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6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5篇
  16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91.
旨在从玉米种子中分离鉴定具有促生功能的内生细菌,为菌肥研发提供菌种资源和技术支持。以玉米种子为试材,用平板涂布和三区划线法分离、纯化获得玉米种子内生菌,滴灌试验筛选促生菌株,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通过盆栽滴灌试验验证菌株的促生效应。试验分离获得一株促生效果相对较强的菌株,编号为SYL4,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YL4最佳培养条件:蛋白胨1.5%,玉米粉0.5%,CaCO30.25%,接种量5%,转速200 r/min,温度34℃,培养时间48 h。滴灌优化发酵液使得玉米幼苗根长、叶长分别增加12.86%、9.4%,根重、叶重分别增加6.52%、6%。本研究分离获得一株具促生潜力的内生菌SYL4,优化后的发酵条件提高玉米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效促进玉米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92.
旨在阐述除草剂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期为科学有效地使用除草剂并减轻其对环境的危害,以及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施用氯乙酰苯胺类、苯氧乙酸类、二苯醚类以及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危害,总结了4类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关于除草剂降解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修复除草剂污染的土壤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3.
有机磷类农药是目前化学防治常用种类之一,过量施用导致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日趋严重,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科研人员也在积极探索该类农药污染的修复治理方法。本文在总结有机磷类农药应用现状及微生物降解机制基础上,详细汇总了有机磷类农药降解微生物种类,总结了功能微生物对有机磷类农药的降解谱,并展望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农药修复应用前景,以期为该类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4.
试验地点选在延吉市林业局的帽儿山林场、龙井市林业局的智新林场、勇新林场和延边大学农学院后马蹄山,共选伐样木28株,实测每株样木0.1、0.2、0.3、0.4、0.5、0.6、0.7、0.8、0.9 h的相对高处直径。计算各株样木的相对直径,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为天然林赤松和人工林赤松的相对直径不因起源的不同而不同;进而对同一林分内不同赤松样木的干形进行了分析,结果为其相对干形基本一致。通过回归得到预测赤松单木任意部位直径经验方程为Dn:=0.1315D1.3+1.2763nD1.3+1.9645n-0.0265。在树干干形的测算理论中,干形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关赤松相对干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林业生产实践与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5.
吉林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以自然、生态、森林、红叶人文和谐为特色的森林公园,是吉林省具有生态旅游特色的景点之一,为分析公园内的林地、林木资源现状,根据2019年拉法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林地一张图数据,结合2020年样地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公园内各地类的面积、林地权属、林木权属、林种、起源、森林类别、优势树种(组)、龄组等森林资源分布现状,结合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公园内的动物、植物资源,综合分析评价拉法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系统,为更合理的经营管理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96.
"十三五"期间,海南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新形势下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依然不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南繁硅谷建设国家战略的实施,赋予了海南种业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迈入"十四五",海南省种业系统应"立足海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前瞻布局海南农作物种业工作,努力发展热带特色现代种业,为打好种业"翻身仗"作出海南贡献。  相似文献   
197.
土壤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占比达到90%以上,是植被碳库的3~4倍、大气碳库的2~3倍。为了充分发掘土壤碳库巨大的减排增汇效益,实现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对农业土壤碳汇进行了综述。在土壤碳库中,农业土壤碳汇具有极大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优势,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虽然土壤碳汇潜力十分可观,但目前土壤碳汇研究仍然滞缓,目前农业土壤碳汇研究主要面临研究缺乏全面性且碳排放计算指标单一、对土壤碳汇研究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和空间差异分析方法无法揭示差异来源三重挑战。为了挖掘土壤碳库巨大的减排增汇效益,从4个方面对农业土壤碳汇进行了综述,具体表现为:从农业土壤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方面对农业土壤碳汇进行概述;从农业土壤碳排放及其成因、农业土壤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变、农业土壤碳汇及其减排3个方面对农业土壤碳排放和减碳措施进行梳理;对农业土壤碳汇研究方向与策略提供相关建议;并对农业土壤碳汇进行了展望。这将为减少农业土壤碳排放,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8.
中国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畜禽粪污,长期堆积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其中畜禽粪污最主要的处理方式是进行好养堆肥,由于堆肥过程中存在氮素损失等问题,可以添加调理剂来减少含氮气体挥发、降低pH和改善堆体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减少氮素损失。综述了畜禽粪污堆肥过程中,不同调理剂的利用特点及其对氮素转化调控应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堆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未来粪污处理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9.
200.
东北春玉米区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磷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种耕作方式处理,研究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各器官磷含量、磷素吸收、积累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下玉米的产量最高,苗带松、行间紧型耕作方式次之,苗带、行间全松型耕作方式产量最低。开花期,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下根系磷含量和磷积累量均最高;成熟期,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下根系、茎秆和子粒的磷含量及磷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下玉米的磷素吸收效率、磷素偏生产力、磷素贡献率和磷素转移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磷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磷素子粒生产效率显著低于苗带、行间全松和苗带、行间全紧处理。相关分析表明,粒重与磷素子粒生产效率、磷素吸收效率、整株干物重、磷素收获指数显著正相关,与磷素偏生产力、磷贡献率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