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8篇
  44篇
综合类   247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水生植物研究对于多个领域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更清晰地展现近年人们对水生植物的研究动态,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不同水生植物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及其效果,综述水生植物在鸟类栖息地和迁徙过程中所起作用,以及新技术在水生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等水生植物生态学的研究进展,详述了水生植物的定义,总结了水生植物治理污水的有效的方法,为水生植物生态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值及其量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针对当前中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模式类型多样,缺乏统一的界定标准问题,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三少两高”(即少动土、少裸露、少污染、高保蓄、高效益)的基本原理出发,确定了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共性技术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吉林省粮食主产区4种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与传统的生产方式对比,均表现出一定的“保护性”效果,但综合保护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玉米留茬直播种植技术模式的综合保护度最高,为26.65;其次是玉米留茬垄侧种植技术,为25.37;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的综合保护性显著低于前两种模式,为16.01;玉米灭高茬深松整地种植技术模式的综合保护度最低,为13.45。因此,在技术推广示范的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综合保护度相对高的模式,对于综合保护度较低的模式,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以完善该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3.
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全生育期不施化学肥料、化学农药,采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生产无污染的有机米,种植这种卫生米的产量比常规稻略有提高,虽工本费增加了一培,但每667m^2仍可增加利润75-235元。  相似文献   
24.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首要任务是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链。文章在认真梳理现代农业产业的基础上,针对产业链重要环节需求,提出了七大共性关键技术,即良种繁育技术—标准化种养殖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只有构建起技术链,才能支撑延长产业链,这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25.
桓台县土地可持续生产的限制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桓台县限制粮田土地可持续生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土壤养分失衡,部分肥力性状弱化以及可能的氮素污染和某些持续性的难以有效应用等将可能成为土地持续生产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26.
27.
定西市花卉栽培历史悠久,传统名优花卉品种繁多,素有"陇上花圃"之称。"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花卉产业作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充分依托区域资源优势,立足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三高"定位,着力在巩固传统、发展名优、主攻特色上做文章,在建基地、强龙头、抓市场上下功夫,有力  相似文献   
28.
29.
一、南苗北调的步子放慢,地区性苗圃不断兴起。西部地区的绿化高潮已来到,且势头很猛.这无疑加快了西北部地区绿化的步伐,特别是大面积的生态型绿化用苗基本上可以用本地苗来替代。本地苗木的优点是适应性强、生长快、价格低、周期短.可大大缩短绿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0.
从1988年起,我市在大面积的荒地、二荒地上发展蕺耳根人工栽培,并进行了破季栽培的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既大量增加市场鲜蕺耳根的供应量,又使得这些村寨和农民致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显著. 一、推广蕺耳根人工栽培的基本情况。70年代末,贵州农学院丁文奇老师及所在蔬菜科研组曾进行过蕺耳根人工栽培试验,并在花溪区示范,在花溪农户中也有的农民进行过小面积栽培。1984年乌当区龙进村农民谭学银、周玉学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