸秆的同时为粮食产区的发展分担压力。 相似文献
7.
为检测牧草对粤北南雄红壤地种植的耐受性,以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木豆Cajanus cajan、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菊苣Cichorium intybus、糖蜜草Melinis minutiflora和晚熟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6种牧草为试验材料,在广东南雄红壤地试验种植,测定种植一年后土壤的容重、孔隙度、 pH、有机质、电导率等土壤指标,分析比较不同牧草对土壤结构变化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种植牧草后,土壤的pH值得到不同程度提升,其中菊苣使土壤pH值提升了0.54,电导率较对照组增加了30.1μs/cm;(2)木豆对土壤容重影响最大,降幅达16.3%,而山毛豆和象草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富集;(3)山毛豆、木豆、菊苣和晚熟狼尾草均有效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并且使得非毛管孔隙度占总孔隙度的比例由种植前的25.96%提升至30.17%~43.39%;(4)6种牧草与容重和总孔隙度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结构变化对牧草有影响,同时不同牧草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水稻品种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稻田被认为是温室气体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重要排放源,推广种植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水稻品种是控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选取在太湖流域推广种植较多的16个品种为对象,通过研究其CH4和N2O排放情况,筛选出该区域内最适宜种植的较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品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的产量与CH4排放量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在常规灌溉条件下,不管是常规品种还是杂交品种,粳稻的CH4、N2O累积排放量和产量都要高于籼稻。与常规品种(粳稻或籼稻)相比,杂交品种的CH4累积排放量和产量相对较高,但N2O累积排放量相对较低。常规粳稻中的早玉香粳和秀水134、杂交粳稻中的花优14、秋优金丰和甬优9号以及杂交籼稻中的旱优113、天优华占均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有较大的推广种植价值。早玉香粳、旱优8号和旱优113为节水抗旱稻,它们在水分缺少的环境下可能会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低浓度畜禽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人工湿地对低浓度畜禽养殖废水的去除速度与净化效果,采用4级复合人工湿地以间歇进水的方式处理低浓度猪场废水,监测不同时期各级湿地进出水中TN、TP、NH_4~+-N、COD_(Cr)等污染物指标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人工湿地进水中TN、TP、NH_4~+-N、CODCr年平均初始浓度分别为41.6、8.4、21.4、253.9 mg·L~(-1),去除率分别为94.66%、79.36%、91.04%、32.32%。其中1级湿地(芦苇-砾石垂直渗透流)对TN、TP和CODCr去除速度较快,分别为2.9、0.6、7.5 g·m~(-2)·d~(-1);2级湿地(芦苇-沸石垂直渗透流)对NH_4~+-N去除速度较快,为1.8 g·m~(-2)·d~(-1);3级湿地(芦苇-砾石水平潜流)和4级湿地(稻田水平表面流)对污染物的去除速度较低,对TN、TP、NH_4~+-N的去除速度均小于0.4 g·m~(-2)·d~(-1),对COD_(Cr)的去除速度小于2.3 g·m~(-2)·d~(-1)。污染物去除率受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