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1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41篇
  76篇
综合类   320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为阐明不同减肥增效模式下土壤和作物各指标的变化规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减肥措施对毛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化肥减量措施中推荐施肥的毛白菜产量最高,为31 945 kg/hm2,减肥增效措施下,毛白菜的产量比农民习惯种植增加30.85%~43.26%,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降低16.54%~28.33%,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4.96%~11.83%,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中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措施毛白菜品质最佳。减肥后毛白菜的氮素积累量增加13.20%~25.70%,磷素和钾素积累量无明显差异。施用水溶肥的农学效率为95.39 kg/kg,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农民习惯施肥的农学效率最低,仅为24.23 kg/kg。施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一季毛白菜种植对土壤的pH和EC值无明显影响,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矿质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施肥处理。综上所述,综合考虑毛白菜产量品质、肥料农学效率和培肥土壤,施用有机肥和水溶肥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2.
生长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内源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生长素响应因子(ARF)是一类受生长素调节的转录因子,在生长素信号调控途径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设施栽培的红地球葡萄VvARF7基因为对象,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在红蓝光处理下的表达响应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VvARF7基因全长3 468 bp,编码1 155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2 958,蛋白质等电点为6.66。VvARF7与河岸葡萄VrARF7-like亲缘关系最近,为亲水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β-转角占8.14%,延伸链占14.63%,α-螺旋占27.27%,无规则卷曲占49.96%,属于核定位蛋白质。启动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VvARF7主要包括激素应答和光调控顺式作用元件。qRT-PCR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处理组VvARF7相对表达量在5月30日-8月15日低于对照组,花芽分化后期(6月30日-7月30日)在处理组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推测VvARF7响应红蓝光(4∶1)参与葡萄花芽分化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833.
【目的】探究不同比例红蓝光对设施‘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的影响,解决设施内弱光环境导致的‘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不良问题。【方法】以‘红地球’葡萄为实验材料,温室自然光作为对照(CK),通过红(R)、蓝(B)、红蓝2∶1(R2B1)、红蓝4∶1(R4B1)、红蓝6∶1(R6B1)的LED光照处理,结合组织学、生理指标和成花基因表达。【结果】不同比例红蓝光对设施‘红地球’葡萄的花芽分化有显著影响。R4B1和R6B1处理能显著提高设施‘红地球’葡萄成花率,其中,R4B1处理下花芽分化速度快、成花率最高,第5节达到66%,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含量增加,成花基因VvFUL、VvFT、VvAG、VvAP1、VvAP2、VvSOC1和VvSPL10上调表达,而VvLFY和VvFLC下调表达。成花基因与成花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R4B1处理下的成花率与VvFUL、VvFT、VvAG和VvSPL10表达量呈正相关,成花基因VvAP1与VvFT呈正相关,与VvAP2、VvAP3呈负相关;VvFLC和VvAG呈负相关,VvFT与VvAP2、VvSOC1和VvSPL10呈正相关。成花基因网络互作...  相似文献   
834.
莠去津在吉林省不同土壤类型中的解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莠去津污染土壤中莠去津的解吸特性,通过批量平衡法,研究了莠去津在白浆土、黑土、盐碱土上的解吸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3种土壤类型中莠去津的解吸过程经历了快速解吸、慢速解吸、最终达到解吸平衡3个阶段,平衡时间为720min;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Freundl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莠去津在3种土壤中的解吸等温曲线(R~20.969)。ΔG0,ΔH0,ΔS0说明其解吸为自发吸热且无序的过程。莠去津在盐碱土中的解吸率最高,其次为黑土,白浆土解吸率最低。土壤pH升高或添加生物炭均能够降低莠去津在土壤中的解吸。  相似文献   
835.
836.
研究溶解氧与亚硝酸盐对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卵孵育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氧与亚硝酸盐浓度变化均对锈斑蟳的卵孵育时间产生显著影响;海水溶解氧在2~12 mg/L时,锈斑蟳均可正常孵育,随着海水内溶解氧含量的提升,锈斑蟳卵孵育时间逐渐下降;亚硝酸盐浓度对锈斑蟳卵孵育持续时间产生显著影响,其浓度低于50 mg/L的条件适合锈斑蟳卵孵育,在亚硝酸盐浓度低于25 mg/L时,锈斑蟳卵孵育各阶段的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837.
蛋白质含量是大豆重要的品质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定位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位点并挖掘候选基因,对定向培育高蛋白含量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优良品种黑农88作为母本与高蛋白优异种质P73-6B作为父本杂交,构建了一个由265个单株组成的F2群体,利用中豆芯1号对F2群体进行基因型鉴定并构建图谱,结合蛋白质含量表型数据,采用IciMapping 4.2软件在20号染色体上定位了一个QTL,物理距离为2.46 Mb,在区间附近筛选出11个多态性SSR标记并分析群体,将定位区间从2.46 Mb缩小至100.8 kb。增加Gm20_28349696、Gm20_30805913、Gm20_31341532和Gm20_31483719共4个SNP位点,进一步将区间缩小到95.8kb。对区间内包含的4个基因的9个不同组织在Phytozomev13.1和PPRDRNA-seq2个数据库中的表达量分析得到了2个候选基因,分别为Glyma.20g081800和Glyma.20g082000基因,本试验结果为大豆蛋白质含量基因克隆及蛋白质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8.
使用Voronoi法确定对象木与相邻木存在边缘校正不准确和阈值大小不确定等问题,不利于林分空间结构量化描述。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设定所有距离样地边界线小于0.5 m且不完整的Voronoi单元中的林木为非对象木,并引进对象木与相邻木的距离调控阈值Rmax,修正了Voronoi空间单元在边缘效应处理上存在的对象木和相邻木选取不合理问题。基于修正的Voronoi空间单元,构建了多目标生态采伐方案,并通过蚁群算法进行智能优化。结果表明,调控前20个样地中4个林分空间结构状况相对较差的样地,通过模拟采伐调控后,适应度函数分别提升0.72,0.92,0.93,0.86,证明了该方案对于优化林分空间结构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为森林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工具。  相似文献   
839.
<正>锈斑(虫寻)(Charybdis feriatus)俗称红花蟹、十字蟹,隶属于十足目、梭子蟹科、属,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南部及南海海域。锈斑(虫寻)因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颜色红艳喜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渔业捕捞对象。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锈斑(虫寻)大部分来自天然海区,鲜有人工养殖的商品蟹。  相似文献   
840.
不同加倍技术加倍玉米单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具有相同遗传基础的玉米种质为基础材料,利用外引诱导系高诱1号、2号与5号为父本进行人工诱导,通过子粒外观形态鉴定,获得准单倍体子粒。选取高诱5号诱导的单倍体子粒为材料,设置秋水仙素浸种加倍、除草剂加倍与自然加倍3个试验。结果表明,3份诱导系材料的单倍体诱导率存在很大差异,诱导率最高达10.42%,最低为4.78%。0.06%浓度的秋水仙素浸种12 h处理加倍效果最好,加倍率为11.76%;80μmol/L甲基胺草磷在三叶期和五叶期用滴心法处理幼苗加倍效果次之,为8.09%;自然加倍率最低,仅为3.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