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5篇
农学   34篇
  4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3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以徐薯18为材料,研究了四级程序生产甘薯种的物质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育种家种苗、原原种苗、原种苗和良种苗在整个生育期都表现较高的干物质生产率,且在栽后90~110 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5 t/hm2·d,0.24 t/hm2·d,0.17 t/hm2·d和0.14 t/hm2·d,分别比对照高97.6%、87.4%、35.4.%和7.1%.其干物质分配特点为前期光合物主要分配给茎叶,中后期光合产物下移,栽后50 d,四级种苗茎叶干重分别为73.5%、76.5%、75.8%和5.4%,栽后90 d,块根干重比例分别为65.8%、54.5%、53.4.%和58.2.%,地下部占优势.四级种苗的净同化率表现明显优势,而其叶面积比率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72.
小麦幼胚培养特性对外源物质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豫麦49、豫麦18和兰考90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源物质(2,4-D、ABA和AgNO3)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物质间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绿点率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其中以2.0~3.0 mg/L 2,4~D、2.0 mg/L2,4-D 0.1 mg/L ABA和2.0mg/L 2,4-D 0.1 mg/L ABA 5.0mg/L AgNO3浓度处理适宜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分化。在适宜浓度2,4-D、ABA和AgNO3培养条件下,3个供试品种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绿点率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其中以豫麦18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绿点率最高。  相似文献   
73.
综述了小麦磷效率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包括磷效率的含义、细胞遗传学研究、基因型间的差异、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分子标记等。同时 ,讨论了当前小麦磷效率遗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4.
2004~2005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以豫麦50、太空5号、宁麦9号、安98005、郑麦00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弱筋小麦农艺性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穗粒数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936;其次为穗长、穗下节长、每穗小穗数、株粒重,而且直接通径系数都是负值;除百粒重,其他农艺性状对籽粒醇溶蛋白含量的相关性都在0.05水平相关;株高、有效分蘖、每穗小穗数、百粒重与籽粒谷蛋白含量在0.05水平相关,百粒重直接影响最大,为正影响,而株高、有效分蘖、每穗小穗数均为负影响。  相似文献   
75.
小麦不同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小麦不同品种籽粒、叶片和茎秆的含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方法】选用29个普通小麦品种,分别在正常和肥水亏缺环境下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结果】小麦不同品种籽粒、叶片、茎秆的含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环境间叶片、茎秆的含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但籽粒含氮量差异不显著;品种×环境互作只有叶片含氮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肥水亏缺下氮素利用效率均高于正常环境的氮素利用效率;在肥水亏缺和正常环境下分别筛选出5个和4个高效利用氮素的品种;两种环境的籽粒和叶片的含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而茎秆含氮量两种环境的相关不显著;籽粒、叶片、茎秆的含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小区遗传率分别为48.4%、57.6%、17.4%和35.4%,而品系遗传率分别为84.9%、89.1%、55.8%和76.7%。【结论】小麦各器官的含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存在着品种差异,可以通过杂交育种等手段,对其进行遗传改良,培育既高产、优质又高效利用氮素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76.
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小麦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小麦品质性状的快速测试方法,本试验以200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42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透射仪(NITS)分析了小麦籽粒水分、蛋白质含量、硬度和面粉的干、湿面筋含量、灰分含量、SDS及Zeleny沉淀值等8项指标,根据定标集样品化学分析数据和吸收光谱建立了定标模型,并获得了较高的预测集决定系数(O.70~O.97)和较低的标准误差(O.05~11.18)。同时,选用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预测集样品对模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测试小麦品质是可行的,能够用于育种的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77.
小麦籽粒脂肪氧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面粉或面制品的色泽是评价小麦品质性状的主要指标。小麦籽粒脂肪氧化酶(LOX)是影响面粉及面制品颜色发生褐变的主要因素之一,且与小麦加工品质、储藏品质密切相关。目前,分光光度法和氧化电极法是测定小麦籽粒LOX活性最为常用的方法。小麦籽粒LOX活性是一个受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基因型和环境对其均有显著影响,但基因型是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控制小麦籽粒LOX活性的主效基因被定位在4A、4B、4D和5D染色体上,目前已有多个控制LOX活性的分子标记被开发,可直接用于小麦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本文综述了小麦籽粒脂肪氧化酶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小麦籽粒脂肪氧化酶的基因定位、克隆、等位变异类型以及功能标记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并系统地阐明了脂肪氧化酶与小麦品质性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正>豫农4023是河南农业大学以新旱1号为母本、周麦16为父本,采用系谱法在水地、旱地同时选择,历经10年选育出的半冬性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1年通过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1029。1特征特性豫农4023生育期232d,与洛旱2号的生育期基本相同;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冬季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春季发育进程较快,两极分化期不能成穗的小分孽枯死速率快,叶色  相似文献   
79.
利用2个K型不育系与不同K型恢复系组配测交组合,研究了不同不育系的易恢性及其遗传机理,恢复系在年份间恢复度的稳定性以及播期、播量对育性恢复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2个K型不育系易恢性有明显差异,其易恢性受2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不育系易恢性与恢复系恢复力差异的机理是相同的。大多数K型杂交组合的恢复度在不同年份间有较大差异,但恢复度高的组合稳定性较好,异常年份鉴定恢复系的恢复力是最有效的。播期对恢复度的影响较大,播量影响较小。抽穗至开花期间的异常高温是恢复度不稳定的主要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80.
不同小麦品种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丽  茹德平  买继军  崔党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19-10220,10223
[目的]研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的耐盐机理,为建立小麦耐盐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为耐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石4185和豫麦47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的方式,研究盐胁迫对两个小麦品种萌发期的影响。[结果]两个小麦品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萌发活力指数、苗长和根长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石4185的各项指标值均比豫麦47高。[结论]石4185在萌发期具有较强的耐受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