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8篇
  30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黑加伦因其生长速度快、病虫害发生少、挂果早、见效快、经济价值高、管理要求不严,深受农民欢迎。现将几年来摸索出的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2.
为探求小粒咖啡幼树的最佳水氮管理及高效利用模式,通过2种灌水水平(中水(WM,65%~80%FC)和低水(WL,50%~65%FC))、3种施氮水平(高氮(NH,0.40g/kg),低氮(NL,0.20g/kg)和无氮(Nz,0))和2种保水剂水平(有保(SH,1kg/m^3)和无保(SZ,0))的完全处理组合,研究灌水、氮素营养及保水剂对小粒咖啡幼树根区土壤水氮累积、干物质生产和水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和WL相比,WM提高总干物质量、水分利用率、氮素吸收总量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分别为86.0%,36.4%,73.1%和5.3%.和NZ相比,NL和NH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氮素吸收总量的效果基本相同.和SZ相比,SH提高土壤硝态氮质量比、总干物质量、水分利用率和氮素吸收总量分别为21.9%~43.0%,78.3%,68.9%和91.2%,而降低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10.0%.在中等供水(65%~80%FC)和低氮(NL,0.20g/kg)条件下,配施保水剂能有效调控土壤水氮供给状况,促进干物质生产和提高水氮利用效率.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有利于小粒咖啡水氮高效利用的最优试验组合为WM NL SH.  相似文献   
63.
河南省主粮作物需水量变化趋势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研究河南省主粮作物的灌溉需水变化规律可为水分高效管理和节水增粮提供实践参考。基于河南省18个气象站点1958—2013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根据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及冬小麦和夏玉米各生育期需水量,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Arc GIS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研究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作物需水量的变化成因。结果表明:河南省近56 a来年均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为807.0 mm/a,日均蒸发蒸腾量为2.2 mm/d,呈波动减少趋势,其中西北和东南地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最大,豫西地区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跨度较大。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净灌溉需水量分别为350~525 mm和243~368 mm,灌溉需求指数随经度和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冬小麦生长对灌溉的依赖程度高于夏玉米。影响河南省主粮作物需水量的气象因子主要为气温、水汽压、日照、最高气温和风速。  相似文献   
64.
通过不同时期施入卢博士有机液肥,并与常规施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卢博士液肥可以促进秧苗的生长,提高秧苗的素质,防止生育进程的延迟。  相似文献   
65.
用CO_2激光照射过的水浸种处理棉花种子,与对照比较,能促进种子发芽,改变脂酶同工酶色谱,改进植株性状和品质,缩短生育期,使小区皮棉产量提高13.05—15.29%。  相似文献   
66.
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玉米群体水氮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索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玉米优化水氮供给模式,通过遮雨棚内微区试验,研究了沟灌方式、灌水量和施氮量对玉米群体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隔沟灌溉中水低氮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是交替隔沟灌溉高水高氮处理的1.06倍.在相同水分和氮肥条件下,交替隔沟灌溉的籽粒产量分别是常规沟灌和固定隔沟灌溉的1.05、1.16倍.各因素对全氮累积总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沟灌方式、施氮量、灌水量;灌水量对全氮累积总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7.
基于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三七水肥耦合方案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三七增产、提质和绿色生产,探究适宜的水肥耦合方案,以2年生三七为研究对象进行大田试验,设置3种灌水水平,分别为低水W1(0.5FC,FC为田间持水量)、中水W2(0.7FC)、高水W3(0.9FC);4种施肥水平,全年施肥总量为1 440 kg/hm2,根据各个生育期设置不同的施肥比例,划分为F1(苗期∶花期∶果期∶根增重期=25%∶25%∶25%∶25%)、F2(25%∶30%∶25%∶20%)、F3(30%∶30%∶25%∶15%)和F4(40%∶20%∶30%∶10%),共12种处理,分析水肥及其耦合效应,对三七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肥料偏生产力(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fertilizer,PFP)的影响,应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法对三七皂苷含量进行综合品质评价,并运用综合评分法对各处理进行基于产量、品质、水肥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探究三七生长与生产管理的综合最优处理。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对发病率影响最大,灌水对WUE影响最大,生育期不同比例施肥对产量和PFP影响最大;5种皂苷中,W2F4处理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d的积累量都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W2F4处理的三七皂苷R1含量最高,W1F4处理的人参皂苷Rb1含量最高;通过综合评分法求得最优处理为W2F4处理,发病率为12.97%、产量为2 976.42 kg/hm2、WUE为1.65 kg/m3、PFP为1.09 kg/kg;TOPSIS品质分析W2F4处理得分最高,为0.815。该研究结果可为三七合理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滴灌施肥条件下PAM的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水肥分布具有较大影响,并可直接影响土壤水肥使用效率.通过室内滴灌入渗模拟试验,研究了滴灌施肥条件下对照、混施、表施3种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湿润锋运移距离、土壤湿润体形状和体积、土壤湿润体水分以及养分分布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相较于对照和混施,表施能有效降低土壤表面蒸发,增加水平方向土壤入渗能力.②相较于对照,混施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导水能力和保水性,减少土壤深层渗漏.③120 min入渗结束时,湿润体形状类似扁平椭球状,且表施的土壤湿润体体积最大,约为对照或混施的2倍,这表明表施PAM能有效地防止水分蒸发,增大土壤湿润体体积.④硝态氮在土壤湿润体的中部偏上的位置发生累积,累积情况为表施>混施>对照.速效钾和速效磷在累积区内的累积情况为表施>混施>对照.这说明表施条件下速效钾、速效磷的累积范围更大,应更有利于作物的吸收.  相似文献   
69.
基于机器学习的ET0跨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气象数据缺失问题,研究机器学习方法在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中的应用,为ET_0的估算提供支持。【方法】基于已有的本地气象站与邻站数据,利用极限梯度提升法(XGBoost)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2种机器学习算法,结合江西省吉安和鄱阳2个气象站及对应邻站1966-2015年逐月气象资料,使用K折交叉验证法及4种统计指标(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偏置误差(MBE)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评估2种输入模式(本地输入或与邻站数据相融合输入)下估算逐月ET_0的适用性。【结果】2种输入模式下,XGBoost模型的性能整体优于SVM模型。只使用本地资料作为输入时,以最高温度(T_(max))、最低温度(T_(min))、地表总辐射量(R_s)为参数的模型性价比最高。使用邻站结合本地资料作为输入时,XGBoost模型对应的最佳输入参数为邻站ET_0数据(ET_0-ex),其平均R~2为0.986,RMSE和MBE分别为0.195和-0.106 mm/d, NRMSE为0.079。【结论】综合精度和稳定性等因素,当存在部分气象资料缺失时,使用本地数据或与邻站数据相结合,可成功估算出目标站点的ET_0值。推荐使用XGBoost模型且2种输入模式下最实用的输入组合分别为T_(max)、T_(min)、R_s和ET_0-ex,可用于类似江西鄱阳湖地区气象资料缺乏条件下ET_0的估算。  相似文献   
70.
为探明干热区芒果高效生产的灌溉施肥模式,应用微润灌溉施肥技术在西南干热区开展大田芒果试验。以7年生"贵妃芒"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灌溉模式和3个施肥水平。4种灌溉模式为全生育期充分灌溉(FI,100%ETC)和3个生育阶段调亏灌溉(RDI),调亏阶段分别为开花期、膨大期和成熟期(RDIFS、RDIES和RDIMS),调亏阶段的灌水水平为50%ETC,非调亏阶段为100%ETC。3个施肥水平为高肥(FH)、中肥(FM)和低肥(FL)。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芒果光合特性、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RDI均可显著减小芒果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而增大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相同灌溉水平下,开花期和膨大期Pn、Gs和Tr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WUEi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减,成熟期Pn、Tr和WUEi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与FI处理相比,RDIFS减少芒果单果重量、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PFP)分别为11.74%,23.43%,23.98%,RDIES分别减少为21.09%,20.29%,20.50%,RDIES和RDIMS分别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为11.87%和32.81%。与FM相比,FH减少产量和IWUE分别为4.17%和4.06%,FL分别减少6.75%和6.67%,PFP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与CK相比,除RDIMSFM处理增加产量6.36%和RDIMSFL增加不明显外,其余处理减少3.14%~31.76%,RDIMSFL处理下的PFP和RDIMSFM处理下的IWUE取得最大值,分别为363.93 kg/kg和15.80 kg/m3,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IWUE等指标,RDIMSFM处理最优,是干热区芒果适宜的微润灌溉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