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黑土养分释放特性及大麦吸收养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黑龙江省黑土大麦主产区设肥料试验,以研究黑土养分释放特性及大麦吸收养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 120、P2O590、K2O 90 kg/hm2,全部磷钾肥+70%N作基肥,30%N作分蘖肥为黑龙江省大麦优化施肥的最佳处理;速效养分在分蘖期到灌浆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到灌浆期养分含量达到最高值,到了成熟期,各种速效养分的释放量都达到最低值;植株吸收的养分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加,到抽穗期达到最高值,成熟期养分吸收量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42.
依安县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黑龙江省依安县农田土壤速效养分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部依安县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比较丰富,土壤缺硫和锌。土壤中硫、磷、硼、锰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异性。土壤中硫空间分布的偏斜程度较大。pH与有机质、有效锰、有效硼和有效锌都极显著相关;有机质与有效锰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3.
在黑龙江省北部黑土和东部白浆土大豆主产区设置大豆磷肥用量试验,以明确该地区大豆施磷效果和适宜的磷肥用量。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磷肥适宜用量为P2O590 kg.hm-2,平均增产775 kg.hm-2,平均增产率为36.2%,平均增收2 260元.hm-2。在施磷量为(P2O5)45、90、1351、80 kg.hm-2条件下,磷肥利用率分别为19.33%、18.85%、13.46%和9.58%;磷肥农学效率分别为8.90、8.61、5.72和3.57 kg.kg-1,适量施用磷肥是大豆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4.
黑龙江省白瓜籽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白瓜籽需肥规律,筛选出产量最高和效益最好的肥料适宜用量,采用室内化验分析与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施肥量梯度黑龙江省白瓜籽施肥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白瓜籽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处理N2P2K2与不施肥处理和其它处理相比平方米株数、平方米瓜数最多,单瓜最重。处理N3P2K2蔓长、叶长最长...  相似文献   
45.
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土壤剖面氮库变化及平衡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了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在0-90 cm土壤剖面土壤氮素的变化及平衡特征,试图了解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传统农民习惯施肥措施下土壤氮素的固持潜力。【方法】于2012年春玉米全生育期定点跟踪了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各17户,总计51户农民习惯处理,测定了0-30、30-60、60-90 cm土层中全氮(TN)、矿质氮(NO3-N、NH4-N)、颗粒有机氮(PON)、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以及春玉米产量,并计算了春玉米播种前和收获后的氮素平衡。【结果】黑龙江、吉林、辽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0-90 cm整个土壤剖面TN储量分别为357.9、286.9、218.1 kg·hm-2,且各省土壤TN储量平均值均达显著性水平(P<0.05)。黑龙江、吉林、辽宁0-30 cm表层土壤T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4、1.0、0.7 g·kg-1,且各省TN含量均达显著性水平(P<0.05);在30-60 cm、60-90 cm土层T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9、0.6、0.4 g·kg-1和0.6、0.4、0.3 g·kg-1,黑龙江各土层土壤剖面TN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辽宁(P<0.05)。0-30 cm土层中,随着纬度的降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PON、PON/TN、SMBN/TN呈增加趋势,而SMBN含量则呈降低趋势,PON、PON/TN和SMBN含量平均值三省间均达显著水平(P<0.05),黑龙江与辽宁SMBN/TN平均值达显著水平(P<0.05);在30-60 cm土层,黑龙江、吉林和辽宁PON/TN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升高,且三省间PON/TN平均值达显著水平(P<0.05),黑龙江PON显著低于吉林、辽宁两省(P<0.05),黑龙江DON显著高于吉林和辽宁,吉林DON/TN平均值显著低于辽宁(P<0.05);在60-90 cm土层,吉林SMBN、SMBN/TN的平均值显著高于黑龙江、辽宁(P<0.05),黑龙江DON/TN平均值显著低于吉林、辽宁(P<0.05)。各省土壤全氮及各活性氮库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0-30 cm土层,辽宁NO3-N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黑龙江、吉林(P<0.05);在30-60 cm、60-90 cm土层吉林NO3-N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黑龙江、辽宁(P<0.05)。吉林施肥量最高,因此吉林氮素平衡显著高于黑龙江、辽宁(P<0.05),且吉林表现为氮素盈余,黑龙江和辽宁基本上处于氮素平衡状态。2012年黑龙江、吉林、辽宁玉米产量平均值分别为11.9、11.3和10.8 t·hm-2,黑龙江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吉林、辽宁(P<0.05)。【结论】东北三省间土壤活性氮库消长规律与土壤全氮并不完全一致,东北三省产量维持在11 t·hm-2左右,吉林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氮素危害环境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46.
不同施氮水平和方式对大麦养分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麦品种垦脾2号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大麦主产区设置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施氮方式试验,研究了氮肥对大麦养分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实现大麦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生产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该地区N120kg·hm-2、P20590kg·hm-2、K2O90kg·hm-2是最佳的用量,产量达到4957kg·hm-2;全部磷钾肥+50%氮作基肥,30%氮作种肥,20%氮作分蘖肥是最佳的施肥方式.从整个生育时期来看,在大麦植株的茎和叶中,氮磷钾养分含量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逐渐减少,而在穗中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没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47.
聚脲甲醛(M U)缓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氮肥施用量,明确玉米施用聚脲甲醛缓释肥的最佳施肥配方。本研究以鑫鑫1号为材料,以聚脲甲醛的氮利用率相当于普通尿素的1.3、1.6、1.9倍,设置常规施肥、不施氮肥和几种不同聚脲甲醛施用量处理,研究聚脲甲醛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U50、MU70对玉米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无显著影响。处理2(1.3倍利用率75%MU50+25%PU)、处理3(1.3倍利用率50%MU50+50%PU)的氮肥利用率高于常规施肥,其他各处理氮肥利用率均不同程度低于常规施肥。相同施肥量情况下,施用MU50氮肥利用率高于MU70。减施氮肥较常规施肥降低穗粗、百粒重,增加秃尖长度,产量降低,其中处理2、处理12(1.3倍利用率75%MU70+25%PU)与常规施肥产量差异不显著。相同施肥量情况下,施用MU50产量高于MU70。综上,处理2(1.3倍利用率75%MU50+25%PU)在保证产量不降低的同时,氮肥利用率较高,具有节肥增效的潜力。  相似文献   
48.
猪舍通风模式有自然通风、半自然通风、混合通风三种主要模式,猪的各阶段猪的最佳温度从16~35℃不等,为了提供猪只健康生长的适宜环境,猪舍设计选择通风模式和控温技术显得更加重要.文内对南方猪场通风模式和控温技术设备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提出改进方法,为老旧猪舍改造以及新猪舍建设设计提供参考,以达到最佳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对影响湘桂黔三省黔邵花猪品种,从发源、命名、形成历史原因、国家保种区工作做了调查和考证。并对洞口县黔邵花猪地方品种资源第2次普查进行总结,从外貌特征、生产性能、保种、杂交利用(内二元、内三元猪)、产品开发状况做了调查和分析,国家级保种区绥宁县存栏能繁花母猪在5 000头以内,主产区洞口县从1983年的黔邵花猪能繁母猪17 783头,减少到2015年的1 712头,减少了10倍。表明黔邵花猪品种资源锐减,为降低下降态势,各级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强保护和拯救黔邵花猪。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