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24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通过在稻田退水沟中布设基质试验,研究不同基质材料对退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活性炭和锯末处理退水中TN、TP含量总体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活性炭处理的TN、TP去除率均最高,分别达到52.24%、44.19%;锯末处理的TN、TP去除率均较高,分别达到46.49%、37.43%。表明,活性炭、锯末对稻田退水中氮、磷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2.
宁夏引黄灌区冬灌对温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引黄灌区冬灌容易使设施农业产生土壤盐渍化现象,通过研究冬灌对宁夏引黄灌区设施农田地下水位、水质、土壤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分析冬灌对温室环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冬灌后温室地下水位上升,冬灌对地下水质的影响较大,降低了土壤pH、增加了土壤全盐含量,对温室的温度和湿度影响均不大。  相似文献   
53.
植物修复农田退水氮、磷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环境污染是造成全球水资源水质性紧缺非常重要的因素。农业面源污染则是继工业源污染实施清洁生产得到有效治理之后水体污染主要的贡献者,特别是地表水中过量氮、磷的主要来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植物修复技术因其可以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原位修复和避免二次污染等特点,逐渐被人们应用到污染水体的治理中。本文从植物修复农田退水氮、磷污染视角,综述了农田退水氮、磷在主要去除途径与影响因素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植物修复农田退水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继续强化植物组合对水污染负荷消减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扩展对植物的经济利用价值、生态景观价值和社会效益开展研究,以及深化植物修复从室内模拟到野外小区域示范、再到大区域的推广应用研究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治理农田面源污染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4.
为探究不同减氮水平下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和氮素淋失损失特征,为宁夏引黄灌区春玉米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 2021—2022年在宁夏引黄灌区基于渗漏池进行了连续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以先玉 1225为供试玉米品种,设置了5个氮水平,施氮量分别为常规施氮420 kg·hm-2 (N-420)、减氮14.29%(N-360)、减氮35.71%(N-270)、减氮57.14%(N-180)、不施氮处理(CK),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氮素淋失损失量进行测定分析。两年数据均表明,农户常规施肥与减氮14.29% 处理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减氮 35.71% 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产量降低。2021年减氮 35.71%、减氮 14.29% 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籽粒产量分别降低了 8.60%和 3.59%,2022年减氮 35.71%处理籽粒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降低 11.46%,而减氮14.29%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籽粒产量增加1.42%。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地上部氮素收获指数两年数据均显示减氮 35.71% 处理高于减氮 14.29% 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降低,与减氮 57.14% 处理相比,减氮35.71%、减氮14.29%和常规施肥处理分别降低19.57%、33.81%、42.59%。总氮淋失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减氮35.71%、减氮 14.29% 处理总氮淋失损失量较常规施氮处理降低 42.51% 和 18.09%。各处理氮素淋失中,硝态氮是主要形式,占总氮的45.50%~54.68%。相关性分析表明,施氮量与总氮淋失量呈正相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总氮淋失量呈指数型增加(R2=0.998 6)。研究表明,与常规施氮量相比,减少35.71%施氮量下,春玉米产量平均减少10.03%,总氮淋失量平均降低42.51%,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均提高。综合考虑认为,施氮270 kg·hm-2可作为协调引黄灌区春玉米产量和环境安全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5.
56.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侧深施肥技术对宁夏引黄灌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合理施用肥料与改善水稻养分利用的有效措施,通过2016—2018年在宁夏引黄灌区开展的8组田间试验,研究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侧深施肥技术(NE-SD)对水稻产量与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FP)处理相比,养分专家系统(NE)处理在减氮24.85%、减磷24.78%、增钾90.71%的基础上,稻谷增产4.71%;氮素、磷素、钾素累积量分别增加2.24%,4.40%,15.09%;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增加9.84,8.78,1.99个百分点;氮肥、磷肥、钾肥农学效率分别增加4.73,7.69,1.54 kg/kg。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侧深施肥技术,能够深化4R养分管理方法,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效果。与FP处理相比,NE-SD处理稻谷增产7.53%;氮素、磷素、钾素累积量分别增加3.92%,7.87%,18.74%;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增加11.09,11.32,5.82个百分点;氮肥、磷肥、钾肥农学效率分别增加5.87,11.31,3.54 kg/kg。因此,在宁夏引黄灌区,NE推荐施肥与NE推荐施肥的基础上,采用侧深施肥技术 2种施肥方法均能在减少肥料投入的基础上,增加稻谷产量,增加水稻养分累积量,提高养分利用率,降低土壤氮素、磷素盈余。  相似文献   
57.
生物炭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氮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随着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氮肥投入亦不断增加,由此导致的土壤板结及氮素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突显。鉴于生物炭在改良土壤及提高氮肥利用方面的潜在可行性,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添加不同用量生物炭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生物炭在该地区的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宁夏灌区具有代表性的集约化水稻田为研究对象,以宁粳43号水稻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施氮量设常规施氮量(N 300,N 300 kg/hm2)和不施氮(N0)2个水平;生物炭设高量炭(C3,9000 kg/hm2)、中量炭(C2,6750 kg/hm2)、低量炭(C1,4500 kg/hm2)和不施炭(C0)4个水平。旨在明确添加生物炭对灌淤土基本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1)添加生物炭种植一季水稻后对灌淤土土壤含水量没有明显影响,土壤p H值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2)施加氮肥情况下,C3处理较C0处理可显著提高灌淤土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但对速效磷含量没有影响,C2和C3处理下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都没有明显差异,但二者全氮和速效钾含量要显著高于C1处理;不施肥情况下,除C3和C2处理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外,其余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没有影响。3)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可以显著增加水稻籽粒产量,并随生物炭用量(4500 9000 kg/hm2)增加而增高,增产率在15.26%44.89%之间,水稻籽粒产量与生物炭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2),水稻株高和穗粒数也随生物炭用量增多而增加,同时,水稻地上部总吸氮量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增加,C3处理较C0处理提高66.27 kg/hm2,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不施氮肥情况下,添加生物炭(4500 9000kg/hm2)对水稻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亦不明显,C1和C2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地上部总吸氮量,但C3处理对总吸氮量影响不明显,同时各施炭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4)生物炭和氮肥配施时,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表现为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增加,C3较C0处理氮肥农学效率提高10.87 kg/kg,氮肥利用率提高22.09个百分点。【结论】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可以提高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本试验以施用9000kg/hm2(C3)的生物炭产量最高(增产率达44.89%),同时水稻株高和穗粒数也随生物炭用量增多而增加,生物炭和氮肥配施,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增加;不施氮肥情况下,添加生物炭对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平衡施肥对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均可显著提高芹菜的产量,与对照比较,各施肥处理增产率在7.2%~86.0%,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料(NPK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220.8t/hm2.同时NPK处理的增收额和纯收入也是最高的,分别为3.68万元/hm2和3.38万元/hm2.各处理中硝酸盐含量最低的是PK处理,其次是NPK处理.NPK处理的VC含量为118 mg/kg,虽然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9.
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与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平衡施肥对渭北旱塬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红富士苹果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分析陕西渭北旱塬地区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此基础上,通过连续3年(2004~2006)的平衡施肥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及其对苹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速效N、K、Zn和Mn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样占全部土样的比例分别为36.1%,41.7%,80.6%和77.8%,速效P、S和Fe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样占全部土样的比例分别为13.9%,11.1%和16.7%,表明该区苹果园土壤速效N、K、Zn和Mn含量较低,属于亏缺元素,有效P、S和Fe较丰富,但存在亏缺的风险。化肥对苹果产量的增产率为12.6%~36.4%,各种肥料对苹果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其中钾肥和微量元素锌、锰对苹果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氮、磷、钾平衡施用才能保证苹果产量最高、品质佳、效益好。苹果养分平衡施肥体系为:N 0.3 kg/株,P2O50.15 kg/株,K2O 0.25 kg/株,并喷施10 g/L的ZnSO4和8.0 g/L的MnSO4肥料。  相似文献   
60.
增施钾肥对油葵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在宁夏灵武农场研究了增施钾肥对油葵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指导当地农户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N、P处理和N、P、K处理均降低了油葵的空粃率,提高了油葵的千粒重,显著提高油葵的产量。N、P处理和N、P、K处理的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7.2%和73.0%。同常规只施用N、P处理比较,增施钾肥(N、P、K处理)油葵产量提高了26.1%,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要进一步提高油葵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必须改变农民的传统施肥习惯,增施钾肥,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