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5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7篇
  40篇
综合类   232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37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微生物学涉及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尽快建立学科知识架构一直是教学的难点,而大数据时代的各种技术手段,为我们建立不同知识点对应不同教育方法和不同学生的教学质量反馈数据提供了可能,本文将探索大数据时代下的微生物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62.
研究了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及氮排放的影响,探讨在不影响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奶牛粪尿中氮的排放量。选择30头年龄、胎次、泌乳期和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配方),试验Ⅰ组和Ⅱ组在基础日粮配方上分别减少0.80%和1.66%的氮(粗蛋白质),分别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ys)24.6 g/d+过瘤胃蛋氨酸(RPMet)10.4 g/d、RPLys 25.7 g/d+RPMet 9.4 g/d平衡日粮中的氨基酸。预饲期7 d,正试期42 d。测定产奶量、乳成分、表观消化率及粪尿氮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采食量、4%的标准奶产量、乳成分和日粮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粪尿氮排放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7.67%和15.19%(P0.05);奶牛经济效益与对照组相比,每天分别增加了0.45元/头和3.17元/头。上述结果表明,在氨基酸平衡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日粮蛋白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同时还减轻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3.
本研究综合分析了群体密度和混播群落结构对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的种子产量、质量和种子产量构成等性状的影响。将播量作为群体密度控制因素,将混播方式(同行混播、异行混播)和混播比例作为群落结构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随着播量的增加,种子产量呈增加趋势,各混播处理种子产量均小于单播处理,但发芽势有所提升;随着箭筈豌豆混播比例的增加,种子产量和种子发芽势均呈增加趋势,混播方式(同行、异行混播)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较小。2)群体密度和群落结构主要通过影响箭筈豌豆分枝数和结荚数来影响其种子产量;而荚长、每荚籽粒数、发芽率等生物学性状变化较小。3)燕麦(Avena sativa)在混播系统中处于强竞争者的地位,提高箭筈豌豆混播比例和采用异行混播有利于增加其竞争率,也有利于提高种子产量。因此,在冷凉地区进行箭筈豌豆种子生产,其播量应高于120 kg·hm–2为宜;为了提高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防止倒伏,可采用箭筈豌豆混播比例高于75%+异行混播方式进行种子田建设。  相似文献   
64.
为阐明混播方式对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型豆禾混播草地混播优势的影响,在新疆昭苏盆地采用同行混播、异行混播与不同豆禾比的播种方式建植混播草地,利用牧草产量、营养物质产量和籽粒产量等指标分析混播方式对生产性能优势的影响,以不同混播方式下土壤养分变化与生产性能的内在联系为依据,探讨生产性能优势获得的途径。结果表明,1)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可获得混播优势,其中同行混播+豆禾比50∶50、异行混播+豆禾比50∶50和同行混播+豆禾比75∶25组合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优势明显,生产性能较高。2)混播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量养分影响较小,单播燕麦具有较高的土壤浅层速效磷含量,箭筈豌豆的生物固氮作用可增加土壤氮素养分的供应,而同行混播方式则有利于土壤碱解氮的积累。3)以混播群体结构作为控制因素时,牧草和粗蛋白产量依赖土壤氮素养分,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以混播比例作为控制因素时,高箭筈豌豆混播比例下(80%和100%),土壤氮素养分可负向影响牧草和粗蛋白产量、牧草产量优势,否则则为正向影响,土壤速效磷含量负向影响牧草和粗蛋白产量、产量优势,正向影响种子产量优势,与混播比例无关联。因此,在冷凉牧区进行燕麦+箭筈豌豆型混播草地建植时,采取同行混播+豆禾比75∶25的混播组合既能提高土壤肥力,还能收获牧草产量和品质较优的草产品。  相似文献   
65.
杂种落叶松的增产能力及其生产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年生落叶松树高调查资料的方差分析,其树高遗传力为0.9左右,对12年生落以调查,得知其材积生长家系遗传力为0.87,而单株遗传力为0.3-0.4。因此,落叶松的杂种优势主要是通过合理地选择家系作亲本获得的。  相似文献   
66.
67.
在鱼鳖混养池塘中,设置6只网箱,放养稚鳖6000只,培育30天,收获稚鳖5974只,成活率99.37%。  相似文献   
68.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森林防火技术正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与更新。为更好地适应智慧消防趋势与“产学研”高校教学发展新模式,本文以森林火灾虚拟仿真综合试验平台研究为教学支撑,以森林火灾发生条件、影响因素、控制技术、火灾预防等为教学出发点,通过小组演示、操作、讲解、研判等课程设计直观研究森林火灾发生发展趋势,探索森林火灾风险评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该模式能够实现学生对森林火灾动态、直观、全局的体验和把控,并且推动了教师与学生对相关研究的合作与发展。通过建立实验教学过程考核,将学生学习各阶段的成效量化,综合考虑与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后,能够精准把控学生学习进展和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与强化教学。本研究最终在促进学校林火虚拟仿真与风险评估实验平台建设与发展的同时,能够显著提升教师科研与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综合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69.
指出了作物需水量的精准测算是提高水分利用率的关键,对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现有的国内外测算作物需水量的方法进行搜集整理,对比分析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与优缺点,通过对计算作物需水量的多种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使用彭曼-蒙特斯公式法计算作物需水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此方法准确性高但所得结果是最优...  相似文献   
70.
耕地生产力隐性退化遥感监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永久耕地为例,基于2001—2019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遥感影像,开展耕地生产力隐性退化遥感监测和影响因素分析。BFAST(Breaks for additive seasonal and trend)算法用于建模历史时期耕地生产力变化的预期行为,并以此为基准判断监测时期耕地生产力是否存在隐性退化风险。基于地理探测器,从3个准则层的8项指标变量对耕地生产力隐性退化进行了主导影响因素探测和因子交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存在生产力隐性退化的耕地比例为21.9%,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西北地区的徐州市、宿迁市的耕地生产力隐性退化比例最高,分别为47.2%和43.4%,且表现出聚集性。东南地区的苏州市、无锡市和南通市的耕地生产力隐性退化比例较低,均不足10%。因子探测分析表明外流人口数量、种植业从业人员数量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3项指标对江苏省耕地生产力隐性退化的解释力最强。多因子交互耦合后,人口因素与生产条件解释力增强最为显著。耕地生产力隐性退化的地域分异类型划分为生产条件约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