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为明确乙酰甲胺磷在叶菜类蔬菜上使用后的环境安全性,采用气相色谱法比较研究了露地与设施栽培条件下乙酰甲胺磷及其高毒代谢物甲胺磷在白菜中的残留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按推荐使用剂量、2倍推荐使用剂量施药1次,乙酰甲胺磷在白菜中降解半衰期为2.060~3.203 d,大棚条件下降解速度慢于露地条件下降解速度;乙酰甲胺磷在降解过程中可代谢产生甲胺磷,作物中甲胺磷的残留量是乙酰甲胺磷代谢生成和甲胺磷本身降解两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施药几天后,出现一个甲胺磷残留的高峰;乙酰甲胺磷施用在白菜上可能会有较高的甲胺磷残留风险,尤其是大棚栽培方式、施药浓度高的情况下使用乙酰甲胺磷具有更高的甲胺磷残留风险。因此,在白菜等叶菜类蔬菜上应谨慎使用乙酰甲胺磷,露地栽培条件下的安全间隔期应延长为21 d,设施栽培条件下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32.
瓜白粉病重发期高效药剂的选择及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瓜白粉病重发期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等新型杀菌剂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各试验药剂对瓜白粉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药前病情指数30以上的重发生条件下施药1次,药后3 d防效为545%~634%,药后14 d防效为509%~600%,以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3 500倍液处理对白粉病的治疗效果最佳,药后3~14 d防效为592%~634%,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试验期间调查各药剂对其他病害的控制效果表明,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灰霉病也防效优异,以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 500倍液处理防效更佳。建议田间瓜白粉病、灰霉病等多种病害混发时可选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等杀菌谱广的药剂,白粉病重发时可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轮换使用进行防治,避免或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33.
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24%氰氟虫腙悬浮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6%杀单·灭多威水剂,36%氰氟·毒死蜱悬浮剂和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7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均有防效,其中36%氰氟·毒死蜱悬浮剂保叶率和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3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溴氰虫酰胺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分析了露地栽培条件下溴氰虫酰胺在花椰菜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结果表明:田间药效试验中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按推荐高剂量(有效成分21 g/hm2)施药后24 h~7 d对小菜蛾的防效为92.8%~98.3%;按2倍推荐高剂量(有效成分42 g/hm2)施药,溴氰虫酰胺在花椰菜上的消解半衰期为3.86 d,其残留超标风险与田间用药量、用药次数正相关。建议生产中采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以有效成分21 g/hm2的剂量用药,每季最多施药2次,露地栽培条件下花椰菜上安全间隔期为3 d。  相似文献   
35.
新型杀菌剂对温室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乙嘧酚、小檗碱等2种新型杀菌剂对黄瓜自粉病的防治效应.结果表明:25%乙嘧酚悬浮剂、0.5%小檗碱水剂对黄瓜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50%翠贝悬浮剂的常规使用浓度;2种药剂在试验中未发现对黄瓜生长产生不良影响,药剂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6.
<正>梨锈病又名赤星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长期使用,使得抗药性等不利影响日益突出,生产上常用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等对梨锈病防治效果下降。为筛选防治梨锈病的新型高效、低毒杀  相似文献   
37.
为筛选对葡萄霜霉病高效且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新型杀菌剂,开展田间试验调查了不同作用机理的5种药剂对露地栽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当田间病情指数为34.0~49.5时进行一次性施药,以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为稳定,药后3~14 d防效为51.9%~67.6%;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2 000倍液与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处理药后14 d防效均在68%以上,持效性较好;生物农药5%D-柠檬烯可溶液剂300倍液处理药后3~14 d防效51.3%~62.0%,与唑醚·代森联较为接近,也有较好的控病效果。推荐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中使用5%D-柠檬烯可溶液剂、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葡萄霜霉病,注意按照药剂推荐浓度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38.
氯虫双酰胺等药剂对斜纹夜蛾的田间控害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斜纹夜蛾的田间控害效果,特进行了其田间控害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在药后1~7d对不同龄期斜纹夜蛾幼虫均有较好的防效,持效期长;24%氰氟虫腙悬浮剂1000倍液总体对低龄幼虫有更好的控制效果;5%虱螨脲乳油1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速效性好,又表现出良好的持效性。各处理药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效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同时对作物生长未见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在实际生产中这些药剂可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39.
通过60 g.L-1五氟·氰氟草油悬浮剂(稻喜)不同浓度的除草田间药效试验,明确其对水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667 m2用五氟·氰氟草油100 mL,对水50 kg,药后15 d防效最好,总株防效达到86.95%,但各处理的小区总株防效在5%水平和1%水平差异均不显著;对水量40 kg处理的小区在药后30 d对2种杂草的株防效最好,均为100.00%;总株防效与鲜重防效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40 kg对水量处理的小区总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均为100.00%,与其余各小区处理的结果在1%水平差异极显著。结合本地区农户用药习惯,推荐667 m2对水量45 kg为效。各处理未见对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0.
氯虫苯甲酰胺对豇豆豆野螟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能有效控制豇豆豆野螟为害的防治药剂以及易于为农民应用掌握的防治方法,在豇豆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 000倍液,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比较了3种新型杀虫剂对豆野螟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 000倍液、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2 000倍液对钻蛀性害虫豇豆豆野螟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 000倍液,药后7~21d防效均在80%以上,显著优于其他药剂,持效期长且安全可靠,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