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1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课实验教学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学时长、内容复杂、操作难度大的特点及两高一优农业和商品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采取了不断补充和更新实验内容,努力改善和提高实验教学的客观条件,把规范化操作贯串于整个实验教学的始终和把好预习关等综合措施,明显地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2.
麦玉轮作体系中秸秆钾对土壤钾库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麦玉轮作体系中连续秸秆与NP化肥配施对土壤钾素肥力影响进行长期定位研究。试验表明,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钾、非交换钾的影响最大,对矿物钾和全钾的影响很小。在不施任何化学钾肥14~18 a的连续耗竭状态下,秸秆还田能及时补给有效钾的损耗,但却提高了矿物钾的自然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33.
复合群体作物根际营养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快速发展,复种方式日趋多样化,对于复合群体的研究多集中在地上部,对作物地下部资源的研究较少。近年来,一些根际效应的研究报道很有启发性,对于进一步认识复合群体的优化组合及充分利用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复合群体作物根际的促进作用 促进作用是间套作优势的基础,当两种作物种植在一起时,基本的生物学原理表明,竞争作用是存在的,当竞争作用小于促进作用时,就会表现出间作优势;但当竞争作用大于促进作用时,则表现为间作劣势。  相似文献   
34.
初步研究了探讨了黄淮海农区冬小麦Ⅱ早春玉米/夏玉米(简称间作玉米)、春玉米单作、冬小麦-夏玉米(简称单作夏玉米)轮作3种超高产种植模式下玉米的氮营养特性,结果表明,间作提高了玉米产量,但在高脂水平氮吸收效率却低于当量面积单作,在中肥和无肥水平下,间作氮利用效率高于单作,吸收效率低于单作。在作物共生期间,养分吸收存在着竞争和补偿作用,使得间作玉米氮吸收量在每个生育期都不同同于单作。间作提高了夏玉米氮素向籽粒的转移强度,而春玉米只在不施肥时有种趋势。  相似文献   
35.
以山东省黄河冲积平原低肥力潮土为供试土壤,经18a盆栽土培定位试验后,采用化学形态分析方法对土壤的钾素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秸秆还田并配施适量的化肥,能明显提高潮土缓效钾和速效钾的释放效应,对矿物钾的有效化也有一定效果。在秸秆还田量分别为2250、4500、6750kg/hm2范围内,土壤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特殊吸附钾、非交换钾与秸秆还田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矿物钾呈显著负相关。长期秸秆还田土壤钾素年度变化规律:非交换钾、特殊吸附钾呈逐年上升趋势;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矿物钾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